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班级德育管理的实施策略的研究
2018-01-22陈忠王艳红
陈忠+王艳红
摘 要:德育是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学校的相关工作、学生的个人健康发展与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引导及保证作用。德育教育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其中,“导”是教师通过多种手段、途径对学生的思想、学习、心理进行有效的开导、辅导以及疏导,从而促进德育水平的提高及学生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初中;德育;班级管理;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5-017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5.108
德育理念就是教育工作者结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将正确的社会思想以及道德观念逐渐转化为个体道德品质及思想意识的一种有意义的教育体系。德育是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健康发展与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接下来就初中班级德育管理的有效策略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明确德育理念的要求标准,贯彻落实德育工作
对于刚升入初中的学生而言,他们的学习与生活习惯仍处于一个过渡、调整的阶段。教师应从入学开始就对其进行爱国、爱校的教育,可以组织他们参观校园环境,熟悉校园活动,并用先进的人物事例来激励他们,引导他们学习《规范》《守则》等,从而让他们尽快适应初中生活,正确树立学习观,并明白作为一名初中生,需要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并做到诚信做人(待人)、诚心学习[1]。同时,教师还需要注意,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应将其核心理念贯彻落实于实际行动上,建立合理的班规,营造良好的班风,明确建设的目标,促使学生有规可循,依规行事。另外,德育教育的实施,并不只是“嘴上功夫”,更是要利用各种各样行之有效且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来开展教育。比如,积极配合学校及班级工作计划的活动安排,如主动开展“你来比画我来猜”活动,内容包括一些与德育相关的词语或者是一些名人、作家、作品、概念、流行词语等等。通过比画一些词语,不仅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有效性,还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促使德育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通过体验的形式来促进德育工作的开展
有相關调查显示,大多数学校的德育工作仅限于即时进行的局面,而且计划性和可操作性较差,普遍存在德育效果很不理想等问题。因此,教师主动将德育教育作为班级活动的主题,并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从而促进德育效果的提高,防止在学生中出现德育方面的问题。比如,教师可以在每年的世界环保日开展一次主题班会活动,并以环保为主题,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并针对该主题合理地设计出有趣的活动,如举行关于环保的演讲比赛、环保题材的小品表演与相声表演等。这样的主题班会既能营造活泼、和谐的氛围,又能加深学生对环保相关内容的理解,从而让学生明白环保对于人们的重要性,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规范,如避免乱扔垃圾,避免在墙上乱涂乱画,爱护公共设施等。又比如,教师可以开展班级征文活动,组织学生利用假期撰写作文。内容主要包括我和我家、我的初中我的梦、我的老师和同学、假期记事、班级记忆、班级记事、生活感悟、写给老师或某某同学的一封信等等。这些作文的命题都属于回忆性的作文,有助于促使学生将自己真实的情感充分地表达出来,成为一名明事理,重感情的人。
三、注重对学生的激励,正确评价学生的道德行为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学会正确评价学生,并注意评价的客观、公正、科学。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评或者互评。同时,在评价时应尽可能地结合学生的学习成绩、创新能力、平时表现以及特长爱好等综合情况,从而对学生起到激励促进作用,使其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当然,表扬和激励有助于学生的成长,但适当的批评也是不可缺少的。教师批评学生时应讲究方式方法,要做到一视同仁,尤其是对待学习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他们的内心十分敏感,因此更需要教师“因人而异”地进行批评与鼓励,让学生乐于接受,然后自觉、主动地进行改正[2]。另外,教师还可以采取小组竞赛的方式来开展教育活动,如小组合作做卫生、学习竞争、参加活动等。对于小组的分组,可以由教师分,或按成绩排,或随机抽签,或自由组合,或者还可以通过指定组长、指定条件进行组合。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后,再由教师来进行综合评定,并给予学生适当的表扬或批评。其中,评定的内容包括小组评分、纪律表现、学习成绩等。值得注意的是,适当而正确的表扬与批评,不仅能更好地让学生敞开心扉,还能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而小组合作的形式有助于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从而促使其积极向上,逐渐走向成功。
四、重视家校联合,协同德育发展
对学生的人格教育、学习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教育等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还应该是家庭的责任,因为对学生的教育是一种社会性的行为[3]。对此,学校应该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尤其是作为班主任,更应该及时与学生家长交流沟通,以便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同时也让家长及时掌握学生在学校的一些情况。在交流期间,教师还需要将德育的重要性向学生家长进行讲解,促使他们更加关注学生在人格、行为细节等方面的健康发展,而不是仅仅把注意力放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这样一来,不仅有利于密切家校之间的联系,还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德育教育质量。
总之,德育的目的是对学生实施思想道德教育,促使学生人格及品德的发展。而为了促进德育教育的效果,教师必须重视德育教育工作的实践性,并积极联合其他任课教师、学生家长一起协同开展德育工作,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曾令聪.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7):319.
[2] 易艳春.“会诊式”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构建与探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 2015(5):151.
[3] 朱向忠.如何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性[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6(7):9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