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下民族器乐产业化发展路径探寻

2018-01-22潘勇刚

艺术评鉴 2018年21期
关键词:民族器乐发展路径产业化

潘勇刚

摘要:民族器乐是我国传统音乐长河中的一颗瑰宝,使其能在新时期下产业化发展,则是当代民族音乐传承的必经之路。通过合理有效的产业化推动,不仅能将外部“输血”变为内部“造血”,还可以获得多方面的积极效益和价值。鉴于此,本文将从民族器乐产业化发展的意义谈起,就民族器乐在培训、旅游及演出等多个项目的产业发展进行思考,以供参考和借鉴之用。

关键词:民族器乐 产业化 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21-0074-02

一、民族器乐产业化发展的意义

“中国的民族器乐历史源远流长,民族器乐是指从民间传承下来的各种乐器,如古筝、二胡、京胡、阮、琵琶、扬琴、笛子、唢呐、板胡等。”在当代推动其产业化发展,主要包含两方面的价值和意义,首先是自身传承和发展的需要。新时期下,传统音乐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对于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一些小众、冷门的器乐艺术,一度濒临着失传的危险。在此背景下,推动其产业化发展,不但能使民族音乐艺术回归到当代人的视线中,还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摆脱以往对外部支持的依赖,真正形成自身的“供血”机制。其次是民族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已经成为了新的时代主题之一。推动民族器乐产业化发展,可以在全社会营造出良好的氛围,并通过与其它产业的融合获得联动效应,推动当代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

二、民族器乐产业化发展路径

(一)民族器乐培训产业

当下,学习古筝、琵琶、扬琴、竹笛等各类乐器的人数逐年增多,整个市场规模已经突破了千亿元。民族器乐的学习热潮,既为这些古老艺术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也在全社会形成了一种良好的艺术氛围。为使其在现有基础上更好更快的发展,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加强和完善,首先是规范培训市场。自掀起民族器乐学习热潮,市场上的各类培训的机构层出不穷,但因为准入门槛较低,还存在着许多不规范的现象,其表现在办学资质、软硬件设施、师资水平等多个方面,理应得到及时的补足和完善。要在政府文化部门和行业协会的指引下,建立起行業准入制度,对教师的数量和水平、场地和设施状况等详加考量,达标后方可营业。以师资为例,为充分保证教学质量,应制定出针对其授课教师的考核标准,包含演奏水准、教学技能等方面,考核合格后颁发相应的从业证书,才可进行授课。通过一系列完善和规范培训市场的措施出台,虽过程会对当下行业的发展产生一定滞后效应,但从长远角度看是有必要实施的。其次是扩展培训市场。近年来,伴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中老年朋友也对其产生了学习需求,旨在让业余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这对于培训产业来说,无疑是一个新的、广阔的市场。对此应主动进行宣传,并结合成年人的自身特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习方式,比如和社区展开合作、与地方老年大学联合招生等措施,尽可能的为这些新的学习者提供便捷。再次是丰富营销策略。既然是一项产业,就注定离不开营销,没有合理的营销体系为辅助,则注定会陷入“酒香巷子深”的尴尬境地。因此,要对现有的营销理念和方式进行革新与丰富,既要制定出合理的价格策略,也要充分做好营销辅助工作,比如积极承办考级比赛、举办公益演出等,使培训机构成为当地的文化艺术中心,并在业内获得良好的口碑。可以预见,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民族器乐培训产业,仍然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只有通过产业内不断的变革和完善,才能把握住新机会,获得行之有效的持续发展。

(二)民族器乐旅游产业

旅游业被誉为是绿色无污染的朝阳产业,与民族器乐有着相似的审美追求,很多省市政府通过对两种产业的发展进行有效融合,都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值得学习和效仿。具体来说,首先是开发景区旅游资源。每个地区都有着代表性的风景名胜,在此基础上,则可以思考为其注入民族器乐元素,使景区本身得到丰富和扩展。如江苏省扬州市,就是一座古筝名城,在瘦西湖、何园等著名景区内对百年茶社老店中,常年设有古筝表演,在参观游览的同时,眼前是秀美的园林景色,耳边则传入清丽的琴声,让游客们有沁人心脾之感。其次是打造民族器乐文化园区。与现有旅游景点的融合,虽然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但是民族民间器乐仍然处于配角的地位。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打造专门的文化园区。以竹笛为例,杭州市余杭区中泰街道是中国最大的竹笛生产基地,素有“中国竹笛之乡”“中国苦竹之乡”的美誉,当地现有竹笛生产厂家近200家,年产竹笛300多万支,占全国竹笛产量的80%左右,产品远销世界各地,对此当地政府专门打造了竹笛产业园区和竹笛旅游路线。来到园区后,观众既可以参观竹笛制作过程,既可以欣赏道竹笛名家的现场演奏,还可以亲手制作属于自己的笛箫产品。通过这个文化园区,可以充分发挥出产业集群效应。此外,依托于园区开展了各类竹笛展演活动,将其打造出为区域甚至全国的竹笛艺术中心。最后是建设民族器乐博物馆。建立博物馆,并以收取门票的方式适当盈利,既可以使某种乐器的史料、实物等得以妥善保存,也可以带动地方文化建设。所以,在一些某种民族民间器乐文化十分发达的地区,完全可以建立专题的博物馆。譬如山东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鲁西南鼓吹乐,这是一种以唢呐为主奏的传统民间器乐曲种,主要分布在山东省济宁、枣庄、菏泽三市及周边地区,对此可以通过博物馆进行集中展示。所以说,民族器乐产业是一门新兴产业,既没有雄厚的产业基础,也没有丰富的发展经验,应主动通过与其它产业的融合抱团发展,达到双赢的目的。

(三)民族器乐演出产业

民族器乐作为一门表演艺术,通过演出获得相应的收益,乃是其基本形式和属性。“音乐商业演出的模式不仅可以带来丰厚的利润,也可以促进音乐文化产业的很好发展。”但当下的市场状况却令人堪忧,对此要从改革和创新两个方面入手,重振演出市场的辉煌。首先是改革。改革是指对传统演出进行全方面的变革,包含音乐作品、演出形式两个方面。在音乐作品方面,除了继承之外,更要推陈出新,使作品真正的为当代人所喜闻乐见。既可以对一些经典作品进行改编,也可以创作出全新作品。比如音乐人林海创作的多首琵琶曲,就受到了听众的强烈反响,这就说明民族民间器乐是永不过时的,关键在于对当代人审美需求的迎合。其次是演出形式方面。当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已经使民族器乐以听为主,朝着视听结合的方向发展,这说明,表现形式的创新也是十分必要的。“女子十二乐坊”之所以声名大振,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该团队在服饰、扮相、演奏形式等方面的创新,由此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审美体验。因此,也应该通过演出形式的创新,拉近这些古老艺术与现代观众之间的距离。最后就是创新。创新是指利用新媒体进行演出。以手机、平板电脑为主要载体的新媒体时代已来临,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活环境和方式,也给民族器乐演出市场带来了新机遇。以当下最为流行的直播为例,2017年初,中央民族乐团演奏家蔡阳和她的朋友就进行了第一次“试水”直播,她们演奏了10首曲目,吸引力二十万人同时在线观看,获得四万元收益。演出团体可以与视频直播网站联手,以众筹的方式进行演出,先发布演出信息,募得资金后,由艺人进行直播,也可以采取观众点播曲目的方式提前“下单”,用最低的成本还原最真实的现场,最终形成一个能够良性循环的传统文化生态圈。

综上所述,近年来,音乐文化产业作为一门朝阳产业而异军突起,其价值和意义已经得到了普遍认可。作为古老而悠久的民族器乐,也应该积极融入到产业化发展中,既可以为自身的传承和发展开辟出新的路径和渠道,也可以获得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积极效益,可谓是一举两得。本文也正是基于此目的,就多个类型的民族民间器乐产业化发展路径进行了思考。需要深刻认识到的是,作为一门新兴产业,其发展历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势必会都遇到多种曲折和困难,只要以持之以恒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前进,就一定会开辟出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刘雅丽.论民族器乐传播的现实意义[J].当代音乐,2016,(20):69.

[2]李兰.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初探[J].当代音乐,2016,(17):49.

猜你喜欢

民族器乐发展路径产业化
我国氢能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经受市场考验,汉服步入产业化进程
试论当代中国民族器乐作品的旋律创作
探讨如何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民族器乐教学
作曲技术理论在民族乐器及钢琴伴奏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研究
论国产青春片的青春消费与怀旧叙事
民间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
简析民族器乐的历史进程及音乐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