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传统优秀文化进中小学校园可以更加优雅一点
2018-01-22李文光
李文光
摘 要: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离不开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浸润,正是由于越来越多教师深入认识到这一点,因此民族传统优秀文化进中小学校园开始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热议话题。然而在民族传统优秀文化进中小学校园热之下,我们还有必要做出一些冷思考。对相关问题展开分析,让民族传统文化进校园可以更加优雅一点,希望能够更好地引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工作。
关键词:民族文化;中小学校园;问题;冷思考
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教育部研究制定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纲要指出:“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以及现代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导致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而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基石。”在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引入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培养学生文化基因意义深远。然而在开展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少教师发出喟叹: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引入遭遇了水土不服、流于形式、被邊缘化的尴尬。基于这一现实背景,如何让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更加优雅地进入中小学校园,是一个值得广大教师深入研究的问题。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经验,谈一谈民族传统优秀文化进校园的现状以及改善措施。
一、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引入中小学校园之现状
(一)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水土不服问题普遍存在
素质教育理念正在逐渐普及之中,应试教育理念仍然不时发挥其威力。学校忙于提高学生考试成绩,认为不应当将过多时间用于传统文化教育。不少教师担心传统文化教育挤占学生学习时间,并不乐于参与传统文化宣传以及教育活动。
(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流于形式现象越发严重
不少学校的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流于形式、忽视内容,大多停留于古诗词教学、武术传承等单一形式,教育内容比较肤浅。这不仅导致学生教学参与兴趣大大下降,也难以让传统文化走进学生心灵深处。
(三)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被边缘化问题普遍存在
尽管目前不少学校积极开展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教育活动,但是由于教学时间不足、师资力量匮乏以及教学资源有限等问题,这些教育活动始终处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边缘地位,没有引起广大教师的应有重视。
二、如何让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更加优雅地融入中小学校园
(一)采用新型教学手段,优化教育形式
进入新世纪以来,互联网对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影响愈发深刻,教育信息化也是当下十分热门的一个话题。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应该采用新型教学手段,用互联网思维指导相关教育活动。这不仅会大大提高教育活动质量,还有助于增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意义,对于彰显文化育人力量具有很大的帮助。
为了建立校内校外全方位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体系,我校充分利用了“互联网+”传统文化的在线教育新形式,学生可以通过公共邮箱、学校官网、学校微信公众号、班级微信群、班级qq群等方式随时了解近期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进度,并自由报名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参加。家长和社会人士有任何建议也可以通过以上渠道提出,学校管理专员会及时进行回复。
(二)坚持生活教育原则,结合时代精神
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距今毕竟时代久远,将其与学生如今的现实生活有机联系更有助于引导学生科学生活。例如,我校推荐学生诵读《弟子规》时,还加入了自由、尊重、民主等因素,要求学生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穿衣、吃饭、待客、举止践行相关礼仪。
(三)加强传统文化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广大教师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不够深入是阻碍学生文化素养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想要让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更加优雅地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教师本人应当积极加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在全校范围内形成良好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科研氛围,为教育活动提供正确的理论支撑。
我校特别针对传统文化进校园主题教育活动设立了研究工作室,确保各个年级语文教师全部参与的前提下,又鼓励其他科目教师积极参与进来。按照各个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传统文化教育需要,不同年级教师提出了不尽相同的教育课题。例如,针对低年级段学生的“书香校园,传统文化典籍越读越快乐”课题;又如,针对中段学生的“民族风俗我知道——少数民族人文风俗宣讲大会”课题;再如,针对高段学生的“健身健体,做中华好儿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课堂”课题等,都是此期间提出的,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应试教育惯性的作用,大部分学校对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培养工作仍然重视不够,普及不够,导致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素养一定程度上弱化。如果这种状况得不到有效的扭转,也许若干年后,我们的民族文化将会淹没在一片外来文化之中。让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更加优雅地进入中小学校园是每一位教师不容推卸的责任,本文对这些问题展开了具体分析,希望可以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
参考文献:
陈三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瓶颈”和破解之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24):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