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探究
2018-01-22冯中菊
冯中菊
摘 要:新课改以来,对于课堂教学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教学知识的讲解,还要注重教学方法的使用,最重要的是,要注重教学的有效性。接下来,结合传统的教学环境下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探讨新课标下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数学;有效性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同时,这也是高中阶段数学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教学目标之一。由此可见,新课程标准下,传统的教学观念已经被打破,教学的主要目的不再只是教授知识,教师的身份也不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学生全方面能力的发展以及提升。著名数学教育家郑毓信说:“相对于具体的数学知识内容而言,思维训练显然是更为重要的。”由此可见,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除了教授基本的教学内容以外,还应该积极寻找以及发现能够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质量的方法和策略。
一、故事情境教学法
数学学科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教师可以采用故事法实现抽象到具体的转化。教师可以直接利用书中已有的一些故事创设情境,也可以寻找生活中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创设情境,实现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例如,在讲解等比数列前n项和时,教师便可以引用印度国王的故事:在古印度,有一位国王很喜欢下象棋,为了感谢发明了象棋的人,国王承诺愿意答应象棋发明者的任何要求,于是象棋发明者提出他要整个棋盘的米粒,其中,第一个方格放一粒米,第二个方格放两粒,第三个格放三粒,以此类推,直至第64格。国王让属下数学家计算,结果出来后,国王大吃一惊。教师提问:为什么呢?整个象棋盘一共能放多少粒米?采用这种故事法引入课题,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这种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接下来的教学互动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写出米粒总数。带着这样的问题,学生会动手算起来,他们想到用计算器依次算出各项值,然后再求和。这时作为老师,要对他们的这种思路给予肯定,此后再引导学生发现更简单的方法。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受课堂时间限制,教师舍不得花时间让学生做所谓的“无用功”,急急忙忙地抛出“错位相减法”,这样做有悖学生的认知规律:求和只想到相加,这是符合逻辑顺理成章的事,教师为什么不相加而马上相减呢?在这个教学关键处学生比较难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舍得花时间营造知识形成过程的氛围,突破学生学习的障碍。同时,形成繁难的情境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迫使学生急于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这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生活化教学法
除了上述的故事法以外,还可以采用生活化教学法,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进行有效结合。在高中数学中,集合的初步知识与其他内容有著密切的联系,它们是学习、掌握和使用数学语言的基础,常与映射、函数、方程、不等式等知识相联系,以集合为工具的集合语言和集合思维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面。再者,集合是学生踏入高中阶段学习高中数学的第一堂课,它直接影响到了学生对高中阶段数学学习的认识和高中数学思维的养成,如果教学中过于草率,学生很容易对数学失去兴趣,所以教师要正确地传授知识,还要把握好教学的难度。如果传授得太过简单,那么学生容易大意,为今后的学习埋下了隐患;如果讲得太深,那么学生会有畏难心理,也会对今后的学习造成影响。例如,在学习集合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家庭成员全部列出来,然后采用集合的形式进行分组。比如“爸爸、妈妈、叔叔、阿姨、舅舅、舅妈、姑姑、姑父”等同辈们可以是一个集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可以是一个集合;“爸爸、爷爷、姥爷、叔叔、舅舅、哥哥”等性别相同的也可以属于一个集合,这样一来,便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最重要的是,采用这样一种方式,可以实现教学内容的应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采用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新课改背景下,为了实现学生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的提升,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故事情境教学法、生活化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实现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升,继而为我国高中数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作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宏汉.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7(1):59-60.
[2]李家晶.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6(25):32-33.
[3]祁永旺.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探究[J]. 赤子(上中旬),2015(24):29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