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探究
2018-01-22刘衡
刘衡
摘 要: 新时期,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愈发频繁,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神,极具魅力,在国际上受到关注,并激发了一大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兴趣。近年来,“国学热”就是最有力的证明之一。在此环境下,我国一些高校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希望以此提高高校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本文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中的重要地位,着重阐述了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高校汉语言文学 中国传统文化 课程教学
一、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愈发频繁。我国传统文化以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特色价值受到国内外各方人士的重视。为了传承我国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在1994年我国发出了在高等学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通知。在2007年我党召开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全面认识我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大力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由此可见,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当前,我国很多高校都开展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仍旧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本文针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教学问题进行探讨。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中的重要地位
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时间比较早,大部分高校在建校之初就成立了汉语言文学专业。这一专业主要讲授两方面的知识,一方面是汉语相关知识,另一方面是中国文学的相关知识。大多数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通过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的文学理论素养和深厚汉语言文学知识,并能够在新闻出版部门、高校及科研机构、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相关工作的高级人才”。从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不难发现,大多数高校都是希望通过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从文化的广义范围看,语言文学、文艺理论都属于我国传统文化的范围。各种各样的文学思想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墨家思想、法家思想、佛家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对于一位优秀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而言,要在以后从事文学、文化相关的工作,就要比其他人更了解和精通我国传统文化。这就对高校提出要求,任何一所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高校,都必须开展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价值更是需要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在实践工作中传播和弘扬。由此可见,高校汉语言文学转业与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属于相互依存的关系。在对多数高校的汉语言专业调查研究之后发现,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属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少则36课时,多则72课时,基本保证每周两节课,所占学分比例比较大。这充分说明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在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三、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策略探究
1.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教材选择
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具有五千年的文化历史。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内容十分丰富。高校开设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由于课时有限,不可能将每一部分内容都涉及。因此,我们在综合分析学生的文学基础、教学内容目标之后,应对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进行取舍。在确定需要学生学习和了解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之后,再对教材进行选择。当前,高校使用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材种类繁多,通过对多所高校汉语言专业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应用教材的调查研究之后发现,高校应用的中国传统文化教材五花八门,书名更是花样百出,如中国传统文化史、中国文化通史、中国文化教材应用等。深入分析之后,大致可以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向学生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为主,这一类型的教材基本都是将中国按照历史进行分段,然后从地理地貌入手,将中国文明的发展,如文字、思想、宗教艺术、教育、建筑等内容一一进行讲述。具有代表性的教材包括吕思勉的《中国文化史》、程裕祯的《中国文化要略》等。另一类是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出现源头、发展历程、演变过程进行解剖,这一类教材通常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开始讲起,基本是从先秦的礼制文化到两汉的精血,再到隋唐佛学、宋明理学等,以线性的描述方式将我国文化发展史演变出来,同时还分析了社会变革因素、具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等。通过这种阐述与讲解,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具有代表性的教材有李山的《中国文化史》和吴存浩的《中国文化史略》等。除此之外,当然还有一些教材将这两种类型融合在一起。那么究竟哪一种类型的教材更适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综合考量之后,我认为第二种类型比较适合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原因如下:第一,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与其他专业的学生不一样,他们之所以选择汉语言专业,是因为对这个专业比较感兴趣,在以往的学习生涯中一定积累了丰富的文学历史知识。也就是说他们通常已经具备深厚的文学素养基础,在此情况下就没有必要选择第一种类型的教材向他们普及文學基础知识。而应该选择第二种类型的教材,引发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2.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师队伍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包含内容丰富,这就对教授这门课程的老师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术业有专攻”,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和不擅长的东西。因此,要教好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首先学校应该创建多元化的教师队伍,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进行划分,并按照教师的擅长让其去教授这一部分内容。当然由于高校的师资力量不同,如果客观条件不允许,可以将相近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做成一个模块,然后由擅长这一模块的老师进行教授。其次,学校应该对教师的知识储备提出更高的要求。中国传统文化内容非常丰富,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为广博的知识。因此,对于教师而言,应该注重知识储备的更新,不仅要深入研读课程教材,还要多多阅读与其相关的书籍。对于学校而言,应该多为教师创造一些文化交流与文化培训的机会,开阔教师的视野,丰富教师的内心。最后,学校可以引进文化素养水平较高、教学能力较强的教师来校授课或者定期不定期地邀请一些在中国传统文化方面有远见卓识的学者来校讲座。
3.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创新
在大学课堂,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成为近年来高校重点研究的问题之一。因为与小、初、高的学生相比,大学课堂的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了,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基本形成,知识水平较高。面对这样的教学对象,高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需要对具体教学方式进行探究。下面我们具体阐述:第一,教师应该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首先,在教学构想上,教师可以将中国文化进行划分,宏观地讲授,将中国文化发展演变的关键线索和特征讲述出来,让学生掌握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大致脉络。其次,教师可以结合地方文化特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班级中的学生按照地域或者相同区域进行划分,并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搜集自己的地域文化,如服装配饰、民俗节日、饮食习俗等,比较不同区域之间文化的不同。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将总文化与地方文化相结合,在讲解的过程中内容也不会过于空洞。尤其是对于学生而言,通过自身参与,在搜集和整理区域文化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分析能力,还通过这种参与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印象。最后,教师可以举办课堂讲台活动,让学生自发走上讲台,讲述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第二,教师可以通过信息化的媒介方式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21世纪,全球进入互联网时代。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我们打开了了解外面世界的大门。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都离不开多媒体资源的运用。因此,高校应该运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例如近几年来大火的《百家讲坛》节目,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例如于丹的《论语心得》,于丹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温婉流畅的语言,将论语中的知识轻松地讲解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论语,传承经典。还有易中天的“三国系列”。易中天以诙谐幽默的语言,轻松地向观众们讲解三国知识。高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可以将这些视频资源应用起来,选择一些经典的作品为学生播放,吸引学生的目光,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第三,高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加历史文化遗址考察活动。在活动之前,教师应对历史文化遗址进行深入的了解。这样在活动中可以一边参观,一边向学生讲授相关的历史知识内容。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活动,既能够让学生感到新鲜有趣又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四、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改革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汉语言文学专业更加有活力。本文探究高校汉语言专业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希望高校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培养出更多的高水平人才。
参考文献:
[1]田海舰.田雨晴.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2):48-50.
[2]王丽.高校语文文学专业“中国传统文化”課程教学探究[J].现代交际,2016(19):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