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质量标准内化为区域教育改革的自觉行动

2018-01-22梅永鲜龚春燕胡方

中小学管理 2017年8期
关键词:内控体系质量标准

梅永鲜+龚春燕+胡方

摘要重庆市探索建立教育质量内控体系新策略,引导区域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提升自评能力,自觉开展、融入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用质量标准绘制教育发展蓝图,将立体质量模型转化为引导区域提升教育质量的行动基础,将质量标准统整为教育综合配套改革的一致性指标。确立市、区(县)、校三级教育优质发展质量指标体系,开发共享、共用评价工具与分析技术。建立基于评价促进共同发展理念的三级评价机制,运用“互联网+”评价技术、分层分类报告的诊断改进策略.关注区域、学校各层面的真实获得。

关键词教育质量综合评价:质量标准:学校立体质量模型:工具资源包:内控体系:评价实践共同体

教育质量标准是衡量一个区域学校教育的重要“标尺”。2014年4月,重庆市正式发布与实施《重庆市义务教育学校教育质量标准》(以下简称《重慶标准》)。几年来,我们借助这一标准,以建立区域教育质量新秩序为核心。以构建质量模型为重点。以建设科学评价方法体系为基础,评价、改进、引领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一、顶层设计:以标准研制与实施引导区域教育质量评价转型

研制与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教育质量标准,需要系统回答“学校教育质量是什么”“教育质量标准是什么”“教育质量标准要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落实质量标准”等核心问题,凸显区域教育质量的方针、目标,以及教育质量的调控、保证和改进策略等重要问题。

1.明确制定教育质量标准的基本原则

在研制《重庆标准》的过程中,我们确立了研制与运用《重庆标准》的三条原则。一是目标导向:为“实现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的教育”而努力。二是问题导向:建立教育质量新标准。三是管理导向:建立“管办评”新机制。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管办评分离”的改革方向,《重庆标准》致力于建设政府适度管教育、学校努力办好教育、社会科学评价教育的新型管理文化。

2.建立高质量的学校质量模型

我们系统研究上海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新加坡优质学校和卓越学校评估模型、全面质量(totalquality,TQ)原理,运用“学校质量过程、结果与改进”模型。建立了学校立体质量模型。从三个方面对教育质量进行定义。一是过程性质量。“教育质量”是基于学校“全程控制”的结果。即学校教育质量的显性成果是学生,学生是学校教育过程的结果。二是结果性质量。“教育质量”是基于学生群体发展的结果。三是体系质量。体系质量观是过程质量观的重要体现。体系质量能系统地反馈影响质量生成的因素。

学校教育质量模型的建立,为研制质量标准、开展质量监测与评价、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等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基础。

3.统筹形成协同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的行动机制

重庆市将《重庆标准》的核心指标纳入政府教育督导评估体系标准,转化为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质量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即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指标体系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指标,并将学生发展质量指标转化为“重庆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重庆标准》成为“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内涵载体、“深化教育综合配套改革”的改革行动、“学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行动指南、“学校深化课程改革、培养全面发展学生”的行动路线。

二、方法体系:研制评价标准、开发评价工具

1.建立三级标准。引导区域建构质量体系

根据立体质量模型,我们确立了《重庆标准》“市级保底、区县优化、校级细化”的评价指标研发原则:“教育公平、开放办学、学校优质发展”的指导性原则:“学生全员发展、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个性发展”的发展性原则:“过程性质量评价指标与结果性质量评价指标形成相互解释与印证关系”的关联分析性原则。

(1)市级引领性指标:突出底线要求和方向引领

市级教育质量标准构建了四维评价指标体系。一是学生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主要是对学生品行、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特长等核心观察点的评价。特别注重基础性质量评价。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精神、社会适应能力等。二是学校管理质量评价指标,主要是对组织管理、德育工作、教师队伍、课程建设、课堂教学等“过程性质量”的评价。三是学习成本评价指标,主要是对学生学业负担的评价。四是增值性评价指标,主要反映学校的努力过程。

在方向引领方面,市级教育质量标准突出了三项引领功能。一是强制要求指标。我们对国家相关教育政策进行了系统梳理,将国家政策的要求作为《重庆标准》的强制性标准,如“开齐开足课程”“每天体育锻炼不少于1小时”等。二是指导类指标。《重庆标准》注重对学校提高质量进行方法引导。如“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课堂教学有效性高”等。三是自我评价反馈性指标。《重庆标准》的重要目的在于引导学校建立自评改进机制,为此编制了如“开展学校自评、社会评价和家长评价,师生对校园文化和办学理念的认同度达到85%”等指标。

(2)区县发展性指标:突出区域发展导向

《重庆标准》赋予区县一定的选择空间。各区县可根据本区域教育发展实情,在市级评价指标保底的基础上。合理地增加自主评价内容。区县发展性指标主要有两类:一是增加评价观测点,如沙坪坝区将“自学力、互学力、展学力”列入“学习能力”评价要素观察点:二是提高常模指标,如綦江区上调小学、初中“学生学习兴趣指数”。

(3)学校个性化评价指标:突出学校办学特色

不同学校的发展基础、办学特色、办学理念、办学目标有一定的差异性,各校在将《重庆标准》细化为校本评价指标体系时。有针对性地聚焦学校自身实际问题。例如:沙坪坝区树人景瑞小学突出“信息素养”评价。重庆市树人小学突出“良好习惯”评价,高滩岩小学突出学生“研究力”评价,重庆市32中初中部将“自主管理”列入“学生品行”维度。

2.开发共享评价工具,助力区域学校提高自评能力endprint

为推动区域自评实践,我们确立了“互惠、共享”“有效、可靠、可信、易接受、易操作、可反馈、易验证”“信息化、现代化”等评价工具开发与使用原则。

(1)开发公开版评价指南性工具资源包

在研制与实施《重庆标准》的过程中,我们同步研制了配套的《实施指南》《指导手册》《评价手册》《指标关联指南》及其等级评价标准等指导性评价工具,公开标准解读、评估过程、评估要求、综合等级标准,为区县、学校开展教育质量评价建立了“评估规范”和“方法资源库”。引导区域、学校建构教育质量评价流程与方法体系。

(2)开发共享监测评价工具资源包

依托重庆市教育评估院的专业力量,我们开发了三类监测评价工具:一是师生对校园文化和办学理念的认同度、社区和家长对学校师德师风的满意度等八种问卷工具:二是基于课程标准的中小学部分年级学科监测评价工具:三是学生品行、身心健康、兴趣特长等观察量表。对于这些评价工具,区县、学校均可申请免费使用。在《重庆标准》实施过程中,我们也在不断修改、完善、增添评价工具。

(3)开发共用版信息收集工具与分析工具

我们组织专业力量,开发了网络评价平台。网络评价平台集成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问卷系统、基于标准化学习诊断的学业评价系统,是教师教学改进、学校发展、教育决策的电子平台。这些评价平台均有数据处理、统计、分析功能,区县、学校均可申请免费使用。

具有公益性和互惠性的三类共享评价工具,有效降低了区域学校自我评估、自我诊断、自我改进的难度和成本。助推了区域学校自我评价能力的提升。区县、学校可以基于自身需求,开发适合区域、学校的个性化评价工具。

三、诊断改进:建立区域质量内控体系

1.建立三级评价机制。引导区域形成“共赢”共识

落实《重庆标准》,推动区域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不仅需要教育行政、第三方专业机构的督导和激励推动,更需要学校建立自我评价的内控机制。

(1)确立“为发展而评价”的理念,明晰监测评估的价值

为充分发挥教育监测评估的价值,我们确立了在教育监测与评价中同成长的理念。第一,教育评价是“区域质量体检”,不是甄别,而是诊断和改进。第二,教育评价是服务教育,是为了促进区域和学校教育良性、优质发展而评价,是为提升质量而改革。第三,开展教育监测与评价,是精准找到自身优势与不足的一条捷径,能为深化教育改革和提高区域学校教育质量提供理念、思路与策略。第四,采用抽样方式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不对区县、学校、教师、学生进行排名。不以评估报告作为绩效奖惩的依据。

(2)明确三级评价的功能定位,统筹实施评价

开展三级评价,需要统筹规划,各有侧重,整合功能相同的重复性评价。

市级教育评价的职责是统筹市域城乡均衡。重庆市建立市级教育评价大数据库。通过定期监测,抽样采集学生思想品德、学业发展、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创新能力、学业负担等方面的数据,以及影响学生发展的其他因素。

区县教育评价的职责是关注区县域均衡,依据本区域突出问题和发展方向,自主选择评价领域,定期开展监控评价。例如:沙坪坝区重点关注区域学生综合学习能力评价,九龙坡区重点关注教师教学力评价,南岸区重点关注现代学校治理水平评价。綦江区重点关注区域教师课程改革实施能力评价。

学校教育评价的重点是关注教育质量全面提升与学生个体优质发展,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全员发展、学生学习力以及影响学生优质发展因素的评价,改革学业评价方式,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开展帮助教师专业成长的诊断评价。例如:重庆市树人小学重点开展学生学科实践能力评价,开州区大进初级中学主要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增值评价。

(3)建立评价实践共同体,引导“三级”自评能力建设

在实施《重庆标准》的过程中,我们建立项目推进实验区。确定沙坪坝区等六个区县为重庆市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市教育评估院全过程为实验区县提供专业服务、技术支持,创新评价改革的思路与经验。

我们还建立了学校自评文化“实践共同体”。全市60余所学校结成“学校自评文化建设项目共同体”,自主选择如“我们的学生有多好”“我们的课程有多好”等为切入点的自我评价。建立相关维度的质量内控体系。市教育评估院与共同体学校一起,设计自评方案,研制自评指标,开发自评工具,开展自评活动,共同分析数据,探寻数据反映的问题,寻找问题成因,制定改进策略,分组开展自评展示。

2.采用现代化评价技术.提高评价效益

(1)建立常态数据库,动态分析区域学校教育活动态势

市、区县、学校需建立常态数据库,收集学校日常教育、教学、管理、学生发展活动等信息。例如:通过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平台,采集学生的日常课程学习、学业成绩、身心发展、兴趣与特长等数据:通过学校常规管理信息平台,采集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与管理信息:通过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平台。采集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信息。市教育评估院对常态数据进行评价分析,为市、区县、学校调整教育决策做参考。

(2)计算机辅助开展评价,有效评价学生发展水平

为减少组织评价的难度,降低评价成本,更好地评价学生的发展水平,我们依托互联网、计算机、移动终端等开展教育质量评价。首先,所有学生问卷、教师问卷、家长问卷均采用网络问卷:其次,开发网络版评价测试工具,依托网络教室电脑、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等开展评价。网络版评价测试工具具有保密性、便捷性、人本性等功能特点,便于开发自动记录与分析学生答题中思维活动过程的工具,便于网络平台自动推送适合、适应学生认知能力水平的试题。

3.分层分类报告,发挥教育评价的诊断改进功能

(1)分层提供评价报告,突出报告的适切性

对于全员学生或教师参与的评价,我们分别从个体、班级、学校层面提供评价报告。例如:对于区县或学校组织的学生学业质量专项评价,个体报告应包括参评学科领域总分、各评价观测点掌握程度的报告与解读:班级层面报告应包括本班与常模、本校同年级的平均水平比较,本班学生达到等级水平的比例,突出优势与差异度等。学校层面报告主要集中在本校评价项目的表现水平与常模的比较、本校同年级班级之间的差异水平。

基于抽样学生或教师参与的评价,要为区域行政、教研机构、学校层面提供报告。

(2)分类提供评价报告,突出报告的针对性

一是为学校层面提供评价数据报告。学校是运用评价结果的直接主体,根据学校管理者、教师特点,我们主要向学校提供数据报告。数据报告的内容特别要关注学校相关维度在原有基础上的改变、进步程度,进行关联分析,呈现学校真实的过程性质量,绘制学校质量变化发展图。我们还指导学校根据校情,深度挖掘数据,并结合学校的历史优势、问题,进行深度分析,总结经验,解决问题。例如:谢家湾小学每次拿到学校质量评价报告后,均组织学校领导和教师深入解读、追根溯源,据此调整学校的教育教学规划和课程建设等。

二是为市、区县提供专题报告。提供给市级、区县的评价报告,重点关注教育行政部门对政策的解释性需求、对区域教育质量高低的宏观把握,区县和学校对教育相关政策的执行等。同时,我们还提供改进区域教育生态的综合改革專项报告或咨询报告。重庆市首次评价监测后。我们提交了减轻学生学业过重负担的建议报告,市教育委员会调研后颁布了《关于印发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十项规定的通知》:2013年实施监测评价后,全市启动了“百姓身边好学校”建设。2015年,九龙坡区针对监测中反映出的“心理健康教育跟不上学生的需要”“学生人际沟通能力较弱”“学生网络成瘾严重”“学生体质持续下滑”等不足,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爱心教育、科技教育、教育信息化建设、学校安全管理、书香校园建设等“六大项目实验”。启动实施学生体质健康和艺术素养提升五年行动计划。

三是为区域教研机构提供评价数据报告和相关因素分析的数据报告。教研机构在深度挖掘与解读报告后,为本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提供改进教育发展的中观行动方案。从理论与技术层面引导学校的改进行动。endprint

猜你喜欢

内控体系质量标准
浅谈高层剪力墙结构免抹灰施工技术
腰痛康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
关于涉外护理质量标准的几点思考
强化集团公司内部控制建设 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规范高校内控体系加强防范经济风险
浅谈电力企业财务管理风险与化解措施
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
企业建立健全会计内控制度的重点解析
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构建企业内控体系漫谈
镇咳宁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