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升级引领高校学生培养模式的转变

2018-01-22闫鹏凌

文教资料 2018年28期
关键词:培养方式高校教育

闫鹏凌

摘 要: 东北经济始于百年前日俄战争时期,属于20世纪初期形成的类似于德国鲁尔区、美国五大湖流域的煤铁复合体型经济类型。 2010年以来以老工业基地,依托本区域内高等学府及其科研机构, 积极研发高新产品及新兴项目,培育新兴经济增长点,实现产学无缝零距离对接,五大湖区域经济体已经在高校服务与经济合作之间走出了一条新兴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因此,由于东北原有经济发展模式与五大湖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相似,这种现行经济增长模式对东北经济的发展及老工业基地的产业转型升级起到了观摩和导向作用,提供了大量可以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 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 高校教育 培养方式

一、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升级与提升高校对学生培养模式转变的源起

东北地缘处于东北亚腹地位置,百年以来其战略意义极其重大,北摄远东堪察加半岛及西伯利亚,南俯朝鲜半岛及日本列岛。西伯利亚铁路贯通后,尤其与中东铁路(中国东北铁路)网对接以来,中国东北与欧洲联系更加紧密,随着原沙皇俄国和日本对东北地区的争夺日趋激烈,对东北地区的基础设施的投入和经济的开发日臻完善,东北地区迎来了经济上升的第一个黄金时代。由于东北地区解放较早,在建立政权之前,当局就着力发展该地区的基地产业,从1948年开始,对东北经济的布局就已经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由于国际关系和国家战略布局的考量,继续加大对东北地区进行基础基建和产业设施投入和财政投入型的计划经济开发力度,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被中央政府规划布局为重工业及军事工业基地,东北经济也进入一个黄金高速增长阶段,一直持续了30余年。东北地区由此成为中国城市群高度密集、铁路网络发达、平均富裕程度极高的地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东北地区原来发展的基础环境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东北经济遇到极大的困难和问题,以重工业和军事工业为主的东北经济遭受到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的挑战,与此同时,第二次全球化浪潮的到来,使得煤铁复合体式的东北经济产生排异反映,在多重问题的冲击之前,东北经济进入第一次低谷。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在东北的深入展开,原有国有经济形态转变成混合型经济形态,打破了原有的产权结构,政府通过发展房地产业使东北经济摆脱了第一次危机,经济的回升状态持续到2008年国际金融海啸爆发。金融海啸爆发以后,虽然中央政府投入四万亿救市,但随着救市机制的推出,东北经济再次陷入衰退期,尤其2016年以来,世界政治经济格局进入振荡期之后,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的老旧经济增长模式已极不具有国际竞争力,曾经以房地产开发为核心的配套产业,如钢铁、水泥等生产类型的行业技术已经日渐普及,从前一度的盲目建设导致产能过剩,大型基建投资项目已经上马,资金拨付已经到位,大多数经济利好消息已经释放殆尽,经济数据迅速下滑,东北经济进入又一次增长衰退期。如何复兴东北经济,则成为东北高校科研研究的重中之重。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升级如何引领高校对学生培养方式的转变、高校如何提高科学研究能力、如何研究出高新产品和项目、培养理论与应用型兼备的人才是高校服务东北经济振兴的必由之路。

二、高校转变对学生的培养模式鼓励教育产学合作创新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产业大众型的快速普及,大量高校毕业生供应到就业市场,使各地方高校逐渐理性认识到学校的发展要适应本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结合本区域优势和地方高校的特色,培养学生的职业方向;依托高校教师资源,学校人力、物力资源。通过对经济环境、教育环境的相互良性反馈,有针对性地根据当地经济发展调整对高校学生的培养模式,使高校走特色提供服务的道路,努力培养为地方产业升级转型的针对性人才,确保为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持续稳定的人才输送,在技术创新领域中施展生力军的作用,在社会服务和学校发展这条路上走互存共生的道路。高校通过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对教学模式进行有效改良、对教学体系进行创新评估,在生产发展的协调过程中努力通过高等教育和地方产业经济的有机结合,提出适应东北老工业基地产学结合的形式,使学校人才培养走产学结合的道路,与企业建立有效的互动关系,为高校师生提供接触实务与深入研究产业升级转型实际问题的机会。同时,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的发展为高校改善科技研究软件与硬件环境提供基础,努力推动高校实验室达到国际一般标准。高等院校除了扮演传统教学与研究角色之外,还能有效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通过对国内外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文献进行综合梳理,在理论层面归纳和总结出国内外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特点及对策,总结出拉动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的发展与提高高校服务能力的关键点,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升级献计献策。一方面,高校有效转变教学模式,鼓励教育产学合作创新,为地区产业升级发展营造良好的研究环境,为地区可持续发展输送合适的人才。另一方面,通过研究摸索提炼出适合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振兴的办法路径,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推进老工业基地的产业转型,从而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的再次振兴,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升级的战略提供切实可行的实践探索。

三、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提升高校服务能力研究的方法

通过对东北经济现状及经济下滑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梳理。国家投入型体制未变,经济布局的变化,体质机制老化、资源枯竭、技术壁垒等方面的原因是造成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下滑的原因。通过分析提出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新產业新产品及理论和应用型的人才,同时缺乏科研与产业对接的能力。然而,东北地区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比如人口素质相对较高,受教育程度较高,高校学科研究种类齐全,数量占有优势。因此,我们推导出适合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路径为东北体制机制改革(2008年五大湖振兴的架构为例),通过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振兴方式的研究提出提升高校服务能力是有效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拉动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是提高高校服务的动力和基础,以及利用高科技科研能力打造新兴、高附加值产业带动东北经济的再次腾飞的有效方式。通过高校科研服务地区经济,有针对性地将人才输送到研究高科技产品的部门,通过实战提高学生参与研发高科技附加值项目的能力。其次,高校教学课程体系不合理、教学方式不合理及学生的培养模式没有落实到应用型研究的研究方法上。教育体系的有效调整能极大地提高高校的服务能力。通过增强高校的服务意识,拉动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同时,高校通过提高教学质量,满足服务社区发展的需要,达到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发展的目的。

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转变对学生培养方式的研究意义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升级有效深化了地区高等教育中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相关领域的研究,推动了高校教学研究成果的升级,有助于拓宽高校科研的视野。通过对学生培养方式的转变有效提升高校服务创新能力,推动东北地方产业技术吸收能力和市场创新能力。通过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拉动高校对学生培养模式的转变,对东北周边地区的改革与发展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同时,这项研究为政府政策职能部门制定相关政策与制度的时候提供可供参考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建立系统的评估机制,使高校在服务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发展的路上加强与区域经济联系的能力;而且,高校在践行学生培养方式转变的改革和发展道路上,更清楚地认识到自身发展的特点,增强服务意识,组建服务区域产业的团队,达到自身发展和服务区域的双重意义。高校人才输送与产业人才应用高度匹配,转变对高校学生的培养方式,以高校实验室科研为起点,实体经济生产为依托,形成高校服务-高新研究-实体经济-市场运营的新兴产业链。同时,通过前期研究能够更加精准地定位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升级和引领高校对学生培养方式转变两者的关系。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对高校学生培养方式的转型进行充分研究筹措和布局,极大地提升高校的服务能力。同时,研判高校对学生培养方式的转变问题和发展趋势,以高科技为核心带动东北全产业链布局调整,为东北老工業基地的成功转型升级铺平道路。

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的转型升级不仅需要高校提高自身的研究与服务能力,转变对学生的培养模式。更加离不开国家在政策和资金上的投入,也离不开政府职能部门的服务意识,更离不开促进就业和加快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建立。高校应该鼓励引导高校学生走出“象牙塔”,转变对学生的培养方式、推动产学研联合教育。同时,地方政府应当积极鼓励并加大对教育和研究开发的支持力度,使产、学、研形成合力,并积极协调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的调整。东北地区的高校应当在践行改革和发展的路上清楚地认识到对学生培养方式的转变的重要性,合理有效地培养和输送人才。这样才可以通过以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升级为引领,最后达到高校通过对学生优质的培养模式拉动东北老工业基地加速转型和升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吉林省发改委.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规划纲要[Z].2004.

[2]辽宁省发改委.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规划纲要[Z].2004.

[3]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美国、德国、日本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J].经济研究参考,1992(108):23-30.

[4]孙国平.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战略与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4:20.

[5]宁滨.行业特色型高校产学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1).

[6]蔡兵.构建大学与产业间的产学联合立体网络——东京大学产学联合体系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J].岭南学刊,2010(1).

猜你喜欢

培养方式高校教育
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文化修养之初探
小学生阅读能力在语文教学中的培养
浅析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方式
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的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