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初中物理实验课的几个环节
2018-01-22王喜林
王喜林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物理结论都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和思考得来的。作为物理教师在教师中要能正确地演示或指导学生实验,应做好如下几个环节:
一、实验前的三看
所谓“看”即“观察和了解”,三看指的的是看量程、看分度值、看零刻线在哪个是否磨损。
在做物理所有实验课前,所有测量工具都要(一)看量程,所谓量程就是测量范围,所有测量工具都有量程,比如说刻度尺、天平、弹簧测力计、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等等都有量程只不过天平叫的是称量。如果不看量程实验时可能损坏测量工具,例如力过大损坏弹簧测力计,质量过大将损坏天平,电流、电压过大损坏电流表和电压表。(二)看测量工具的分度值,分度值就是相邻两单位最小物理量,不看分度值将读错结果。(三)看零刻线在哪,比如说长度测量时看刻度尺的零刻线在哪是否磨损,如果零刻线磨损了用后面清晰的刻度线代替零刻线,但最终结果减去这个刻度线,质量测量时游码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电流表和电压表都要校零。
二、实验中的正确操作
每个实验都有正确操作方法,或者说注意事项,(一)刻度尺测长度的正确方法是,1.刻度尺要沿着所测长度,沿着所测长度就是刻度尺紧贴在物体表面并且平行物体表面。2.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4.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二)伏安法测电阻时的正确方法,1.要知道实验原理:欧姆定律,2.实验电路图。3.在电路连接过程中开关要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要放到阻值最大处,这样做是为了短路时保护电路、电流过大时保护用电器。4.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三组数据,取平均值减小误差;(三)用天平和量筒测液体密度的正确方法1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2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或全部读出液体体积3再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余液体质量4求出量筒中液体体积5求出液体密度,还有再研究热机制作原理实验时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时要用外焰,因为外焰温度最高,给试管里的液体不要超过试管溶剂的三分之二。避免炸裂试管。
三、实验时要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讲“大气的压强”时,我做完托里拆利实验后提出:(一)测得水银柱的高度是76厘米,试问水银柱的压强多大?(二)实验时玻璃管倾斜对读数有什么影响?(三)用粗细不同的玻璃管做这个实验,读数有无变化?(四)实验时,如果管内进入少量空气,读数有无变化?(五)这个实验为什么不用水来做?如果用水做实验,那么玻璃管至少得多长?(六)往水银槽里倒水银,水银柱高度是否改變?(七)玻璃管上提下压,水银柱高度是否改变?
讲“平面镜成像时”,我做完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后提出:(一)实验中为什么用玻璃板而不用平面镜?(二)实验中玻璃板倾斜了,未与桌面垂直,在桌面上移动未点燃的蜡烛还能和点燃蜡烛的像重合吗?(三)如果玻璃板太厚对实验有什么影响?(四)如果光线太亮对实验有什么影响?
这些环环相扣的问题,不仅可以加深对这个实验的理解,而且还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使学生掌握研究探索物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即猜想一实验→假设→检验→更正,这样才有可能使学生将来不断创新。
四、实验结束要记录数据
数据包括数字和单位。最后分析和评论,同一个实验、同一个结果可能数据不一样,这可能是错误导致,也可能是误差引起的。同时分析产生误差原因,是人为原因还是测量工具所致。错误必须避免,误差一定要减小。例如用天平秤长方体铜块质量,铜块的实际质量是90g,如果学生秤的质量是87g,那么这个结果是错误的,这个时候要帮学生找原因,可能原因1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游码没有放在标尺左端零刻线出,2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体了.如果测量结果是89.6g,这是误差,这是要让学生多次测量减小误差。还有使用动滑轮的结论是省一半力,但学生实验时发现这个力比物体重力一半大的多原因是1动滑轮本身有重力,你提起物体不可避免也要提起动滑轮,2绳子和动滑轮间还有有摩擦力。
实验能锻炼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加强对理论和概念理解和运用的能力。因此所有物理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每一节实验课。总之科学的实验,是物理学的有力保障,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方法,因此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实验的质量,以引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强烈欲望,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作者单位:吉林省梨树县榆树台镇镇南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