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技能竞赛与师范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研究
2018-01-22胡林周德武
胡林+周德武
【摘要】本文通过对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效能进行调研,发现当前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获奖者与其系统训练效能有正相关。针对江西省大学生科技创新与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探索教学技能竞赛与实践教学的融通。通过竞赛平台引领师范学生培训和学习,实现其综合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师范生 教学技能竞赛 实践教学 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51-0007-02
在教师教育中,各校逐渐将组织学生参加各级教学技能竞赛作为促进和检测师范生的培养质量重要途径之一。技能竞赛活动作为实践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在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利用协作等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给学生提供亲历教学实践,总结教学经验的机会,使学生在不断地参与竞赛活动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技巧,促进教师职业发展。
一、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的重要性
教师教学技能是教师从教的必备素质。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教育机构都非常重视作为教师专业能力的教学技能的培养和提升。制定了可执行的相关的专业标准、规范要求。
2012年教育部颁发的《教师专业标准》是关于教师素质要求的统一标准,也是从事教师职业的准入门檻。由于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升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为此,《教师专业标准》强调教师要坚持不断的实践和反思,持续提高专业能力。
2014年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指出,要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并对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提出了要求和规范。扎实的教学实践和自我反思能力使师范生在日后的教学及自身发展中后劲十足。
专业技能竞赛正是师范院校主动适应并服务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对师资的需求的重要举措。通过专业竞赛提升教师教学业务技能水平,促进后备师资队伍建设,展示和检验各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大力推进实践实训课培养成果。在教师的指导下,作为教师后备力量的师范生重视和强化自己的教学技能的系统训练,既是入职的需要,也有利于奠定坚实的岗位基础,并顺利渡过教师职业适应期。
无论美国教育学家杜威“做中学”理论还是我国教育学家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与“生活教育”理论,都强调亲历——直接经验对教师成长的重要性。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强调学生的主动建构。开展专业技能竞赛,是一项综合性的活动。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教师、同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经验。事前的备赛、事中的参赛、事后的总结反思,可以给学生提供不少针对性的实训机会。
二、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活动的要求
随着教育部对教师资格准入制度的改革,我国教师培养走向了开放、注重个性发展的趋势。近年来,在迎来新的挑战与发展机遇期,全国各级各类的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的赛事也具有专业化趋势,创建了稳定的网络竞赛和展示平台。笔者着重谈谈亲历过的江西省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这是江西省连续举办的五届“大学生科技创新与职业技能竞赛”活动的其中一项赛事。赛事规模和影响之大促使了全省各高校进一步响应“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号召。竞赛活动便于江西省各级院校交流师范生培养经验、促进师范生教学能力提升以及为社会输送优秀教师后备力量。
该活动项目包括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制作、模拟课堂教学等,参赛选手按照考核标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考核标准包括学科教学设计、现代教学手段运用、课堂授课、板书、语言表达以及教学评价这几项,各项在评分时有不同的权重。比如,板书设计在模拟课堂教学中占比40%,这样的标准也引领选手,虽然有了现代教学手段,它也无法替代传统的板书。合理的板书起着“脚手架”、“导学图”的作用。指导教师在辅导选手时,就会强调板书的重要性功能,把板书设计作为教学的亮点。
教学技能竞赛是对师范生教师能力一种综合测评。而教学技能评价体系将为评价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提供依据,评价起着引领和导向的作用。有学者指出,除了要重视平时教学技能培训,也要重视评价反思过程。教师要特别注意评价学习的结果和对学生反思技能的引导。教学理论、教学技能、交际技能、学科专业知识、教学推理与决策、以及教学情境六大要素内容是理查兹(Richards 1998)对教师能力内涵界定,而无论是学科教学设计还是模拟教学,都会涉及到这些要素。从这一点来看,教学技能竞赛的内容和项目可以视作各类院校对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培养的缩影,也为师范生的未来教师专业发展指引了方向。
三、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的影响
定期的师范生技能竞赛推动了技能培训的实践教学,巩固了一届届师范学生的教学基本功。
对我校的2011-2014级四届参赛学生的跟踪调查表明,参与过竞赛的学生在教学设计、语言表达、板书设计、课件制作、情景创设等方面明显都展现出了较强的能力,在设计格式、标点符号、语言表述、板书书写的规范性上做得更好,获益颇多。在省级技能大赛和毕业生参加的教师招聘中,多位选手都脱颖而出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参与竞赛的作品得到了多项一等奖和团体第一名的奖项,在毕业设计(讲课稿、说课稿、主题班会方案、课件制作、手抄报)上比其他大部分同学做得格式更美观更规范、思路更清晰有条理,也更有创意。有研究者认为,将竞赛活动系统地纳入到专业培养上来,是目前的一个最有效、成本最低、最快出成果的方式[1]。
通过文献研究和行为事件访谈的结果,笔者以拟定的师范生教学技能的特征为基础编制调查问卷,通过编制测量工具,探讨教学技能竞赛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改革对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影响。随机整群抽取师范学院384名学生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经过三个月的教师竞赛的集中辅导,实验组(参加12次培训的学生)和对照组(没有参加培训的学生)在教学设计(t =2.162, p<0.05)、模拟课堂教学(t =3.269, p<0.01)以及多媒体课件制作(t =1.740, p<0.05)三个因子上均表现显著性差异,纵向追踪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参加12次培训的学生)在参加省级教师招聘考试中综合成绩(教育综合笔试+实际教学能力面试)显著优于对照组(没有参加培训的学生)。由此可见,进行技能竞赛与实践教学整合评测显示,自实践以来的实验分组研究和纵向追踪表明,师范生的科学文化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基本专业技能、实践操作能力、岗位应变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因此,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与职业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所在。[2]
四、以竞赛为导向,强化教学技能培养
1.组织选拔参赛选手与学生自我激励相结合
每年一度的省级技能竞赛活动,选拔、培训、参赛、总结反思是一个较长的周期。每年五月学校海选, 9月份第二次选拔,在每年长达8个月的培训比赛周期中,通过优秀选手的示范作用激励引导带动了许多学生自主自觉地参与、观摩、反思,学生得到了成长,老师积累了丰富的课例。
2.赛学融通与创新学技能训练模式相结合
自2013年组织学生参加省赛以来,师范学院赛后总结训练的经验,提供示范效应。把获奖同学和指导老师的得失记录在册,并对获奖学生进行跟踪和个案分析。对优秀课例、授课视频归类建档。赛学结合,把竞赛机制引入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整个过程,这成为了师范学院的一个教学亮点。
通过翻转课堂开展技能训练,先制定学生课外自主学习,课上参与互动互助学习。首先布置学生在课前撰写教学设计和说课稿,然后课上学生进行交流讨论互评,指导老师进行评议。最后学生尝试微型授课和说课,结合微格教学这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多次实践训练和反馈。
3.以技能竞赛为导向与综合培养相结合
技能竞赛的发展功能,是技能竞赛各个功能综合作用的延续,是一个综合性功能。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的培养也是一种重要的实践教学形式,应嵌入在高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这种有机地融合和潜移默化的培养与影响,能达到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师范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何军. 高校竞赛活动的组织与管理[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
[2]朱兆平. 开展专业技能竞赛的认识与实践[J]. 职业教育研究,2006(9).
作者简介:
胡林(1966-),女,九江职业大学教授,本科,主要研究方向:教师教育、心理咨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