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磨”主旨,“破”立意

2018-01-22陈军

语文建设 2018年1期
关键词:公义主旨市民

陈军

任何一篇作品都有它的主旨;读作品,必深入研究其主旨。这是读文章或写文章的一般要求。教文章,自然也要研究主旨,但是,阅读学上的“研究主旨”与教学上的“主旨切人”不是一回事。比如教读朱自清的《春》,从总绾全文的关键词句“春天的脚步近了”切入,读到最后,主旨的味道出来了,这是水到渠成,自然而得。而教读主旨,则有必要开门见山,单刀直入,直点主旨穴位,从作品的立意上突破。

一、“主旨点拨”的含义

主旨點拨,就是从作品立意上进行教学突破,引发学生深度思考。换句话说,就是把课堂学习的思考精力全都聚焦到主旨上来,分成若干讨论环节,在研究主旨的深度、高度方面,发现作品的创意所在,从而学有所得,思有所成。

怎样的文章需要这样来处理呢?我个人的经验,主要是下面几类文章作这样的教学设计,更加得心应手一些,也更能对学生产生思想冲击力。

一是主旨模糊,难以明断的作品。比如以前教鲁迅先生的《药》,在主旨上就颇费周折。讽刺辛亥革命不彻底、讽刺人民群众不觉醒等等。又如教莫泊桑小说《项链》,如何看待路瓦栽夫人?作者是讽刺她还是同情她?人物形象分析与主旨理解直接相关。这样的作品,我在教学设计时,总是力求在主旨探讨上寻找切入点,并且一以贯之地组织教学。

二是主旨明了,不用分析也能理解的作品。比如苏轼的《石钟山记》,只要认真读一遍,用不着多讲,便能抓住文中“事不耳闻目见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句话。你问学生什么意思,学生立即就能回答上来。但是,激活思维的地方恰恰就在这“明白处”。为了讲这个道理,前面大段描述“我”与苏迈夜探石钟山有什么作用?学生回答:在于亲身探索,调查研究。那么,清人俞樾在枯水期探访石钟山得出的结论是“山形如钟”,这又作何解释?苏轼有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已在山中了,难道还不耳闻目见吗?为什么又不识真面目了呢?这与《石钟山记》的哲理是否抵触呢?……这一连串的发问都由该文主旨而来,讨论之后,自会更深入理解。

三是主旨引而不发,需要进一步剖析的作品。有些作品读过之后,主旨是大致可以明白的,但又感到不是很踏实,总觉得有微言大义在,须深入进去解剖,方可识其用心。比如张溥的《五人墓碑记》,文中有一句话也是一眼能看得出的,即“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用现代话讲,就是人的死与生不一样,有轻重之分。死生有价值,就是应该对国家安危有重要作用。这就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啊!这句话在明朝末年说出来,真的是石破天惊。何以见得呢?这就要切入进去,加以教与学的“突破”。张溥《五人墓碑记》以前当一般文言文读,觉得没什么特别之处,只是感到抒发了一口愤懑之气而已。当我们从主旨上切入,逐层推敲,特别是联系时代背景,借助相关资料来研读之后,便感到这真是一篇千古大文、奇文、雄文。下边就具体讲讲如何突破,如何切入。

二、《五人墓碑记》的点拨与突破

1.切入点的确定

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这是文章末尾关键的一句话,卒章显志,作者直接说出写作意图。通读全文,讲清大意之后,迅速切入这一点,提出问题思考、讨论:

(1)“匹夫”的意思是什么?

老百姓,平民。

(2)文中哪些地方突出了“五人”的老百姓的普通特征?又用怎样的词句高度赞赏了他们不普通的地方?

首先要抓住文章第二段,其中写道——

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嗷嗷,何也?

这是理解“匹夫”平凡与不平凡的地方。平凡就是“草野之无闻者”的身份与地位,生在民间,没有地位与名气;不平凡,就是“嗷嗷”一词的内涵。本来是“匹夫”,死了却如同日月一样明亮,名声显耀,这是为什么呢?作者为了特别突出“五人”,还拿“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的死来作比较:他们早就湮没了,唯独这五人却嗷嗷明亮。一个“何也”带出“五人”的具体表现。

2.问题讨论的分层与推进

一个“独”,一个“何也”,是阅读思考的总起点。

上边提出了文章一头一尾两处文字的讨论,目的是了解“匹夫”的平凡与不平凡。全文始终抓住这一条逐层描述和议论。因此,以下几个问题的讨论是相当重要的:

(1)“五人”的具体行为是怎样表现的?作者评价“五人之力”的用意又是什么?

其实,具体行为写得极为简单,只一句:“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一是“噪”,高声叫喊,一是“逐,追打。老百姓奋起的力量与气势写出来了,迫使中丞躲到茅厕才得以幸免被打。这实际是当地百姓的群体力量与表现,“五人”是其中的代表。这样一种力量,作者大加赏评:“激昂大义,蹈死不顾。”迫使阉党“不敢复有株治”,“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作者的用意很清楚,即为了揭示匹夫的力量是伟大的。这是力量的不平凡。

(2)更加值得思考的是,作者为什么把“五人”与“缙绅”之流加以比较,“五人”为何有如此大的力量?

比较是一眼就看得到的:

大阉之乱时,缙绅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绝大多数都变节了)只有“五人”蹈死不顾。

那些投靠魏忠贤的高官一旦抵罪,逃的逃,装疯的装疯,人格极为可耻。而“五人”则是“赠谥美显,荣于身后”。

这样的比较,一般的理解是为了突出“五人”的不简单,即“嗷嗷”之处。我则认为,不仅是这样,还带出了更为深刻的东西,即“五人”何以能这样的思想动机及其力量之源。

要特别注意第五节中的不为人注意而又意味深长、引而不发的一句话——

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对于作者这一设问的思考,便可直通对主旨的本质意义的探索。

“编伍之间”,地位极低,平民百姓而已;“不闻诗书之训”,没有受过教育,实质上是指没有受过儒家人世之正统教育(与“缙绅”暗比)。这样一种情况,埋设了两个问题:一是激于“义”的“义”是什么?二是何以能够被这样的“义”而激起?要回答这两个问题,就要回到课文第三节的阅读上来。

周公被逮捕,首先是“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一般说来,“士先者”是读书人的表率,敢于抗议,可以理解。倒是老百姓往往无动于衷,没想到,“吴之民”亦是“痛心”,于是也“噪而相逐”,积极而又自觉地参与了抗争。“五人”是“吴之民”的代表。

这里就有了一个问题:这个“义”究竟是什么?“五人”者的抗争是不是等同于历史上常见的农民起义?比如陈涉、吴广起义,他们的理念很清楚,就是想取而代之,当君王。他们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对王权世袭表示质疑。“五人”是这样的吗?非也。陈涉起义,是被逼上梁山(后来封建时代的起义者都是这样),是在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自己的利益受到侵夺,起义是死、不起义也是死的情况下发起的,如此也许还能掘取一点生机。而“五人”呢?整个事态与他们无关。阉党逮的是“周公”,整个吴地市民为什么如此激愤呢?显然这个“义”,已不仅仅是周公平时所表现的刚正性格与道义,而是市民所认同的“公义”了。表现市民不为私利而为公义敢于拼死抗争统治者,正是本文的价值所在,是張溥写作本文的用意所在,也正是本文思想远远超越《陈涉世家》,明确宣扬“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亮点所在。这是千百年来,第一次写平民百姓激于国家公义而敢于抗争的宏篇雄文。

(3)国家公义又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分析的根据又在哪里?文中两次写“吾社”,“同社诸君子”又可以给人以怎样的启示呢?

当我们把“五人”的抗争与陈涉起义在性质上划分开来的时候,我们就必然要想到“五人”激于“义”的“义”的真正内涵是什么了。上边讲到“国家公义”,还比较笼统模糊,实际上就是指在我国最早萌发的为市民阶层所拥有的市民正义。本文作者是张溥一人,但就张溥的代表性上看,本文又是一个社团的宣言书。张溥写的是“五人”,其实,这“五人”是“吴之民”的代表,是追求市民意见的自觉者的代表。

在这里,就要深入研究一下张溥所拥有的社团。

张溥直接领导的是“复社”,进行政治和文学活动。“复”者,就是恢复“东林党”的思想与主张,因此又要了解一下“东林党”。明代后期,江南地区开始孕育资本主义萌芽,工商业和城市经济都有一定的发展和繁荣,出现了市民阶层。市民阶层的最大特点就是经济独立、思想活跃,主张言论自由。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东林书院成为思想言论自由交流中心,每月的学术大会就是思想交流平台。东林党人的主张,就是开放言路,改良政治,反对阉党对江南地区的政治压迫和经济掠夺,既代表了江南中小地主阶级的利益,也符合江南工商业者和广大市民的要求,因而也得到他们的支援。东林党人的政治集会可以有社会人士特别是市民的积极参与,政治思想上的自由交流成为江南地区的一道奇观。东林党人推崇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精神境界也逐步显示出市民普遍认同的趋势。

正是从这样的背景上来认读本文,所以著名文论家霍松林指出:“张溥的这一篇,却是为下层人民写的,‘五人本无令人艳羡的世系、功名、官爵,作者摆脱旧框框的束缚,突出重点,集中地写他们轰轰烈烈的反阉党斗争及其历史意义,从而为我们留下了明末市民暴动的珍贵文献。”“珍贵”这个词,用得相当准,也相当重。所以“珍贵”,就在于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表现市民的思想觉醒,第一次表现市民的自主抗暴,第一次表现市民百姓阶层出于国家利益而非一己之私敢于“蹈死不顾”。这,正是本文的要义所在。虽然我们不能把“民主”的桂冠戴在他们头上,但是“市民意识”这一思想亮光分明映照在我们眼前。

在张溥的行文里,这层引而不发的意思是可以看得出来的。比如,文章一开头,不同于一般墓碑志文的写作,从姓名、身世等方面加以叙述,而是开门见山,以评价起笔,点明“五人”是“激于义而死焉者也”。可见“激于义”是文章思想的核心所在,是人物思想的核心所在。按一般行文顺序,接下来应当叙述“五人”是怎样“激于义”的,他们的行为表现是什么。但作者由“死”写到“葬”,由“葬”写到“立石”;写了“立石”之后再用比较法写“慷慨得志之徒”的“湮没”和“五人”的“嗷嗷”。“嗷嗷”又在哪里呢?作者写得很少,仅用“噪而相逐”一语带过。这种行为就算得上“嗷嗷”吗?古代此类义举多矣;“五人”临刑时“意气扬扬”“谈笑以死”,“嗷嗷”吗?古代此类慷慨赴死者也多矣!原来“嗷嗷”的本质在于“五人之力”代表了民力,在于匹夫之死原来对于国家有如此重大意义。

这里还要提及的是,文中多次讲到“吾社”“同社诸君子”,作者的用意有二:一是表明“五人”之死对豪杰、志士即贤士大夫的积极影响,是贤士大夫的学习榜样;二是表明贤士大夫将要继续推进这场市民斗争,为自己的公义而斗争。这,正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所以文末直抒胸臆,告诉读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综上所述,纵观全文,张溥批评与否定了所有人,只突出“五人”,发出“独五人之嗷嗷,何也”的提问就显得特别意味深长了。这其中的思想意味又是什么呢?

全文始终突出一个对比。指斥阉党之奸、之恶,自不必说;还毫不留情地批判了“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以及“缙绅”“高爵显位”等。要知道,在儒家正统观念中,“缙绅”可称得上是国家栋梁啊!但是,在张溥眼里呢?面对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对“缙绅”的失望之情溢于言表。因此,这就得出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要坚信民间的力量,匹夫之有重于社稷。“民间”又不是一般的“野民”,而是有“公义”的“市民”的阶层。这个“市民”,是对于封建专制的强大的崭新的反抗力量!

三、《五人墓碑记》主旨的引发

《五人墓碑记》不是写“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类的“卑贱者最聪明”这样的哲理,也不是写“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类的以封建换封建、以专制代专制的农民起义暴动,更不是写梁山好汉一类的仗义执言、打抱不平的豪士侠客的义举,而是写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带有民主觉醒意识的市民暴动。性质上截然不同:前者是以专制代专制,出于私,将国家据为私有;后者是以民主推翻封建,出于公,将国家看作百姓的国家。这就是“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全部意义。明朝末年,是封建思想、封建统治“天崩地坼”的时期,平民民主意识的萌发是“天崩地坼”的内在原因。当时提出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前提即这国家是我们大家的,所以我们对国家有责任。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思想光辉。

随着清人人关,清朝统治,这一思想湮灭了。到清朝末年,特别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光辉的“民主意识”便又抬起了不屈的头颅。特别是五四运动前后的文学作品(尤其是鲁迅作品)中更是张扬着以民主反封建的思想。

这里可以安排一个拓展性练习:引导学生了解由“市民意识”进而到“民主意识”的历史演进过程,深化思想——阅读下边一段对话,分析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含义——

小栓慢慢的从小屋子走出,两手按了胸口,不住的咳嗽;走到灶下,盛出一碗冷饭,泡上热水,坐下便吃。华大妈跟着他走,轻轻的问道,“小栓,你好些么?——你仍旧只是肚饿?……”

“包好,包好!”康大叔瞥了小栓一眼,仍然回过脸,对众人说,“夏三爷真是乖角儿,要是他不先告官,连他满门抄斩。现在怎样?银子!——这小东西也真不成东西!关在牢里,还要劝牢头造反。”

“阿呀,那还了得。”坐在后排的一个二十多岁人,很现出气愤模样。

“你要晓得红眼睛阿义是去盘盘底细的,他却和他攀谈了。他说,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你想:这是人话么?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可是没有料到他竟会那么穷,榨不出一点油水,已经气破肚皮了。他还要老虎头上搔痒,便给他两个嘴巴!”

“义哥是一手好拳棒,这两下,一定够他受用了。”壁角的驼背忽然高兴起来。

“他这贱骨头打不怕,还要说可怜可怜哩。”

花白胡子的人说,“打了这种东西,有什么可怜呢?”

康大叔显出看他不上的样子,冷笑着说,“你没有听清我的话;看他神气,是说阿义可怜哩!”

听着的人的眼光,忽然有些板滞;话也停顿了。小栓已经吃完饭,吃得满身流汗,头上都冒出蒸气来。

“阿义可怜——疯话,简直是发了疯了。”花白胡子恍然大悟似的说。

“发了疯了。”二十多岁的人也恍然大悟的说。

店里的坐客,便又现出活气,谈笑起来。小栓也趁着热闹,拼命咳嗽;康大叔走上前,拍他肩膀说:

“包好!小栓——你不要这么咳。包好!”

“疯了。”驼背五少爷点着头说。

这段情节,用吴中杰先生的话说,就是“既显示出革命者的傲岸,也显示出他的孤寂”。“孤寂”这个词用得好,不仅仅是人数上的孤单,而且是思想上得不到呼应的沉寂。

这个情节中有一句话便是民主革命的经典——“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这与“匹夫之有重于社稷”“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是一脉相通的。有所区别的是,夏瑜的这句话将国家权利与责任更加明确了。

由此,还可再读闻一多先生的诗《一句话》:

一句话

闻一多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

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

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

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

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們的中国!”

这话叫我今天怎么说?

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

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

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

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

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1925年)

扣住反封建,突出“咱们”,就读准确了。

猜你喜欢

公义主旨市民
主旨大意题
How to Find the Main Idea 如何找出主旨
辛公义爱民如子
送清凉
氣溫驟降 杭州市民溫泉裡涮火鍋抗寒冬
公平正义视野下对洞穴奇案法学思想的探究
“意义”的问题所在
办手抄报
吃透材料 凸现主旨
重庆市首届市民健康知识有奖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