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贤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2018-01-22蒋杰
蒋杰
摘要:“乡贤文化”中的积极部分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新乡贤是中国传统乡贤在新的时代的延续与传承,是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新乡贤文化更多的汲取了传统乡贤文化中的价值精华,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意。
关键词:新乡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30.053
1新乡贤的概念与特征
“乡贤”的称谓来源于东汉,是古代封建王朝对有作为的朝廷命官,或享有崇高威望、为社会做出重大贡献的社会贤达(符合立德、立功、立言的標准),去世后予以表彰的荣誉称号,亦是对其人生价值的肯定。其“贤”一般突出表现在教化乡里、移风易俗、赈灾办学、兴修水利、劝课农桑、乡村自卫等方面。其品行、事迹往往成为官方正统宣扬的典范,也成为社会效仿的准则,对于捍卫封建正统思想和维护乡村稳定有特殊意义,历代官方、民间大力宣扬、隆重纪念。尽管,“乡贤文化”中有着很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相符合的封建糟粕,但其积极部分对于今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亦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的新乡贤特指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各行各业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模范代表、时代先锋等。新乡贤是中国传统乡贤在新的时代的延续与传承,同样是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比如,道德模范、慈善家、见义勇为者、劳动模范等等。因此,中华传统文化孕育了新乡贤,新乡贤文化更多的是汲取了传统乡贤文化中的价值精华,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意,新乡贤天然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内涵阐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优良成果,它是对不断发展着的社会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它从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中汲取营养和智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实践经验的有益融合与提炼。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需着眼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今中国的时代精神,注重全民素质的提升和社会和谐稳定。
从国家层面来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很好的诠释了国家的发展战略和美好愿景。没有强大的社会主义中国,就不可能实现全体国民的共同富裕,更谈不上个人的全面发展、幸福指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不可能实现。从社会层面来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自由是古今中外人们的共同追求,先哲们强调“人人生而平等”。华夏历史上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就充分说明了文化的自由,“不患寡而患不均”“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等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平等与公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个人层面出发提倡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具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伟大的爱国者、民族英雄至今为人称赞、缅怀,他们的爱国情怀凸显了中华儿女的独特品质、气质。勤劳、勇敢、善良是中华儿女创造辉煌文明的品质保障。
在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时代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从国家、社会、个人层面凝练出当代中国政治生活、社会管理创新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方式和理念,把“四个全面”、“经济新常态”等党的执政理念、国家发展战略、社会管理创新理念等转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内容中,为社会主义改革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精神动力。
3新乡贤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力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着社会尊崇和倡导的价值目标、理想信念、道德风尚和精神风貌,深邃的理论往往需要借助于一定的载体为广大人民所理解认同、身体力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积极深入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精神世界,把长期以来我们民族形成的积极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充分继承和弘扬起来,使之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
乡贤文化是古老华夏文明的突出代表,集中展现了乡村社会爱国爱乡、和睦乡里、重义向善、勤劳勇敢的道德力量和人生追求,代表着古往今来乡贤们的“兼济天下、独善其身”的理想抱负,蕴含着丰富的可资借鉴的社会治理智慧,对于凝聚乡村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古老的乡村传统秩序面临逐渐解体的危机,如何重塑乡村社会秩序和重拾民间信仰,让处于社会转型大潮中的中的个体不至于疏离传统,让在乡或离乡的个体有认同感、获得感,是当前乡村建设的当务之急。而新乡贤恰恰可以在这些方面发挥独特优势:一方面,他们扎根或者出自故土,对我国乡村社会悠久的历史、传统习俗、风俗等比较了解和熟悉;另一方面,他们又具有现代社会的新理念、新知识,对现代社会价值观念和知识技能有一定的掌握、运用。在一定程度上,他们成了沟通传统与现代的中介。他们在乡村里一般拥有较高的地位和威望,他们的看法、意见、建议一般能为村民所接受,可以有效调解矛盾、消解纷争、维护乡民权益,成为乡民的“代言人”,利于乡村社会的现代化建设和治理。毫不夸张的讲,在这里新乡贤可以起到类似“安全阀”“消防栓”的独特作用。他们以其独有的现代知识、能力和睦乡邻,规范秩序和行为,让现代法治观念和传统价值伦理在乡村社会有机融合,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4新乡贤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全体国民行为规范和约束力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实现形式和实践效果。如果核心价值观仅仅是抽象地、简单地停留在华丽的词藻层面,仅仅是寻常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甚至成为一种脱离人民群众生活实际、可望而不可及的理论说教,就难以成为具有强大说服力、影响力、感染力并为全体国民广泛认同和遵循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
广大农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是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变,古老农耕文明流传下来的传统乡村观念、道德信仰、乡风民俗受到剧烈冲击,传统乡村出现空心化、衰败化的趋势,一些原本淳朴的村民呈现出道德失范、价值错位等现象,令人担忧。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部分农村地区的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建设弱化、软化或者没有效果。而新乡贤的典型示范和言传身教,可以很好的起到移风易俗、劝人向善的作用。新乡贤文化能够塑造村民崇德向善、重义轻利的良好氛围,增强乡村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具体来说,需要做到以下几点。endprint
其一,充分发倔中华传统文化资源,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新乡贤身上代表的传统优良家风——尊老爱幼、谦恭和善、勤劳上进、爱国爱家,新乡贤发扬的时代精神——积极进取、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等等,都應该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资源和实践载体。
其二,积极培育新乡贤文化。有针对性的发挥离退休老干部(包括老党员、老红军)、专家学者、时代先锋(尤其是优秀新生代农民工等)、知名企业家、社会活动家等群体在打造新乡贤文化中的引领、示范作用,积极开展新乡贤建设工程。比如,倡导鼓励新乡贤回馈乡里,踊跃捐资建学,大力投资新农村的公共服务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改变乡村落后面貌,实现脱贫致富;着力培养具有现代专业知识能力和管理经验又致力于服务乡村、建设乡村的当代新乡贤。着力相关制度保障,落实有关政策,为新乡贤投身新农村建设、发挥作用提供支撑平台、活动舞台——借助乡贤理事会、乡贤调解员、乡贤资政会、乡贤任“河长”等制度,鼓励和支持新乡贤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中国特色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有力支撑。
其三,创新宣传形式,打造新乡贤文化工程。新乡贤文化的构建应着眼于传承传统乡贤文化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载体应充分借助“互联网+”的形式,发挥传统媒体、新媒体、自媒体的优势和力量(报纸、电视台、微信等),大力实施新乡贤文化工程:如“身边的好人”“道德楷模”“最美乡村教师 ”“幸福家庭”评选,各行各业中“爱岗敬业”“守承诺重责任”等典型人物及事迹的发掘、宣扬,相关题材优秀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的创作等,在社会上形成传颂新乡贤、真学真做文明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罗青. 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发展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2.
[2]建新.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动力与机制研究[D].沈阳:东北师范大学,2013.
[3]张艳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4.
[4]毛厚军. 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创新研究[D].成都:西南大学,2014.
[5]段鹏飞,刘泓侠.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我国的实践和创新[J].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9,(01):39.
[6]韩玉超.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中国化进程研究[D].沈阳:沈阳理工大学,2014.
[7]王红霞.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分析——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 [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 (3): 5557.
[8]杨军. 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的历史文化载体——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例 [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3,(7): 8790.
[9]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历史警示 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N].人民日报,2014-10-14.
[10]习近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