工匠精神的培育模型及创新驱动路径分析
2018-01-22苏勇王茂祥
苏勇 王茂祥
摘 要 工匠精神表现为对工作的热爱、专注极致、精益求精等。文章在分析工匠精神内涵要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工匠精神培育模型。认为全社会应弘扬大国工匠精神,为工匠营造宽容的文化环境;高校与企业应结合员工自身的自律努力,注重对工匠的协同培养;要制定相关政策,注重对工匠的激励保障,弘扬工匠精神,调动工匠的积极性。此外,工匠精神与创新精神紧密结合、互为补充,要围绕市场需求,明晰工匠精神的创新驱动路径,注重创新文化培育、管理机制的构建及基层员工创新能力的提升,推动基层员工创新活动的有效开展,引领工匠精神的提升。通过培育与弘扬工匠精神,推动我国企业更好地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促进我国实现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的转型。
关键词 工匠精神;培育模型;创新精神;驱动路径
[中图分类号]F2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8)11-0065-05
一、引 言
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提高工业产品的品质与品牌成为当务之急, 业界关于工匠精神重新回归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在2016 年的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 “两会”召开期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历史性地写入了“工匠精神”这一概念,提出要鼓励企业进一步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强化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培育,注重“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注重培养和传承工匠精神是国际制造业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从日本、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其产品总体上都讲究做工的精细,追求精益求精。正是由于对工匠精神坚持不懈的传承, 日本品牌才能屹立于世界之巅,美国、德国的家族企业也才能历经百年而不倒。工匠精神的核心价值在于对匠心的坚持和对产品高品质的追求[1-2]。
现有对工匠精神的相关研究,大都集中于对其内涵本质的剖析、当代价值的揭示及实践意义的解读[3-5],或者从不同的视角来分析工匠精神的提升举措[6-9]。总的来看,研究内容较为宽泛、宏观及零散。如何提炼构建工匠精神培育模型,从文化、制度及机制等多方面协同支撑出发,系统地分析工匠精神的提升思路,并明晰创新驱动的路径,进而推动我国实现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的转型,值得深入加以研究。
二、工匠精神的内涵解析
在西方,早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就开始了工匠精神的萌芽,此时人们认为工匠精神是一种纯粹的“非利唯艺”精神。随着西方宗教改革的不断推进,包括手工业行会制度的建立,工匠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东方,工匠精神最早孕育于我国,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开始了对工匠精神的诠释。在中国文化视域下,工匠精神主要体现在“尚巧”的创造精神、“求精”的工作态度及“道技合一”的人生境界三个方面。尽管从具体内涵上来看,东、西方工匠精神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从核心价值理念上看,其无疑是一致的、相通的。现代意义上的工匠精神来源于传统的工匠精神,并在此基础上赋予了时代特色、融入了更多现代性的元素。
张培培[10]分析认为,工匠精神表现为对工作的热爱、专注极致、精益求精等。肖群忠、刘永春[11]认为,工匠精神包含对工作完美与极致的理念追求,对工作伦理的高品质追求,它强调工作方面的严谨细致、精益求精及勇于创新,以及意志品质方面的坚守专注。庞溟[12]认为,工匠精神表现为一种忘我的投入。员工的价值存在于其双手所能控制的作品中。章文[13]认为,工匠精神属于职业精神的范畴,其核心是注重传承传统的手工技艺,其灵魂是追求完美的造物品质。 美的集团公司认为,工匠精神主要包括四要素——“ 务实潜行、 极致追求、 开放思维、 自主创新”。
本文认为,工匠精神是指凝结在工匠(广义包括所有人)身上所具有的对工作精益求精的态度和忘我投入的境界,是对蕴含在工匠身上艰苦奋斗、坚韧不拔、追求卓越的高尚品质的集中阐释和高度概括。其共同特征是,生产者尤其是奋斗在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对产品品质身无旁骛、精雕细琢的追求,对产品功能、质量、信誉、传统、安全、可靠等多方面的综合要求。
应从更加多元的视角(不能仅局限于制造业领域)来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在当今社会,工匠精神体现了从业者在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及售后服务等整个过程各环节中认真负责、追求极致的工作状态与理念,体现了从业者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不同时代工匠精神具有不同的意义,但其内涵是永恒不变的,它直接连接当下社会新的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 精准地表达了时代的现实需求。
工匠精神包含专注和坚持这两个核心要素。同时,创新也是现代工匠精神的基本要素。工匠精神是精益求精,慢工出細活,往往需要时间的积累和实践的沉淀。专注产品细节、审美表现、使用、工艺流程等方面的细微改进,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孜孜不倦,反复改进产品。此外,在产品的生产制作过程中应强化创新,注重产品的推陈出新。要结合长期以来的实践经验加以深入思考,将传统技艺与从业者的灵感结合起来,创造出更加精美实用的产品。
三、工匠精神的培育模型构建
工匠精神的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与企业的协同培养,以及员工自身的自律努力,需要全社会弘扬大国工匠精神,为工匠营造宽容的文化环境,更需要建立相应的激励保障机制,以柔性的文化与刚性的制度相结合,并制定有利于弘扬工匠精神的政策,调动工匠的积极性。
此外,重视和追求“创新性”,激发职工创造活力,对于当代工匠显得尤其重要。只有将工匠精神与创新精神紧密结合,互相促进,才能打造出传世精品,也才能成就真正的大国工匠。要以创新精神为引领,围绕市场需求,创造市场需求,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图1给出了工匠精神的培育模型。
(一)营造崇尚工匠精神的浓厚文化氛围
要进一步营造“崇尚技能,崇尚劳动”的社会氛围,搭建信息平台,提高工匠的职业尊重。树立“技能光荣”“造作伟大”的社会风尚。对待工作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严谨执着,不仅是工作者的优良品质,也反映了一个民族成员对待工作的优良品质,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敬业”要求。在德国、瑞士,做一个工匠是很多学生的梦想。日本则把民间艺人奉为“国之瑰宝”。
不断提高工匠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继续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对工匠精神进行系列报道,让公众对工匠精神有一个更深入、多层次、全方位的认识。使企业形成精益求精、不断创新的组织宗旨和价值观。政府要强化示范引导,让脚踏实地、敬业执着、尽职尽责、勤奋肯干成为各行各业工作者自觉的职业追求。要引导公众转变择业观念,克服社会偏见,争取做一名合格的工匠。
(二)建立健全工匠培养的保障激励机制
工匠精神大致可以分为道德层面和制度层面两个层次。道德层面的工匠精神体现了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 其固然重要,但为了推动工匠精神的真正“落地”,为了养成从业者的工匠习惯,必须制定一整套高品质、高标准的工匠制度来加以保障。这些制度包括质量控制制度、规范操作制度、行为管理制度、奖励惩罚制度、安全保障制度等等。通过相关制度的制定执行,养成从业者的工匠习惯,再把工匠习惯升华为道德层面的工匠精神。
要构建工匠职级晋升、收入分配、荣誉授予、培育交流等机制。例如,与其技术水准和社会贡献相匹配,给予技术工人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技术工人在职称评定、继续教育、岗位提升等方面给予平等的机会;在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享受均等的公共服务。尤其重要的是,必须建立起经济层面的保障制度,提高工匠群体的整体收入水平。企业薪酬激励要更有效地向一线工匠倾斜,引导社会转变就业观念,发出正确的劳动力价格信号。此外,要满足工匠群体的终身学习要求,打通工匠群体的成长上升通道。要切实提高技术工人尤其是大国工匠的社会地位,拓展其政治参与渠道,为全社会树立“技术改变命运”的示范效应。
(三)企业职工应该培养充分履职的自律自省精神
企业职工要弘扬工匠精神,专注投入本职工作,专注反省并改进自身工作缺陷和不足,力求把各项工作都做到完美无缺。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对自己制作的产品由衷地热爱,精心打磨每一个零部件,生产优质的产品。面对日常繁杂工作要有充足的耐心与韧性,练好基本功,钻研基本技能,勇于战胜各种工作挑战、困难与挫折。要认准一个领域,能穷数十年的时间和精力,最终实现厚积薄发。 弗洛姆[14]指出,“工匠可以随意左右自己的行动。因此,工匠可以从工作中学习,在劳动过程中使用并发展自己的能力及技能。”
(四)内外协同进行工匠技能培养
工匠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需要社会、企业、教育机构共同完成,需要注重企业内外部的协同培养(见图2)。要把工匠精神的培养纳入我国的国民教育体系。构建校企合作共同体,明确各自的权责,形成“校企交替、共育工匠”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机制。与企业相结合、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广大劳动者相结合,加强职业教育,包括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多样化成长渠道,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更好地培养我国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大资源投入力度、建立激励体系、创新培训模式,推动高校把工匠精神融入教育体系。社会各界要大力支持,要搭建现代化公众平台等,为专业技术人员的学习提供便利条件。企业要注重与市场需求相匹配,对员工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提升其工作技能。要注重将学校教育制度与传统学徒制二者的优势相结合,形成现代学徒制的育人模式,更好地进行技术技能的传承。Daniel Coyle[15]在探讨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大师辈出的原因时,曾将手工业行会、作坊学徒制列为重要因素。
要探索符合实际、便于操作的“传、帮、带”机制。“扎根”于现代学徒制之中,企业作为协同培育主体,要充分发挥师父角色的作用[16]。同时,员工要发扬刻苦钻研、学而不倦的作风,加强自我学习及相互间的知识交流,注重对职业技能的追求和对职业道德的遵守。
(五)市场导向下工匠精神与创新精神的相互促进
在当下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碎片化的信息集散特征和个性化消费需求的大规模涌现,增加了企业对客户需求适应的难度。也因此,只有发扬工匠精神,通过反复打磨以及精心制作,把产品和技术做到极致,才能更好满足客户需求,企业也才能最终赢得市场,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
工匠精神与创新精神并行不悖,二者既紧密联系、相互统一,又相互平衡、互为补充。创新精神要有一以贯之、衔接过去与未来的内容,这就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更强调细节、潜心钻研和永不满足的审美意识,而注重细节、专注投入的员工比普通员工更容易在工作中激发创意。在产品的制造过程中,创新精神是引领,对工匠精神具有推动作用;工匠精神是基础,对创新精神具有支撑作用。工匠精神与创新精神最终统一于具体的产品之中。創新精神对于弥补工匠精神、提升产品质量、缩小“中国制造”与“世界先进制造”的差距具有重要意义。
四、工匠精神的创新驱动路径分析
工匠精神蕴含着深刻的创新理念。创新要求工匠要具有开放性思维品质, 这是“匠心”的显著特征。当代工匠精神新的时代内涵:重视创造创新、突显个体自主性和人的价值, 强调现实统一,等等。作为工匠必须善于学习, 永不满足,以最开放的姿态吸收最前沿的技术,创造最新的成果。要以“永不满足”“敢于自我否定”的创新精神来驱动工匠精神的提升,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更好地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
毛建国[17]指出,在当今互联时代, 工匠精神不仅要体现在扎实的质量,更需要有开拓性的创新。工匠精神要求员工注重产品的持续改进CI (Continuous Improvement),不间断地、渐进地推进产品和工艺等的创新变革。要通过创新文化培育、管理机制的建设及基层员工创新能力的提升,来推动基层员工创新活动的有效开展,不断提升企业创新精神,进而与工匠精神相互促进。“工匠精神”的创新驱动路径见图3。
(一)铸就卓越创新文化
创新文化是指与创新活动相关的文化形态。创新文化是企业软实力的表现,需要长期的培育与历练才能获得。鼓励创新的价值观念是创新文化的核心,激发创造力是创新文化建设的目的。企业要努力营造一种支持创新、鼓励试验、宽容失败的良好创新氛围。要鼓励员工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走向成功。丰富创新文化活动,推进创新文化落地生根。创新文化的培育,将有利于对“工匠精神”的塑造。
创新存在于每一个岗位的每一个工作细节中。要最大限度地给一线员工以创新自由。提高一线员工参与创新的积极性,激发全体员工创新的激情、思维、胆识和行动,勇于并敢于打破常规,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富有新意的解决思路。要使创新逐渐成为一线员工的自觉行动。
(二)提高一线员工创新能力
工匠往往都是工作在生产一线的员工。要强化对员工的专业知识培训,引导员工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本领,善于从问题中学习,不断提高员工分析问题及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指出的是,创新的关键不在于“SCI”等显性知识,而在于“know-how”等隐性知识,要强化知识管理[18]。Cohen W M,Daniel A L[19]指出,隐性知识部分由技术性技能组成,即那些非正式的、难以用明示语言表达的、难以掌握的所谓诀窍、灵感及惯例等。只有在“干中学”、在互动和协调配合中学习,将隐形知识显性化,创新能力才可能被锻炼出来。
要把一线员工培养成企业创新的生力军,培养其良好的创新思维,增强其创新能力,并主动分享组织中的各种知识,加速知识与技术的交流与转移[20]。相对于其他员工,知识型员工更热衷于从事具有挑战性、创造性的工作,企业要推动大量具有主动创新意识的知识型员工快速成长,使他们围绕基层工作存在的问题积极开展各类创新活动。
(三)开展基层一线创新活动
创新对于全面有效培育基层的工匠精神至关重要。基层一线是创新的土壤和源泉,基层的许多思想和措施闪烁着创新的火花。要培养员工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和勇于超越的创新精神,鼓励员工结合自身工作情况,针对生产一线实际需求,持续改进工作,开展技术攻关、发明创造、管理创新等各类创新活动。
创新不一定指在技术方面的重大突破,只要能在某一个微小的单点进行突破,满足用户需求即可。March[21]认为企业内部存在两大类创新: 一类是探索式创新,另一类是挖掘式创新,这是应用性研发和微创新的关注点。要注重开展用户体验至上、以客户为中心的微创新[22-23]。Pertti Saariluoma, Esa Kannisto,Tuomo Kujala[24]认为,发现一些简单的现象,对产品进行一些简单的改进,以及提出一些关键信息流等都可以称为微创新。总的来看,微创新具有开放式、渐进式、草根性和辅助性四个特征[25],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开发产品,适合不断变化的消费人群,改善用户的体验并提高产品的价值,从而不断赢得用户、赢得市场[26]。
(四)构建创新要素综合管理机制
Richard Adams 等[27]认为, 为了有效实施创新工作,应该建立创新管理的综合架构与机制。要紧密结合企业实际,找准切入点,建立全面规范的创新活动管理制度,构建科学高效的创新管理流程,合理配置创新资源,确保创新工作人、财、物各项资源到位。建立组织、制度、资源、协同等方面的管理机制,确保创新的系统性、全员性、持续性。注重对一线员工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建立起一整套技术有偿转让和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Harry Bouwman 和 Wim Hulsink[28]指出,企业只有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体系,才能更好地调动员工创造性开展工作的积极性。要建立科學的创新成果评价机制,确保评价的公平、公正,并以效益作为衡量创新价值的标准。依据成果价值的大小,对一线员工创新行为进行激励,从物质和精神激励两方面给予其一定的奖励,增强一线员工创新的自豪感,促进一线员工工匠精神的提升。
五、结束语
工匠精神蕴涵着严谨、踏实、耐心、敬业、专注、创新、拼搏等可贵品质,体现在对产品质量及生产的各个环节上追求尽善尽美。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时期,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以精益求精为特征的工匠精神再次回归大众视野。要厚植工匠文化,借助教育、培训、研究、社区服务等方式,注重在各个层面保留和延伸工匠技能,并以创新精神引领工匠精神。在创新创业过程中,要融入务实求精的工匠精神,培育众多“中国工匠”,培养强大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
要加快形成尊重工匠的社会环境,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构建设双重保障激励机制,提升工匠工作、学习及生活待遇,促进一线员工发扬专注专业精神,提高工作技能。工匠精神与创新精神作为强国战略的两大支柱,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要努力营造一种永不满足、持续创新的文化氛围,促进员工以市场为导向进行产品的改进和创新。同时,要注重创新的细节,追求卓越的匠心。新时期,弘扬工匠精神,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也是我国企业由大变强及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李工真.德意志道路:现代化进程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68.
[2] 陈华文.失去了工匠精神还谈什么制造业强国——读《匠人》[N].上海证券报,2015-10-22.
[3] 庄西真.多维视角下的工匠精神:内涵剖析与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17(5):92-97.
[4] 查国硕.工匠精神的现代价值意蕴[J].职教论坛,2016(7):72.
[5] 周民良. 建设制造强国应重视弘扬工匠精神[J].经济纵横,2017(1):62-67.
[6] 张善柱.工会培养工匠精神的路径研究[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7,31(4):102-107.
[7] 韩翼,周洁,孙习习,杨百寅.师徒关系结构、作用机制及其效应[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3(7):56.
[8] 周民良. 积极加快制造强国建设: 国际环境、国内要素与政策匹配[J]. 经济纵横,2016(4) : 31-38.
[9] 叶桉,刘琳.略论红色文化与职业院校当代工匠精神的培育[J].职教论坛,2015(34):80-85.
[10] 张培培. 互联网时代工匠精神回归的内在逻辑[J].浙江社会科学,2017(1):75-81.
[11] 肖群忠,刘永春. 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J].湖南社会科学,2015(6):6-10.
[12] 庞溟.阅读的逻辑: 这个时代我们如何读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370.
[13] 章文. 基于传统“工匠精神”的高校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艺术设计研究,2015,3(秋):126-128.
[14] (美) 弗洛姆.健全的社会[M].孙恺详,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71.
[15] Daniel Coyle.一万小时天才理论[M].张科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58-61.
[16] 杨红荃,苏维.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当代“工匠精神”培育研究[J].职教论坛,2016(16):27-32.
[17] 毛建国.互联网时代仍需要“工匠精神”[N].新华每日电讯,2015-05-20(03).
[18] HULL,R.,COOMBS,R. and PELTU,M. Knowledge management practices for innovation: an audit tool for improvement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2000(20) : 633-656.
[19] COHEN W M,DANIEL A L. Absorptive capacity: 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0(35):128- 152.
[20] 吳友军.集群学习与产业集群创新[J].科技管理研究,2010(8):106-108.
[21] MARCH J G.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in organizational learning[J].Organ.Sci.,1991,2(1):71-87.
[22] 金错刀.微革命——微小的创新颠覆世界[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2010.
[23] 周青,吴云,方刚. 企业微创新的概念、特征与原则[J].科技和产业,2013,13(11):129-138.
[24] PERTTI SAARILUOMA,ESA KANNISTO,TUOMO KUJALA. Analysing micro-innovation processes:universities and enterprises collaboration [J].Communications of the IBIMA,2009(9):19-23.
[25] 赵付春.企业微创新特性和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2,30(10):1579-1583.
[26] REBEKAH ROUSI,JAANA LEIKAS,PERTTI SAARILUOMA,MARI YLIKAUPPILA.Life-based design as an inclusive tool for managing micro innovations[C]//the Proceedings of GI-Editon Lecture Notes in Informatics,6th Conference on Professi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from Knowledge to Action,Innsbruck,Austria,2001.
[27] RICHARD ADAMS,JOHN BESSANT and ROBERT PHELPS. Innovation management measurement: A review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Reviews,2006,8 (1): 21- 47.
[28] BOUWMAN,H.,HULSINK,W. A dynamic model of cyber-entrepreneurship and cluster formation: applicat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in the Low Countries[J]. Telematics and Informatics,2004,19(4): 29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