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应该如何和孩子沟通
2018-01-22张学荣
张学荣
摘 要: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可对于孩子进入初中、高中的家长来说,普遍存在一种困惑,那就是同孩子难以沟通。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度过青春期的心理失衡问题进行正确的疏导,成了教育中的头等大事。
关键词:家庭教育;心理问题;沟通方式
孩子为什么难教育?孩子为什么总逆反?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您也想心平气和地和孩子沟通,却还是控制不住对孩子发脾气,您是不是也很困惑?
一、沟通的关键点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与进入更年期爱唠叨的母亲冲突更多,不仅是因为处于内在的心理动荡期,更重要的是两者的外部压力都很大,孩子面临的是升学的压力,母亲面临的是事业的压力,这就更需要加强沟通。
如何才能有效地沟通?沟通的关键是你能不能与你沟通的对象产生“共情”,也就是站在他的立场上,考虑他关心什么,他需要什么,他重视什么,他不在意什么。
有效的沟通需要建立在双方彼此都有好感的基础上,互相接受,互相尊重,寻找共同点。因为相似产生喜欢,如果一个人喜欢与你沟通,当他觉得与你沟通就是一种快乐的时候,你们的沟通就是有效沟通了。
二、和孩子有效沟通的三个策略
(一)有话好好说
在各式各样的家庭教育方法中,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是语言给孩子带来的伤害。比起别的错误的教育方式,语言伤害来得更容易、更直接,感觉毫不费力,却给孩子的心灵上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不要再用语言伤孩子的心,断送孩子的前程。我们更应该用正面的、积极的、健康的、亮丽的角度审视孩子、肯定孩子、表扬孩子、激励孩子。
(二)有话正面说
蹲下来也意味着家长放下权威的架子,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关心与理解,和孩子做朋友,用爱与尊重作为引导。蹲下来不仅仅是从身体上蹲下来,而是从心理上蹲下来,了解、尊重孩子的需要和独特性,接纳孩子的情绪和思想。
1.父母为什么蹲不下来呢
“这跟父母对孩子的爱的分量和自身的同理心有关,有些善于沟通的父母,善于捕捉沟通过程中的一些细微信号,就容易做到真正地蹲下来。”有些父母总是高高在上,凶巴巴地跟孩子说话,这是为什么呢?“这样的父母往往自己内心有一个很大的痛楚,自己也不愿意去碰触,看着孩子的某些情绪,就伪装一个坚硬的外壳去对待他们,因为他不知道怎么用柔软的方式去面对孩子的柔软,他们内心也怕被击倒。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他自己小时候也未曾被父母蹲下来对待过。他会沿袭父母对待他的这种方式。有些孩子从小是被父母打大的,到了他为人父母的时候,就自然启用父母曾经的做法。”
2.父母怎样真正蹲下来呢
父母想真正蹲下来跟孩子说话,该从何着手呢?我建议父母开启自己个人的心灵成长之旅,梳理自己。现在社会上心灵成长类的书籍和工作坊都很多,如果父母想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不妨尝试走进心灵成长工作坊,或走进心理咨询室,让专业人士帮助梳理整合自己的一生,明白自己这一生是怎么走到今天的,自己小时候有什么遗憾,有什么未完成的愿望,内心深处有什么渴望,思考怎么能够更好地发展自己,怎么更好地面对孩子。
但现在很少有父母会在自己的心灵成长方面去下工夫,而是花很多的精力在孩子的教育上,比如报兴趣班,参加各种才艺考试。但其实这里有一个简单的道理,自己内心是一条干涸的河流,怎么可能匀出水来供给别人。给孩子的爱也一样,自己内心都没感受到爱,因为工作、家庭时常被困扰,怎么能给孩子高质量的爱呢,自然地蹲下来、温柔地对待孩子就变成了一件难事。
如果父母把自己梳理好了,生活就会有更合理的规划,不重要的事情和重要的事情的优先级就很容易区分开来,处理大小事情的时候就会有条不紊,处理某件事情时不会牵挂其他,于是也会有更好的状态对待孩子。
(三)重理更重情
对于我们的孩子,因为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过多的道理往往也会让孩子不愿跟父母说话。我认为,讲道理要和讲情感结合起来,重理更重情。要多理解、接纳孩子的情绪情感,以同理的姿态跟孩子说话,沟通就不会变得费劲。只有孩子愿意说,沟通才能延续下去。家是爱的港湾,不是讲理的地方,讲理的地点是法院。而爸妈的一句“我相信你”,会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充满勇气,更加自信。
父母是孩子的朋友,也是孩子的导师,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父母在学习、工作和为人处世方面,要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与孩子相互学习,共同成长;同时要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辩证地看待成绩、成功、成才之間的关系,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为健康、全面、快乐的人。
和孩子沟通,请保持一颗平常心,让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品格伴随孩子一生。
参考文献:
[1]柳静荣,毛远征.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J].宁夏教育,2016.
[2]张永刚.浅谈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J].关爱明天,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