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德育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2018-01-22张定水

文教资料 2018年28期
关键词:人文教育价值观念初中教育

张定水

摘 要: 德育教育的关注度随着国内教育事业的日益发展而不断提高,尤其是人文教育与德育融合成为当前德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将德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属于新型的教育方法。人文教育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的成长,即促使学生建立良好的人生价值观念。德育工作者应该将人文教育的融合作为德育教育的切入点,强化德育教育效果。基于此,本文以初中阶段的德育教育为例,探讨德育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的实践方式。

关键词: 初中教育 德育 人文教育 价值观念

德育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一样,都需要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其自觉地接受德育教育,然后自主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人文教育既可立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又可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我认为应该将德育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提高学生对德育的学习积极性。

一、人文教育的基本概述

在教学领域,人文教育一般是指学生在人性化教育的过程中慢慢提升自身的素质境界,是一种可以实现社会价值教育与人格塑造教育的教育方式[1]。因此,在本质上,人文教育和人性教育存在一致性,主要是教导学生学会做人的道理,学会和他人和谐相处,并且与社会和谐共处。此外,人文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这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时,一般需要借助高雅优秀的文化对学生进行熏陶,同时让学生学会从广博的知识文化和丰富的人生哲理中提炼精髓,丰富精神内涵。

二、初中德育教育的现况分析

(一)初中德育教育工作中的问题。

初中教育在国内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且承担着培养优秀文化人才的重责。我从当前的教学情况发现,一些老师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文化课教育上面,却没有足够重视德体美劳等方面的教育内容,智育教育的比重过大,这就使得学生的智商与情商难以得到平衡健康的发展。这种偏颇失衡的现象很容易降低人才培养质量,人格教育比较滞后,不利于全面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发现初中阶段的学生对家校的依赖性较强,其心理承受能力反而较弱。这是学生的人格发育不够健全、人格品质低的表现,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人格发育与智力发育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人格发育不达标,很难提高学生的文化课学习效率。

(二)初中德育教育的实际教学现状。

我在德育公开课上旁听时,发现部分老师承袭以往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刻板乏味。在课堂上不难发现学生只是在被动接受德育教育,我认为这些老师并没有真正发挥引导作用,德育教育的教育成效普遍不佳。我在旁听时还发现老师的教育课程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并不明显,甚至脱离现实生活,导致其教学内容只是普通的道德规范知识内容,很难让学生真正理解其中蕴含的德育精神。老师所采用的德育教学模式在新时期已经不再适应学生的新学情与课标的新要求,使其教学水平停留在原地,不能对学生的言行进行科学的指导和合适的调整,很难为学生提供正确为人处世的德育标准[2]。

三、人文教育与初中德育融合的价值

当前社会的物质生活日愈丰富,初中生在心智尚未完全成熟、价值观念尚未全面建立的时候,容易受到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对其健康成长与发展造成阻碍。在德育教育中将人文教育融合进来,可发挥以下重要作用:

(一)利于达到学生全面发展这一目的。

当前,一些学校德育教育成效欠佳,融入人文教育却能够弥补德育教育人文性不强的不足,注重以学生为本,强调对学生给予人文关怀,让德育充满人文性,给予学生良好的人文熏陶。同时,德育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能够解决传统教育中过于重视成绩的问题,将智商与情商的兼顾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基于此,我们可以认识到两者平衡发展可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一直是我国教育工作的一大目标,只是在贯彻落实上欠缺力度,欠缺科学的教育方法。因此,我们不仅要重视当下的德育问题,还要注重以人文教育改善当前的德育现况。

(二)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人文教育是一种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的重要教育机制,将其融合在德育教育过程中,为学生的品德与人格发展而营造优良的教育环境。我在教学中非常重视这一教育机制的指导,可以向学生传授正确为人处世的道理,避免学生走弯路。初中学生的思想观念必须朝着健康方向发展,才能为其以后的光明人生打下基础。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文素养,我们在德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既可以有效达到德育目的,又可以让学生树立人文精神,成为具有坚定人文主义精神的人才。

(三)更好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

培养学生的三观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这方面的教育效果有待强化。融合人文教育,可以发挥德育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双重作用,让学生既可以提高思想文化修养,又可以塑造健全人格[3]。这是培养学生正确三观的重要途径,尊重學生的个性化想法,让学生成为德育课堂上的主人翁,使其潜移默化地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因此,注重将人文教育始终融合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可以提升德育成效,我将在未来的德育教育中始终贯彻这一点。

四、人文教育与初中德育融合的实践方式

(一)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上实现人文教育的融合。

人文教育在德育教育过程中的融合,主要可以通过以人为本的教学方式实现。德育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注重观察学生具有个性化的性格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德育指导策略,掌握善于转换视角看待问题的能力。我在解读这些要求时,已经明白认识到,在以人为本原则上融合人文教育,就是要求我们以学生为本,展开高效的德育教育。比如我在《做情绪的主人》这一课文的教学中,就展开以学生为本的德育教育。在课堂上,我站在现代心理学的角度,为学生创设了以下情境:“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很多不如意之事,你的心情是如何的?又该如何调节?”初中学生处于青春期阶段,每个人都或多或少会遇到不如意的事情,这一情境很容易就让学生融入其中,促进学生自主思考。青春期的初中生容易在心烦意乱的情绪下将问题复杂化,在德育教育中融合人文教育,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控制情绪的重要性。我对这一点非常重视,一直都在课堂上积极地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从而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之路。我认为这是以生为本、充满人文意味的德育教学策略,能够有效强化教育效果。

(二)让学生认识自我,实现人文教育的融合。

德育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利用德育教育的优势,让学生审视自己,认识自我,才能发现自身的不足。这体现了学生自主意识,也是人文教育融合的表现。当前一些初中学生很难看清自己身上的问题,遇到问题就容易钻牛角尖,将错误的责任推给他人,甚至会产生一些情绪。长此以往,学生的心理健康会受到影响,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我们必须对学生认识自我的教育给予重视。比如我在《认识新自我》的单元教学中,就贯彻了这一原则。这一单元中的课程内容都强调了人的独特性,如该单元中蕴含的《珍爱生命》一课就要求学生审视生命的价值,认识到生命的精彩之处。我在课堂上努力让学生明白,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要认识到自我生命的价值,将自我的生命之美绽放出来。这利于消除学生对生命的轻视,既珍爱他人的生命,又爱护自己的生命,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我在《自我新期待》一课中,进一步强调学生需审视自我的价值,体会个体的独特性,学会在自主思考与探索的过程中挖掘潜能,培养良好的自我价值观。

(三)回归到生活中,将人文教育融合进来。

在德育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教育过程中,我认为老师需要注重教育生活化,围绕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生活化内容对学生进行教育,能够有效强化德育方面的教育效果[4]。比如我在《过健康、安全的生活》这部分内容的教育中,就积极引导了学生学会正确面对身边的诱惑,尤其是要在面临不良的诱惑时,要敢于说“不”。同时,我也注重引导学生学会保护自我。因此,我在课堂上为学生引进了生活中的实例,努力让学生学会辨别身边的侵害现象,学会掌握防范侵害的方法,保障其过上健康安全的生活,使其身心都获得健康发展。此外,我也在课堂上组织了讨论活动,致力于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其踊跃讨论生活中有哪些诱惑,又该采取怎样的办法。如有的学生举出了实例,有金钱的诱惑、游戏机的诱惑、黄赌毒与邪教的诱惑,等等。我在学生自主探讨和得出结论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适当的点拨,使其完善防范侵害的方法。这种教法既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性与个性化,又保障了德育效果。

(四)积极组织实践活动,实现人文教育的融合。

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的德育知识学以致用,提高实践能力。在实践活动中融入人文教育,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比如我在一次课堂上组织了德育教育的调查活动,即让学生自主调查有多少学生带手机上学。在这个调查项目中,其细化的项目可以由学生自主决定,而学生可通过网络、图书馆或者访问等多种方式进行调查,然后整理调查结果,再在课堂上进行交流。人文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合在实践活动之中,让学生慢慢在实践中感悟其中的人文精神,在这一人文精神引导下规范行为。

综上,初中德育教育存在必須改善的教育问题,要求德育工作者充分认识到这些问题,并且理清原因,还要深刻了解人文教育在德育教育中融合运用的价值,采取有效的教育方式,强化初中德育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马耀孔.浅论新时期人文教育在初中德育教育中的融合[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8(6):15-16.

[2]杨娥.浅析初中德育人文关怀理念的培育及实践[J].新课程·下旬,2017(4):220.

[3]刘翠华.初中德育教育方法之我见[J].魅力中国,2017(28):78.

[4]胡灵芝.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合人文素养教育的策略[J].中学课程资源,2018(6):49-50.

猜你喜欢

人文教育价值观念初中教育
新时代价值观念冲突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研究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文化流动视域下的城市价值观念创新:以“深圳十大观念”的生成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