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职生的创业优势及在校期间的创业准备
2018-01-22胡经纬
胡经纬
【摘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创业成为各中职毕业生的热门选择。在各中职学校鼓励学生创业创新的同时,学校的相关教育辅导也应到位。笔者就中职生在校期间有关创业课程的教育教学的相关问题作简要分析,探讨中职生的创业优势及在校期间的创业准备。
【关键词】中职生 创业优势 创业准备
【中图分类号】G71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51-0021-01
一、教材内容概况
1.创业课程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职生创业的优势,在校期间的创业准备是高等教育出版社《职业生涯规划》中第四单元第3课第二节的内容,既是对上一单元知识的拓展,又是下一单元的基础,因此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有关创业的政策、流程;理解创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
(2)能力目标:通过查找、分析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分析整理信息的能力;通过项目策划书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激发创业思维,锻炼创业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悟创业、自主经营的艰辛,初步具有创业意识和领导才能,并懂得为明天的创业做扎实的准备。
3.教学重、难点和关键点
(1)教学重、难点: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及教材的特点,在校期间的的创业准备既是该节课程的重点又是该节课程的难点。
(2)教学关键点: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把中职生创业的优势作为该节课程教学的关键点,通过一段时间的中职学习,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有一定的了解,教师可顺势引导学生归纳自己的创业优势,为创业准备做好铺垫。
二、教学策略
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以多媒体为教学平台,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优化教学设计。采用能够提高学生参与度的任务驱动教学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思维的创新。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以萧伯纳的这句名言导入,为学生创设情境,回顾上节课的知识内容:创业的重要意义和和创业者应有的素质和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疑问,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2.新课教学:
中职生创业的优势是本课的教学关键点,采用案例教学法完成教学。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讨论,从4个方面得出结论,文中人物小海创业的优势:专业定向明确、实践活动帮忙、能力教育理念、创业观念务实。
“析”的活动锻炼学生分析能力和总结能力。
为了让理论联系实际,明确自己的创业优势有哪些,可设置头脑风暴。参考刚才的案例,引导学生从学习内容、实践活动、思想观念等方面说一说自己的专业如果选择创业有哪些优势?
“说”的活动,思维活跃、分析准确,说的头头是道,体现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教学改革目标。(结合专业、头脑风暴)
在校期间的创业准备,是该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可采用情景仿真法和任务驱动法。
(1)心理、能力准备上采取的具体教学方法是情景仿真法。
以《经营饰品店为何失敗》为例,创设企业经营失败的情景,学生通过阅读案例、讨论分析,找到情境中创业者失败的原因。以自主探究的方式找出自身与创业者素质和能力的差距,写出改进措施,完成“自我诊断表”。
“写”的活动让学生主动培养自己的素质和能力,提高自觉性,提高社会能力训练的自觉性。
(2)创业经营、管理公司的准备。为了突破难点,采取的具体教学方法是任务驱动法。
同学们查找的案例都很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有贷款经营的男大学生,有经营有道的女中职生,还有创业偶像马云的视频资料,受成功者的感染,学生演讲激情澎湃,极大激发了同学们的创业热情。
“展”的活动锻炼了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在经过合作探究后,教师最后做教学点拨,完成任务目标。
(3)创业的项目选择和人脉积累的准备依然采用任务驱动法
学生分别从行业、产品、价格、顾客做了调查,并为企业起了激励的口号,很好的完成了策划书的制作。
“策”的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企业,学生在观察、思考、搜集信息中能力得到锻炼,在“做中学”、“学中做”,体现课程为就业服务的理念和产学结合,教学过程与生成过程的结合。
四、教学反思
该课程的创新之处在于:一个构建,两个打破。打破以教师、课堂、书本的三点一线,打破以讲授灌输为主线的教学套路,构建以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创新为主线的教学模式。以“五个对接”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目标为指导,坚持理实结合的理念,讲究学生从活动中体验和感悟,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发挥两个作用。通过“析、说、写、展、策”五个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参考文献:
[1]徐昊, 付德光. 中职生创业指导[M].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