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弗洛伊德理论谈黑泽明电影《梦》
2018-01-22王斌
王斌
摘要:弗洛伊德认为“梦”既具有表象的内容又暗含深层次的意蕴,本文依此为基础来探讨黑泽明的电影《梦》。这部电影虽然由不同的梦境组成,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和有机性,从个人/人生、家国/人类两个层面,通过“我”不同年龄的零碎断续的梦境表述,既是对个人梦想的自我阐释、人生旅途的表达书写,又是对社会民族的寓言警示和人类罪恶的批判讽刺;既展示探讨了人类征战自然的贪婪和悲剧的根源,又隐含显现了人类要善待自然的愿望和“天人合一”的憧憬。
关键词:《梦》 阐释 批判 自我 家国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21-0163-02
享有日本“电影天皇”著称的导演大师黑泽明于1990年拍摄的电影《梦》是由八个不同的梦境组成的。该片被看作是黑泽明自传性表达的一部精神电影,由日照雨、桃田、暴风雪、隧道、乌鸦、富士山、鬼哭、水车村八个梦境组成,主要讲述的分别是:日照雨里偷看狐狸娶亲、小孩在桃田里遇到桃树灵魂、暴风雪里面对死神的挣扎、隧道里第三战队与首长的对话、对画家大师梵高的拜访、富士山火山喷发和核泄漏、变异人的鬼哭和相互残杀、水车村悠闲自得的生活。
对于“梦”,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认为“梦”是个人愿望的自我满足和装饰,梦有两个层面:“看到的”显现的梦境内容和潜在的需要解析的“梦思”,认为“梦”既具有表象的内容又暗含深层次的意蕴。影片里面的八个梦境在内容的表象上虽有所不同,但在实质意义和内涵思想上却具有统一性和有机性,八个梦境主要表达的依次是:小孩的好奇和因好奇受到的惩罚、少年的童真与桃园砍伐者的可恶、暴风雪里面对死神的意志和坚持、战争的控诉与人类的罪恶、对艺术的追求和献身、自然的怒吼与科技的惩罚、人类的变异和自我残杀、敬畏自然和尊重生命。在笔者看来,这部具有寓言哲理性、批判反思性的电影通过“我”不同年龄的零碎断续的梦境表述,既是个人梦想的自我阐释、人生旅途的表达书写,又是对社会民族的寓言警示和人类罪恶的批判讽刺;既展示探讨了人类征战自然的贪婪和悲剧的根源,又隐含显现了人类要善待自然的愿望和“天人合一”的憧憬。下面笔者将从个人/人生、家国/人类等两个层面进行探讨。
一、个人梦想的表达和人生旅途的抒写
影片《梦》是导演愿望和梦想的个人表达。第一个梦讲述了作为孩子的“我”因不听母亲的警告、偷看“狐狸娶亲”而受到严厉惩罚的故事。孩子总怀着“十万个为什么”去看待世界,缤纷多彩的大千世界、小孩子调皮好动的特性促使我们大胆地进行探险或做出明知故犯之举。影片把“我”内心的好奇与恐惧在丛林白雾、狐狸整齐步伐以及与其和之的背景音乐中进行建构。可是,小时候的我们并非可以随心所欲、为所欲为,那么,因大人的教训与监管下曾经未尝试过的好奇只能通过“梦”来满足和实现了。梦的最后,小男孩拿刀以死谢罪的教训像极了日本民族里武士的精神。根据导演从小出生在严厉苛刻的武士家庭和受到父亲近乎窒息的管教来看,这个梦就是小时候未曾拥有的一种特殊的体验和经历,从而了却儿时的某种心愿。
第二个梦《桃田》是通过桃树木偶人的能乐表演来表达“我”对失去的桃花盛放美景的留恋和回忆。梦可以满足我们对甜蜜梦想的向往,就像影片中那桃花盛开、花瓣漫天飞舞的美景;梦也可让我们重温美好的回忆和难以割舍的往事,就像“我”面对着光秃的桃杆和愤怒的木偶人而掉下来的眼泪。从相关资料得知,这个梦暗含着导演对自己夭折姐姐的怀念和依恋;姐姐的突然离去就像一场无法忘怀的灾难,会让“我”经常潸然泪下。对于已经80岁高龄的黑泽明来说,这梦无疑是自己回忆美好往事的最好方式。
然而,生活并不会一帆风顺,如第三个梦那样,灰暗的冷色调、沉重的喘息声、艰难的慢步伐,到处都是充满恐惧又令人迷失方向的暴风雪。面对未知的危险,这就需要我们像领队那样具备敢于挑战的勇气、坚强的意志以及不放弃的执着。领队使得“我们”重获了阳光,看到了希望,从而达到了目的地。纵观导演几度寻死的人生历程和陷入困境的创作历程,也正是队长的精神使得黑泽明渡过了人生和创作的艰苦时期并克服了人生旅途的困难,从而成为了一代电影大师;使得他好比第四个梦里的画家大师梵高那样珍惜时间为艺术不懈追求着和奉献着,尤其是年龄已高的晚年。第四个梦在彰显梵高画作的自然美景时,既倾诉了导演孩提时代对作画的热爱,同时又满足了自己拜访画家大师梵高的愿望。
除了儿时的好奇天真、成人的艺术追求等,作为社会和大自然的一员,我们无法离开周围的世界而生存。面对人类为了所谓的“正义人权”“文明发展”和“科技进步”而进行的战争和核试验等,导演借助第五个梦“隧道”控诉了战争对生命的摧残和人类的罪恶,从而体现自己对战争的憎恶和反抗,表达了自己对和平世界向往的心愿。通过第六个梦和第七个梦向我们展示了核辐射对人类生命的威胁吞噬,科技导致变异的人类互相残杀的悲剧,也表明导演对工业化时代现代科技发展的担心和质疑。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异化的程度愈加严重,甚至达到了自我灭亡的地步。面对未知的事情,每个人都想将之寄托于梦想,影片的导演也不例外,他将自己回归自然、热爱自然和尊重生命的理想愿望寄托于第八个梦“水车村”——淳朴美好的世界中。借助这几个梦,表达了导演对自己人生的深刻反思和美好的回忆。
二、社会民族的寓言警示和人类罪恶的批判讽刺
像导演以往的《七武士》《罗生门》等电影作品一样,黑泽明在这部电影中也用了大量的篇幅对日本的民族文化和社会环境进行展示。第一个梦既向我们展示了雨天高大灌木里丛神秘诡异的娶亲景象和雨后彩虹下漫花遍野五彩缤纷的唯美草地,又向我们交代了日本民族对“狐狸娶亲”等自然事物的尊重和对破坏者要接受惩罚请求饶恕的决心,同时也无意间彰显了狐狸在日本民族中的重要地位和不可侵犯的神圣形象,这种敬畏和尊重使得人们和大自然能够和谐的相处。除了狐狸外,桃树在日本民族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影片的第二个梦《桃田》正是以日本民族文化中的女童节和能乐表演为基础揭露了人们在本应桃花盛放的女童节砍掉所有桃树的荒唐行为,而这种可恶的行为和罪恶导致了桃树木偶的反抗和愤怒。这也预示着:如果人们无所顾忌地征战自然或者“他者”必将失去良知、失去自我,甚至陷入像第三个梦所描绘的那种可怕的暴风雪中。影片的第四个、第六个、第七个梦就是这场“暴风雪”,正如“隧道”梦里导演所呈现的那样,人们所发动的战争给日本民族带来了家破人亡的悲剧,也造成现实社会很多空巢老人的孤苦现象。正如导演所寓言的那样,因科学技术的迷恋和疯狂追求而破壞环境的行为必定会受到大自然的反抗和回应,就像影片里富士山的核泄漏那样致使人类患癌得病、甚至是无法生存的毁灭性结局。
除此之外,影片也对人类的罪恶和丑行进行了有力的批判和讽刺。我们都知道,大多小孩会有好奇的心理或好动的行为且在没有完全意识情的况下难免会犯错,“太阳雨”里母亲为了获得狐狸饶恕绝不让儿子进屋的冷酷无情。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有意识、思想成熟的大人却无情地砍掉了本应在女童节花儿盛开的桃树,这种表里不一的虚伪行为让人觉得极其荒唐和悲哀。第三个梦探险的背景讽刺了人类“明知山有虎、偏往虎山行”的心理和面对困难时多数人悲观失望的现实,而“隧道”的梦则批判了人类发动战争无视生命的罪恶和揭示了人做错事后尤其是苟且偷活的愧疚感。第五个梦吊桥下妇女对艺术家梵高的嘲讽细节则巧妙地讽刺了人类对特殊人群缺乏了解和关怀的“病态”,第六个则用核辐射后的无法存活折射出人类科技社会发展中目光短浅的罪行和丑陋,第七个梦通过变异人为了生存而互相残杀以及“人吃人”的行为讽刺了“异化”“欲化”后的人类的可怕。结合最后一个梦和整部影片来看,导演不仅对民族社会等进行了批判剖析,而且对人类的行为进行了有力的反思和讽刺,同时也表达了导演回归自然、尊重生命以及跟自然和睦相处的想法和愿望。
参考文献:
[1]沈文婷.欲望的润饰与升华——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和艺术理论及其影响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7年.
[2]王志敏.阿尔的吊桥:黑泽明的《梦》的分析(上)[J].电影文学,1998,(06).
[3]王志敏.阿尔的吊桥:黑泽明的《梦》的分析(下)[J].电影文学,199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