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家庄市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意向调查

2018-01-22胡文雪

南方企业家 2018年7期
关键词:文本挖掘

胡文雪

摘 要:2018年4月24日,中国教育报、北京青年报、中国兰州网等在互联网上纷纷发布了一篇《理性看待大学生“手机依赖”》的文章,文章中提到超八成大学生存在“手机依赖”行为意向,日均使用手机超5小时,且79%的在校大学生都存在下意识地惯性在课上玩手机的行为。在智能手机功能日益强大的今天,“手机已成为人的一个器官”,可以说整个大学生群体都对手机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依赖。而本文就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通过文本挖掘的方法来全面系统地分析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意向,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对策。

关键词:手机依赖行为成瘾;文本挖掘;心理学干预疗法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以石家庄市6所省属重点高校(河北经贸大学、河北医科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以及河北地质大学)的所有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编制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意向调查问卷,探讨石家庄市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意向,检验大学生手机依赖情况。并对此提出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的干预对策,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为教育部门和卫生组织加强预防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调查样本

预调查中,实发问卷80份,有效问卷72份,问卷回收率为90.00%。查阅学校官网数据可得,6所石家庄市省属重点高校的在校生总人数为140015人,故而以6所省属重点高校为抽样框,采用公式来计算样本量,通过SPSS进行计算可得最大方差为,令相对误差限不超过7.5%(即绝对误差限d=0.15),置信水平为99%,计算出的初始样本量为:

根据每所调查学校大学生的人数不同以及无效问卷的存在,并且预调查采用的是非概率抽样法。因此,为提高回答的准确率,将样本量扩大2倍,最终将样本量调整为810份。

在调查过程中采取一发一收的方式进行,因此问卷回收率为100%,但由于一些被调查者并没有根据问卷问题进行作答,结果有16份问卷无效,794份问卷有效,有效问卷率为98.02%。

文本挖掘实证分析

一般情况下,运用传统的数据分析方法很难对开放性问题做出较为精准有效的信息挖掘,这时就需要借助Python软件对其进行文本挖掘,从而得出词云图来进行深度分析。所谓“词云”,即通过文本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予以视觉上的突出,形成“关键词云层”或“关键词渲染”,进而得出大多数人反映的程度高、次数多的建议。

手机使用对大学生的影响分析

将被调查者所反映的手机使用对大学生的影响情况保存为文本格式,并导入到Python软件,利用Python实现文本挖掘过程,结果如图1。

图 1 手机使用对大学生影响情况词云图

从图1词云图结果中可知,大多数学生认为手机的使用使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更为方便、便捷,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生们的校园娱乐,让课余时间更充实。尤其是支付宝、微信等网络支付功能对大家的购物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是也有不少的同学们认为手机使用越来越频繁,使得学生们越来越离不开手机,长此以往就会影响视力、虚度光阴、熬夜通宵、精神衰弱、产生心理问题等,严重危害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健康。除此之外,也有少数学生认为各有利弊,应理性对待手机使用行为,避免形成成瘾行为而产生手机依赖心理。

应对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的策略分析

将被调查者所反映的应对手机依赖行为策略情况保存为文本格式,并导入到Python软件,利用Python实现文本挖掘过程,结果如图2。

从图2可以看出,关于“针对大学生手机依赖,您认为可采取哪些方法避免和应对”这个问题,可以发现“参加”“活动”“断网”“增加”“学习”“转移”“注意力”“运动”等关键词字体比较大。这说明大多数的被调查者觉得可以通过参加活动来转移对手机的注意力。或者增加学习、锻炼时间等,这些都是通过转移对手机的注意力来减缓对手机的依赖。还有一些强制性的手段,比如通过断网,使自己没有办法上网,从而强制性地缓解自己对手机的依赖。还有的学生建议,可以通过增加自己的自控能力等心理学干预来减缓对手机的依赖程度。

结论

智能手机功能化加速大学生的手机依赖心理,危害其身心健康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手机依赖心理严重,几乎每个大学生都拥有手机,都在使用手机,且每天使用手机超过4小时。大量的大学生存在上课随意玩手机、过度依赖手机的行为,且一部分学生长时间处于手机依赖状态,导致疲劳、睡眠质量差等一系列问题。可见,大学生手机依赖直接影响了其学习质量、身体健康以及行为态度等。首先,长期手机依赖会使大学生的生活圈子变窄、间接影响人际关系;其次,过度手机依赖会让大学生逐渐丧失注意力、削减思考能力,导致疲劳,影响新陈代谢;最后,各种APP的推出加速了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沉醉在游戏、熬夜追剧等,整个人生仿佛就在手机里。

手机依赖更深层次地致使学生产生强迫症等心理问题

由调查可知,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不仅会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出现一些身体上的疾病,更会深层次地致使学生产生孤独、焦虑、强迫症等心理问题。例如:孤独感会增加,手机依赖会不同程度地增加大学生心理上的孤独感;其次,患上手机强迫症概率增大。有的人会在聊天间隙时不时地看手机是不是又有新的信息、新的电话进来;实在没办法随身携带手机就会心烦意乱、怅然若失。这种“习惯”可能是一类神经症性障碍——手机强迫症的先兆。

建议

積极参与各项课外活动,戴手表,保障睡眠质量

多参与户外活动,多与人交流

由于大学生学习环境相对宽松,容易把宝贵的学习时间浪费在手机上。所以,大学生要多参加有益的课外活动,多与人交流,丰富自己的大学课余生活。有益的课外活动可以挖掘兴趣爱好、培养交际能力,将注意力从手机的虚拟世界转向外部的现实世界,降低对手机的依赖。

戴手表或不带充电器(断网断电)

白天可以通过戴手表来转移注意力,或者开车的时候带蓝牙耳机,以此减少手机使用频率,缓解手机依赖。除此之外,试着不要带充电器与充电宝,为了保證电量,就会强迫自己减少使用手机的时间,这样可慢慢戒掉手机依赖症。

卸载闲置APP,勤动脑,保障睡眠质量

首先,卸载闲置APP,或者换个非智能手机试试,强制性逼迫自己远离智能手机;其次,勤动脑,多看看地图记记路,记住常用的号码,在脑子里多回忆日常的安排,逐渐克服手机依赖;最后,保障睡眠质量,尽量不要熬夜玩手机或睡前将手机放在较远地方。

运用心理学疗法干预,提高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

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在心理行为干预方法中占主导地位,采用短期干预、目标导向的方式,促进手机依赖人群觉察个体,转变自己对手机的错误感知,改善不良情绪,提升抗挫折能力,纠正个体不良行为模式,最终达到理性合理使用手机的目标。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是一种强调解决问题的短程心理治疗技术,以直面未来、朝向目标和积极态度促进个体心理和行为转变。在个案研究中,采用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干预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具有较好效果。

系统补偿综合心理治疗

系统补偿综合心理治疗根据成瘾大学生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建立补偿干预机制。对发展受阻的大学生,关注和治疗其建设性补偿和病理性补偿;对发展出现严重障碍的大学生,从失补偿的角度治疗成瘾行为,建立个体、团体、家庭多套治疗方案。针对不同类型的行为问题,采取具体治疗,建立成瘾大学生自我评价体系,构建自我行为意识。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塔尼努热·玛吉提,陈鹏,马金玲,等.大学生手机成瘾现象及解决措施调研[J].教育教学论坛,2016(12).

[2]王兴通,张超.手机成瘾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运动干预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03).

[3]邓征星,王丹,邓磊.大学生手机依赖认知行为团体干预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11).

[4]李丽.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的冲动性和其他相关因素及成瘾干预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6.

猜你喜欢

文本挖掘
基于贝叶斯分类器的中文垃圾短信辨识
基于潜在特征的汽车评论要素挖掘
基于评论信息的淘宝服装类评分体系优化
数据挖掘技术在电站设备故障分析中的应用
基于LDA模型的95598热点业务工单挖掘分析
文本数据挖掘在电子商务网站个性化推荐中的应用
从《远程教育》35年载文看远程教育研究趋势
基于文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基于改进Hadoop云平台的海量文本数据挖掘
慧眼识璞玉,妙手炼浑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