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余华小说的摹绘修辞

2018-01-22石金莉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2017年12期
关键词:偏离

摘 要:余华是中国先锋派作家的代表人物,他的小说运用大量修辞手法,极具特色,其中以摹状格的运用最出彩。本文主要从摹形、摹声、摹色三个角度探究余华小说中摹绘修辞的运用。

关键词:余华小说 摹绘 偏离

摹状,是一种摹写自然界或其他事物情状以获得叙写的形象性和逼真性效果的修辞文本模式[1]。摹状修辞通过摹写事物的形状、声音、颜色、味道等,使所叙写内容和对象具有形象性和真实性;同时,读者经由文本的摹写而产生想象和联想,可以获得如临其境的感觉。因此,使用摹绘修辞有利于提高文本的审美价值。余华小说大量运用摹绘修辞,体现了新时期先锋作家语言变异的特点。

一、摹形与息变格的综合运用

摹形是摹写事物形状的摹绘修辞。而所谓息变格,就是有意识地偏离客观物质世界的真实状态,在话语的信息方面作出有条件的偏离,或是在质的方面,或是在量的方面[2]。物理世界是客观存在的,语言虽然是表现和记录客观世界的工具,但由于语言受到文化世界和心理世界的影响,语言与客观的物理世界存在着不一致,这种不一致促进了息变格的产生。由于息变格是一种“有意识的偏离”,所以,息变格往往有着积极的修辞效果。余华的小说中,摹形和息变格综合运用的例子有很多,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摹形与质变格的兼用

息变格中,在质的方面的偏离,就是质变格,也可以叫作质离格。质变格,本质上是对合作原则中质真原则的偏离,是自觉、积极、善意的偏离,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法。我们认为,对事物属性的特殊解读导致了质变格的产生。

(1)死者的遗像是用一寸的底片放大的,所以死者的脸如同一堵旧墙一样斑斑驳驳。(《世事如烟》)

(2)我的手机又响了。“杨飞吗?”“是我。”“我是殡仪馆的,”声音问,“你想不想烧啊?”我迟疑了一下说:“想烧。”“都九点半了,你迟到啦。”“这种事也有迟到?”我小心问。“想烧就快点来。”(《第七天》)

例(1)用旧墙来摹写遗像,既属于摹形修辞,又属于比喻修辞。本体是“遗像”,喻体是“一堵旧墙”。本体与喻体之间既是“远距”的,又是“异质”的。所谓“远距”“异质”,是说本体“遗像”与喻体“旧墙”之间差别很大,我们很难想到遗像与旧墙之间有什么联系。但是结合上下文可以发现,死者的遗像是用一寸的底片放大的,因为是黑白照片,所以模模糊糊,不会很清楚。作者把这样一张照片与一堵斑斑驳驳的旧墙联系到一起,想象力十分丰富。遗像,本来指死者生前专门或无意留下的供后人追忆的照片或画像。这里重新解码了“遗像”的属性,赋予遗像斑斑驳驳、模糊不清的特点。读者初读时一头雾水,但当读者明白了作者的用意,会发现作者的比喻用得如此巧妙。例(2)是已经死亡的杨飞接到殡仪馆的电话,要求他到殡仪馆去火化。死人接到电话是件不可思议的事情,更何况这个死人还有思维,能够自由活动。余华的表达完全偏离了客观事实,却产生了极佳的表达效果,提高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摹形与息余格的兼用

作为一种修辞现象的“息余格”,就是故意超过常规要求提供了过量的信息,所以,有人称之为“精细格”,这时说话人是别有用心的,目的是想达到某种特殊的表达效果[3]。

(3)他俯下身去察看,发现血是从脑袋里流出来的,流在地上像一朵花似的在慢吞吞地开放着。(《现实一种》)

(4)死亡在她的腹部逗留了片刻,以后就像潮水一样涌过了腰际,涌过了腰际后死亡就肆无忌惮地蔓延开来。(《现实一种》)

在人类的文化世界和心理世界中,人类极力规避死亡的话题。例(3)是四岁的皮皮无意中摔死了堂弟后看到血的感受。对于一个四岁的孩子皮皮来说,他根本无法从容地观察到流血的过程,而本来是非常悲剧性的一幕,但是余华用冷静的口吻与精细的笔墨来描写这一血腥场面,超越常规,却又取得了新颖的表达效果。在例(4)中,余華精确、细致地描写了死亡到来的过程,十分具有想象力。

二、摹声偏离

摹声是摹写事物声音的摹绘修辞。所谓偏离,就是打破常规的超常表达[4]。使用正偏离可以使读者产生新奇感,从而形成独具魅力的语言特色。余华小说的摹声偏离主要包括拟声词摹声偏离和通感式摹声两种形式。

(一)拟声词摹声偏离

余华使用拟声词摹写声音,使拟声词表现出含蓄、蕴藉的审美特征,从而创造了一种特殊的氛围。

(5)春生被他们打到在地,身体搁在那块木牌上,一只脚踢在他脑袋上,春生的脑袋像是被踢出个洞似的“咚”地一声响,整个人趴在了地上。(《活着》)

(6)中间的两个铁刺分别砍断了肺动脉和主动脉,动脉里的血“哗”地一片涌了出来,像是倒出去一盆洗脚水似的。(《死亡叙述》)

例(5)使用了拟声词“咚”。“咚”本是形容重东西落下或击鼓的声音,这里用来形容春生被打的声音。一个“咚”字委婉地说明春生已经不是作为一个人挨打,说明了春生的悲惨经历。例(6)使用了拟声词“哗”。“哗”的意思是液体从高处落下发出的响声,多用来形容雨下得大。例(6)中,“哗”形容动脉里的血涌出来的声音,同时刻画了血涌出来时的动作,形象地说明了场面的血腥和暴力。

(二)通感式摹声

通感式摹声追求声音的具体可感。声音的特点是稍纵即逝,而调动视觉、听觉、触觉,可以使读者对声音有更加清晰、明了的认知。

(7)她的声音像一股风一样吹到了他的脸上,他从那声音里闻到了一股芳草的清香。(《世事如烟》)

(8)街上说话的是几个男子的声音,那声音使瞎子感到如同手中捏着一块坚硬粗糙的石头。(《世事如烟》)

例(7)属于听觉与嗅觉移位,例(8)属于听觉与触觉移位。余华在小说创作中总是充分调动人的感官,使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互相沟通,互相转化[5]。因此,通感式摹声可以使声音具体可感,从而加深读者对文本的理解。

三、摹色与象征的综合运用

余华小说中有许多摹色与象征兼用的例子,即其一方面确实是在摹写事物,但另一方面又明显地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9)那天凤霞被迎出屋去时,脸蛋红得跟番茄一样,从来没有那么多人一起看着她,她把头埋在胸前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二喜拉着她的手走到板车旁,凤霞看看车上的椅子还是不知道该干什么。(《活着》)

(10)那时还下着雪,凤霞身上像是盖了棉花似的差不多全白了。(《活着》)

例(9)中本体是“脸蛋”,摹体是“番茄”。本体“脸蛋”和摹体“番茄”都是“红”色。红色象征着吉祥、喜庆与欢乐。通过摹写番茄的颜色直观表现出凤霞因害羞而变红的脸蛋,也说明凤霞将要迎来幸福的人生。例(10)中,本体是“雪”,摹体是“棉花”,雪与棉花的颜色都是白色。白色象征着悲伤与不幸,通过摹写棉花的白色,说明雪下得很密,渲染凤霞死去的悲凉气氛。例(9)与例(10)一红一白,一悲一喜,表现出世事无常,提高了文章的审美趣味。

(11)有庆不会在这条路上跑来了。我看着那条弯曲着通向城里的小路,听不到我儿子赤脚奔跑来的声音。月光照在路上,像是撒满了盐。(《活着》)

这里把“月光”比作“鹽”,表面上是摹写盐的形态,实际上写出了夜色中的月光,如同白色的盐铺陈在路面上,是在摹写盐的颜色。在这里,盐的形态特征被减弱,更重要的是表现盐的色彩特征。盐不但刻画了惨白的夜色,而且象征着有庆的死是在福贵的伤口上撒盐。由于盐是咸的、苦的,这里的盐还象征着在福贵的人生道路上充满着艰辛和苦涩。

四、结语

综上所述,余华的小说在语言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是对于摹绘修辞的运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余华小说的语言世界存在着许多与物理世界、文化世界、心理世界相背离的现象,但是正是这些偏离与不一致,使得余华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新奇而丰富的情感世界。而摹绘修辞的运用,也形成了余华小说独特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吴礼权.现代汉语修辞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106.

[2][3][4]王希杰.修辞学通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

89,91,184.

[5]江南.余华前后期小说中的比喻的变异及意义[J].扬州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

(石金莉 江苏徐州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221116)

猜你喜欢

偏离
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农安县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差异研究
比较优势、空间差异与区域产业定位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金融支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解读《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英文诗歌中的偏离与连贯
广告仿拟的超常搭配现象探析
产业差别税收政策是对税收中性的“偏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