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情境创设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2018-01-22陈华利
陈华利
摘 要: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而创设孩子喜欢的情境,能充分调动孩子学校探究的积极性。从三个教学片段入手,简要阐述了情境创设的三种方法。
关键词:情境;创设;探究;兴趣
兴趣是影响孩子们学习的重要因素,孩子们只有感兴趣了,才会专注地去钻研。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激励,能强化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对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利用相关知识、经验来积极探究,迸发出灵感,实现学生现有水平的提高和运用能力的迁移。
《阿拉丁与魔法师》的故事对孩子们来说,并不陌生。来自台湾的数学名师——房昔梅,她的一节数学课《阿拉丁与魔法师》,将故事与数学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亦故事,亦游戏。
(课件出示图片)
师:同学们认识他吗?
生:阿拉丁。
师:这个又是谁?
生1:魔法师。
生2:骑着三角形扫帚的魔法师
师:魔法师骑着三角形扫帚,发现森林里有一个圆形山洞。猜猜看,这个山洞里有什么?
生:宝藏。
生:机关。
师:可不可能有奇怪的动物。
生:可能。
师:魔法师透过圆形的山洞往里面看,被大家猜中了,里面果然有很多宝藏。想不想把宝藏带回家?
生:想。
师:宝藏洞口很小,他找来阿拉丁帮忙。你觉得魔法师是什么样的人?
生:邪恶。
生:狡猾。
生:贪婪。
师:阿拉丁呢?
生:身材矮小。
生:老实。
师:阿拉丁从山洞里拿出所有钱袋,数一数,一共有10袋金币,里面分别装着1、2、3、4、5、6、7、8、9、10枚金币。贪婪的魔法师想得到更多的宝藏,于是他给阿拉丁提出了分金币的要求:
1.你先拿,我后拿,每次我都拿你所拿数字的所有因数。
2.每次我都要拿。如果没有拿的,就要拿走你所拿的金币。
因数和倍数是概念性比较强的知识,很多孩子能轻松地背出其定义,但是真正的理解和运用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房老师这节课把因数与倍数的知识融入故事里面,接近孩子们的生活,也接近孩子们的认知,充分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更重要的是调动了所有孩子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活动要求一宣布,孩子们再也按捺不住那颗蠢蠢欲动的心,都想跃跃欲试,都希望通过自己小组合作的探究,帮助阿拉丁战胜魔法师。
借助孩子们熟知的童话故事创设情境,充分激发了孩子们的探究乐趣,有了乐趣,就有了探究的动力。同时,孩子们也通过自己的合作探究,加深了对因数与倍数这部分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下面是本人执教“用字母表示数”时,创设了情境片段,我想通过这些片段来分享自己在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方面的一些体会。
片段一:
师:上课前,老师给一些小组准备了扑克牌,要求按照一定顺序来排列。哪个小组的同学来展示你们的作品,并给大家说说你们为什么这样排列?(选取最快的小组)
生:我们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师:J,Q,K都是我们学过的(生:字母 板书:字母)
这里它们分别表示的是(生:11、12、13),
这里的字母表示的都是具体的数。(板书:表示数)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用字母表示数”(完成课题板书)
师:看到这个课题,你已经知道了些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生:为什么要用字母表示数?
生:怎样用字母表示数?
生:用字母表示数有什么好处?
生:字母可以表示所有的数吗?
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进入今天的学习。
用字母表示数对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前面四年,学生接触到的都是有关具体的数的认识和运算,对用字母表示数虽然有一些生活经验和接触,但对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并不理解。扑克牌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娱乐项目,在扑克牌里面的J、Q、K是字母,它们分别代表的就是具体的数11、12、13,从而引出课题“用字母表示数”,孩子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原来和我们这么近,同时也初步感知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老师接着追问:对于“用字母表示数”你已经知道了些什么?还想知道什么?激发了孩子们对这节内容的探究欲。
片段二:
师:今天来到我们教室的还有其他学校的老师,谁愿意把自己介绍给他们认识?只需要说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几岁?
生:老师们好,我叫陈俊霖,今年10岁。
师:老师可以叫你小霖吗?(很多同学偷笑)
生:可以。
师:为了让后面的老师都能记住你,我们把他写在黑板上(小霖)。
师:想知道陈老师的年龄吗?
生:想!
师:猜猜看。
生:22。
师:谢谢,陈老师没那么年轻。
生:37。
师:大了一点点。现在揭晓答案,我比小霖大24岁。你们现在知道我的年龄了吗?
生:知道。
师:怎么算?
生:10+24=34岁。
师:当小霖1岁时,陈老师多少岁?
生:25岁。
师:怎样算?
生:1+24=25岁。(板书1+24)
师:当小霖2岁时呢?
生:2+24=26(岁)
师:那3岁、4岁、5岁……呢?
师:我们这样一直写下去,这节课我们能写完吗?(生:不能)能用一个简洁的式子表示陈老师任何一年的岁数吗?
生1:可以用字母表示。
生2:用字母a表示小霖的年龄,a+24就表示陈老师的年龄。
师:a可以是哪些数?
生1:所有的数。
生2:不对,不能表示所有的数。
师:为什么?
生2:a表示小霖的年龄。人最多只能是100多岁。
在学习怎样用字母表示数时,我选择了创设现场与学生比较年龄的情景。同学们对自己的年龄不陌生,而对自己崇拜的老师的个人信息却充满了好奇。课堂上,我请孩子们猜我的年龄,几猜不中的情况下,我给他们抛出了我与小霖之间的年龄关系,为了表示我任何一年的岁数孩子们提出用a+24表示。
本堂课,我基于学生已有的经验,借助生活工具(扑克)和生活经验(师生之间的年龄差异)创设情境,力圖让学生从具体实例到一般意义的抽象概括逐渐过渡,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从而体验到数学探究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