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直男癌”考证

2018-01-22袁月尚哲雨

南都周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权力

袁月 尚哲雨

从前,“直男”还是一个陌生的新兴词汇。而如今,直男成为了全方位360度充满槽点的人群,又因为不会聊天、审美跑偏、送礼奇葩等行为背上原罪,更甚者还要被挂上“直男癌”的牌子公开处刑。纷纷扰扰的讨论背后,是网民的狂欢还是压抑已久的发泄?直男,真的被污名化了吗?

直男癌的前世今生

有人说直男是不解风情的注孤生人群,也有人说直男是审美成谜脑回路清奇的物种,还有人说直男是贬损女性的毒瘤。别看现在“直男”一词成为了吐槽区的常客、有着千变万化的定义表现,但抛开没有定论的吐槽,唯一一个世界通用的直男概念,指的是与“弯”相对的,性取向为异性恋的男性。

如果时间倒流回5年前,我们就可以看到,那个时期的直男,还是一个相当小众的概念。它还没有披上五顏六色的外衣,只是朴素地指代男性异性恋。这个词汇像一个小圈子中的暗语,存在于各位腐女们的讨论中。

猝不及防的变化发生2015年初,著名作家周国平在微博上贴出了一段文字,截取自他多年前的文章《论女性》:“女人只有一个野心,骨子里总是把爱情和生儿育女视为人生最重大的事情”,微博发出后引起了网友激烈的争论,而后周国平的回应更是火上浇油:“妇女解放,男女平权,我都赞成……但一个女人才华再高,成就再大,倘若她不肯或不会做一个温柔的情人、体贴的妻子、慈爱的母亲,她给我的美感就要大打折扣”。

在很多网友看来,两段话中无不透露出对于女性社会价值的漠视,和对男性权力的推崇。在网友的讨伐声中,周国平成为了“直男癌”的首个患者。同年,韩寒、林少华也一并被挖出言论黑历史,钉上了直男癌耻辱柱。名人效应和网络的传播让“直男癌”一词迅速走红,甚至远销国外媒体。

在直男癌的糟糕观念之外,网友们又发掘出了直男群体的各种特色。比如在穿搭方面的灾难级发挥,比如自成一体、让人无法理解的审美,再比如和女性朋友的交流障碍等等,微博上对于直男的吐槽可谓无奇不有,轻轻松松便有上万转发量。随之而来的,是直线上升的“直男”词汇使用率,以及飞流直下的直男形象。

讨伐直男癌的战争

在网络引擎搜索“直男”两个字,出现的文章大多标题是“拿什么拯救你,直男的穿着”、“直男审美究竟有多可怕”等等等,显然这是某些营销号熟知了网络平台上女性“讨伐”直男的手法,迎合了女性受众的认知,一同将“直男”形象塑造为不会穿衣打扮、审美趣味低下、外表形象邋遢的样子。

直男审美之所以被吐槽,一方面因为直男们确实不同于那些“精致男孩”,他们不会刻意护肤,一瓶大宝就能过完四季;他们的衣柜里服装色彩和样式都较为单一,不会每天在镜子前驻足思考今天穿什么,怎么搭配更好看。另一方面,女性对于直男审美、直男外表的吐槽,又何尝不是被压抑已久的反叛?

在以直男为主的网络论坛“虎扑”中,每年都会进行投票评选女神的活动。“身材比例要好,最好是能前凸后翘;面容五官要清秀,最好是不化妆也能很养眼;衣着打扮要得体,最好是不要露出身体过多的部位;言谈举止要温雅、工作事业也不能落下、要懂得时尚品位又不能太花钱……”——社会上,直男们对女性的这类要求也不罕见。

在男权占据统治地位的社会中,男性习惯用权力对女性的形象提出要求,将自身的审美标准强加于女性,女性一旦违背这种标准和规则就会受到惩罚或贬低。“凤姐”、“芙蓉姐姐”等人物形象就代表了挑战男权审美标准,他们所受的舆论压力和网络暴力就是违背此种审美标准所受到的“惩罚”。

如今,随着女性经济的独立、独立意识的崛起、以及网络平台带来的话语权,使得女性不愿意再被动地接受要求和评判,女性对于男性的要求也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原先男性用来主宰女性的审美要求,反倒成为了女性反击的第一个对象。

其实直男癌至今都没有明确的定义,这个模糊的概念给了网民广阔的发挥空间。在微博、微信、知乎、贴吧、天涯等涵盖了不同用户群的网络平台,直男癌的范围被无限放大:上至“三观不正”、“大男子主义”,下至“尬聊”、“多喝热水”,这个群体的标签多得让人眼花缭乱。如果说因为“不尊重女性价值”、“把女性当作生育工具”而被划归“直男癌”还算罪有应得,那么因为“不懂浪漫”、“不懂审美”而被打入直男癌阵营的男同胞可谓是冤屈难伸。

这个可能随时落下的罪名也引起了网友的疑惑。在知乎上,曾经有人提问“男性什么样的行为应该称为直男癌?”答主@菲利普医生给出了一个精辟的回答:“癌细胞之于正常细胞的特点在于将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要求应该给其他细胞的营养源源不断运输给自己,不顾整体的死活。而直男癌之于直男的特点在于将自己的诉求作为对女性的普遍要求,不顾女性每个个体都有权利追求不一样的价值取向。‘癌这个字用得好。”

这个收获4.3k赞的答案表明了网友的心声:直男癌的终极奥义就是坚持不对等的性别关系。那么反对直男癌就是反抗旧秩序,追求平等。然而现实中,微博的“直男癌”话题记录了形态各异的吐槽。在女生们发布的各种文字和聊天记录截图中,被带上直男癌话题的原因可谓捉摸不定:有的是因为男友不了解穿衣品牌,有的是因为学长不懂学妹心思没有达到学妹预期,还有的是因为分不清女友的化妆品……众多无辜的直男仅仅因为与异性思维方式不同,兴趣领域不同就被无情扣上了直男癌的大帽子。

脱离了直男审美层面的浅层吐槽,问题上升到直男根深蒂固的权力意识。当男性除了对女性身体外在进行规训外,还要求女性恪守传统男尊女卑的行为准则,要求女性服从男性权力的时候,就演变成了一种“癌”。

甚嚣尘上的直男癌批判浪潮让男性人人自危,这个话题从互联网开始,又在互联网上发展壮大席卷全国。

于是在这一场关于直男癌的战争中,另一种反抗也开始悄悄萌芽:在女方疯狂输出直男癌炮火时,男方也不甘示弱举起了“女权婊”的大旗,质疑女性的吐槽动机。

“直男癌”背后的性别秩序伤害了谁?

脱离了直男审美层面的浅层吐槽,问题上升到直男根深蒂固的权力意识。当男性除了对女性身体外在进行规训外,还要求女性恪守传统男尊女卑的行为准则,要求女性服从男性权力的时候,就演变成了一种“癌”。

在传统男女性别关系中,多数男性活在男尊女卑的权力和荣耀之中,“娶来的媳妇买来的马,任我骑来任我打”,女人只是男人身上的一根肋骨。然而在社会全方位的进程中,女性从家庭的束缚中走向社会,无论是从经济还是思想意识层面都逐渐崛起,意识到了自身的价值,明白自己不是男性的附属品。可众多男性的思想还没有从传统的权力喜悦中走出来,不肯接受女性地位上升的事实,在男女性别秩序的问题上产生了巨大的冲突。

學者林幸谦认为,现代性的标志之一,就是“性别”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建构,与阶级、种族、民主等观念的发展一样,成为一种开放性的话题。而“直男癌”群体还妄图将这种开放性封闭起来,继续遵循男性占据主导地位的法则,在他们眼里,这是自然赋予的,不容改变。若要追问直男癌人群为什么男性应当占据权力的主导地位,他们多半也语焉不详,只能用“传统”、“几千年来都是这样的”来回应。

但是,传统的性别秩序在今天仍然适用吗?著名的性别关系学者康奈尔在其著作《性别与权力》一书中,解释了性别秩序如何受到生产关系、权力关系和情感关系三者的共同影响。而这三个因素,显然会在不同时代中发生变化,那么男女性别秩序也会相应改变。可见传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万金油,直男癌的不合时宜也难怪会成为众矢之的。

直男癌人群信奉的社会性别秩序,强调男性权力的主导地位以及女性的附属地位,它所带来的伤害,可能并没有那么简单。

受到最直接伤害的当属女性。虽然在社会分工中承担着越来越多的责任,情感投注也具有了自主权,但女性在权力地位上还是不被“直男癌”人群认可,让女性的自我价值贬值。

而同样不能忽略的,还有直男癌对男性的划分和伤害。野千鹤子在《厌女》一书中所指出,被划定在女性一边的气质和词语都遭到贬低,这一贬低不仅直接发生在女性身上,更体现在那些胆敢越界的男性身上。当“阴柔”、“精致”、“细心”等标志女性的词汇出现在某些男性群体身上时,这些男性会被主流男性气质所嘲笑和驱赶。

尽管直男受到了吐槽和挑战,但这未必是一件坏事。直男癌群体的危机,却是消除性别不平等的机遇,可以构建更加多元的社会视角,让社会资源实现最佳分配,这些现代性社会的幼苗,不应在直男癌群体享受“唯我独尊”中被扼杀。

猜你喜欢

权力
西比琳(六)
权力至上的蜂王
屈服权力
权力与理解
古巴代际权力交接受世界瞩目
省级政府金融权力榜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领导权力的特性与影响
持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