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挖掘传统文化智慧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2018-01-22蓝美芬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松溪县乡村建设清代

蓝美芬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作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突出强调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而当下我们国家正在加速进行的新农村建设,要求既要青山绿水,也要留住乡愁,其实即是要求我们在尊重乡村历史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建设。所以本文试从历史的角度,以杂散居地的松溪县畲族为研究对象、以民间文书为主要材料依托,观察松溪县畲汉两族人民之间的“和”文化的发展,即畲汉两族间的交流、互动与融合。借以汲取畲汉传统“和”文化的智慧,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使家更美好、社会更和谐。

[关键词]清代;松溪县;畲汉;“和”文化;乡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7)02-0193-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7.02.090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作‘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突出强调‘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建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体系,是我国当前思想文化领域的一项重要的战略性任务。”而当下我们国家正在加速进行的新农村建设,要求既要青山绿水,也要留住乡愁,让大家有家的归属感,其实也就是要求我们在尊重乡村历史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建设。所以本文试从历史的角度,以杂散居地的松溪县畲族为研究对象、以民间文书为主要材料依托,观察松溪县畲汉两族人民之间的“和”文化的发展,即畲汉两族间的交流、互动与融合。借以汲取畲汉传统“和”文化的智慧,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使家更美好、社会更和谐。

一、松溪县畲族概况

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全国共有畲族人口709592人,其中福建省有375,193人,约占52.9%。据1990年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松溪县有汉族148,635人,占总人口数的98.73%,少数民族有畲、满、苗、黎、壮、回、布依族,共1,906人,占总人口数的1.27%,其中畲族最多,计1,822人,有雷、蓝、钟三姓,雷姓主要居住在溪东乡雷畲村,蓝姓主要居住在河东乡大布村,钟姓散居在渭田、溪东乡各村。松溪县畲族的迁徙时间和来源可见表1:

从上表可知,松溪县畲族除了雷畲村的雷姓畲族早在元朝就移居松溪县外,其他的畲族都是在清朝的不同时期先后迁居此地。来源主要有两个地方,一是闽西长汀,二是浙江龙泉和景宁一带。

如果单从表面来看,松溪县畲族在人们眼中已完全汉化,与汉族没有什么不同。但是蓝姓畲族三月初三的祭祖活动、雷姓畲族保留的完整的祠堂和碑刻、钟姓畲族熟练的客家话和客家山歌及四月初八乌饭的习俗,这些容易被忽略的存在,似乎在绵绵之中,诉说着松溪县畲族人自己的历史。

二、清代松溪县畲汉两族人民的“和”文化管窥

在笔者的观察和调研中,发现松溪县畲汉两族人民并不是处于两极对立的态势中,也不是处于相对隔绝和封闭的状态中,松溪县畲族人民往往是以主体的姿态,积极地投入到当地的社会生活中,能较好地与当地社会融为一体。

三、加强对松溪县畲族研究的学术和现实意义

(一)学术意义

1.有利于填补研究区域的空白。由于学者们的研究常常把焦点集中于闽东、浙南、粤东等畲族比较集中和民族文化特征比较突出的地区,这似乎已形成一种研究的传统和取向,而疏于对那些散居或杂居在汉族中间的畲族的研究。主要原因可能是这些地区的畲族在人们看来,已完全汉化,民族特征不显著,不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因而往往被忽略。同时,正因为他们不具有显性的民族文化特征,又缺乏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文字资料的集合,要去追寻他们的文化轨迹会面临诸多困难,这也许不禁让人望而却步。笔者认为,对于这些散居或杂居地区的畲族的研究,也应该尽快纳入学术研究的视野,特别是对松溪县畲族的研究还没有形成较为完整和独立的学术体系。因为如果缺少了对这些地区畲族的研究和关注,那么对福建甚至中国畲族文化的表达和展现,无论如何都是不完整和不全面的,至少是不完美的。

2.有利于拓宽畲族研究的视角。过去学者们对畲族的研究往往偏重“异”面研究,忽视对“和”面的关注。也就是说侧重于展示畲族自身不同于汉族的历史文化的一面,即“异”的一面,或者说畲族自身所谓“不变”的一面的探讨,把其置于异文化或者说边缘社会的角度来分析和阐述。如对于畲族族称、族源、服饰、语言、信仰、婚俗等独特历史文化的研究。而对于畲汉交融互动一面研究不够,即对“和”的关注不够,简单的“汉化”一词,只说明了结果的一个表象,而不能表达出丰富的历史过程。而且在不知不觉中,把畲族置于被动和客体的地位,把汉族置于主动和主体的位置,成了落后和先进的两极。笔者觉得,必须从当时当地历史背景出发,把畲族置于当地社区环境中,才能看出其历史发展演变和社会变迁的轨迹。也就是说,在具体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畲族人民和汉族人民到底如何互动,有哪些具体的内容,又是以怎样的方式共存于一个社区中的。

3.有利于丰富畲族研究的史料。目前,学者们的研究从依托的资料来看,主要借助于史书、方志和文人文集的记载,但是这些记载往往从旁观者的角度进行书写,而大量的民间文献往往反映着当时和当事人丰富的历史活动,其次是各地畲族族谱的记载,其实还有很多的民间契约文书没有被开发利用,本文主要就依托民间文书进行观察。

(二)现实意义

1.有利于传承好优秀的传统文化。福建松溪县作为宋代以来朱熹朱子文化“闽学”的教化之地,以儒家理学为核心的文化在小小的闽北之地投下了美丽的剪影。明嘉靖《松溪县志》载松溪“风俗淳漓,系乎教化,不可执一而论,松溪为建之属邑,地虽偏小,而士习最为盛。”清《松溪县志》载:“士风淳朴、人性俭约,男务耕稼,女务织红,不事商贾”。出身江南世家的王世懋在《闽部疏》中说:“闽上游诸郡人皆食山自足,学举子业不求甚工。漳穷海徼,其人以业文为不赀,以舶海为恒产,故文则扬葩吐藻,几埒三吴,武则轻生健斗,无事不令人畏。”试举一例:“松溪民间历来以修路、建桥、造凉亭为善事。据旧县志载:清康熙年间,县内79座古桥、两座浮桥、五处古渡和由县城通往邻省、邻县的石砌大路,全是群众捐款建造的。现在仍有每年八月初一的‘开路日,这一天,家家户户各出一名劳力,参加本村修路、修桥、洗井、通渠等义务劳动”。正因为畲汉两族人民都深受理学儒家思想的教化,大家都非常积极主动投身到社会各项建设事业,如民间信仰、社会组织、社会公益、买卖活动、商业等,所以松溪县有许多乡风良俗一直沿袭至今。

2.有利于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在党的十八大的精神的指引下,松溪县委、县政府围绕加快建设承接浙沪地区的生态山水宜居城市和对接武夷山的文化旅游城市的发展目标,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农业农村工作要紧紧围绕“彰显生态优势,推动跨越发展”的主题,创造性提出实施松溪县农村“七个一”工程的工作思路,2013年开始部署和实施。“七个一”的具体内容是:打造一个生态宜居的美丽集镇,建设一个优美村庄的示范村,建立一个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培育一个特色林业示范片,树立一个“村规民约”典型村,培育一个示范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建一项全县第一的特色工作。从上文可知,无论是在自给自足的小农时代,还是在多灾多难、动荡不安的近代,松溪畲汉两族人民都紧紧团结在一起,相互扶持,形成一股合力,以主人翁的姿态,尽力保护好自己的家园。那么今天的新农村建设同样非常需要这股团结的合力,需要调动畲汉两族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投入到新家园的建设中来。不过,需转变过去建立在农耕文明时代的理念,安于现状,小富即安的心态,把这股合力激发出来,进行大胆突破创新,积极投身到“七个一”工程的建设事业中来,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

四、结语

松溪县畲族与当地汉族人民建立了和谐共存的友好关系,他们深入到当地社会的方方面面,已与当地社会融为一体,难分畲与汉,体现出鲜明的“和”文化的時代特征。如果能把这些历史文化元素转化为一种现实的资源和动力,融入到招沙甲畲族民俗文化村和大布村民俗文化村的打造中来,一定可以创造出不同于闽东、闽南等着眼于民族特色的“异”文化传承的畲族文化村,而建立起独具闽北特色的畲族“和”文化,有利于推动畲族民俗文化村的建设。同时对松溪县委、县政府围绕加快建设承接浙沪地区的生态山水宜居城市和对接武夷山的文化旅游城市的发展目标,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样,对于与福建松溪县有着相似历史和县情的其它地方,如西北、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分布比较丰富的地区,也具有借鉴的意义。endprint

猜你喜欢

松溪县乡村建设清代
吴明淋作品
松溪县多功能起垄机的应用示范与推广
加强科技管理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家电使用及维修现状调研分析
清代怎样整治形形色色的诈骗案
从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略窥成人教育管理理念及对现今成人教育管理的启示
松溪县林地保护利用调查研究
清代典妻习俗与户婚制度的竞存及原因评析
浅析中国新旧城乡建筑景观的建设与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