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文公开演讲中的修辞使用策略
2018-01-22高维
高维
摘要:本文从音、形、义三个维度分析如何将修辞策略应用到英文公开演讲中,提升英语公开演讲词中语音和语言形式的美感度以及语义的丰富程度,为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演讲水平提出建议。
关键词:修辞策略;公开演讲;英语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5-0067-02
一、引言
社会学家Andrew Zekeri认为,口语表达技巧是高校毕业生立足社会的首要技能。在全球交往越来越频繁,科技越来越进步的当今社会,优秀口头表达能力能够使人在多元化和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更容易脱颖而出。而在各种类型的口头表达方式中,公开演讲是最受关注,也是最具有美学效果的方式之一。作为口语的艺术,公开演讲使得演讲者将自己的想法有逻辑、有条理、有美感地呈现在大众面前,从而达到有效沟通并获得青睐的目的。公开演讲对公共关系能够起到极大的积极作用,因此,在许多领域,公开演讲能力已成为一名优秀的从业者必备的技能。
利用英语进行公开演讲是衡量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功底、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知识水平等方面的一项综合指标,同时也是国家未来发展对高端外语人才的基本要求[1]。欧美大学已将公共演讲作为重要专业课程开设,而此类课程尚未正式引入到国内主流的英语教学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中[2]。由于缺乏系统的学习和实践机会,国内英语专业学生的演讲能力普遍欠佳。因此,中国高校的英语教育者应该认真思考如何能提升学生的演讲水平和技巧。
修辞学着重研究如何运用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规则,对文字进行加工和润色,从而提高语言表达的美感和效果。英语的“rhetoric”,即“修辞”一词起源于古希腊文“rhetorike”,意指“公共演说的公民技艺”[3]。可见,自古以来,修辞便作为说话的艺术,主要用于公开演讲中。而今,许多外语专业学生已将修辞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进行研修,但在实践中却未对修辞进行充分和恰当的使用。有鉴于此,本文主要从音、形、义三个维度探讨如何将修辞学运用到英语公开演讲中。通过对下面三大类修辞手段的分析和使用,提升英语公开演讲词中语音和语言形式的美感度以及语义的丰富程度。
二、语音层面的修辞手段
为了凸显演讲的艺术性,演讲词的韵律是首要因素。在英语演讲中,通常采用头韵和尾韵方式来提升语音层面的美感。
1.头韵。头韵,是指在文本中连续出现的两个或多个单词以相同的辅音或辅音群开头。头韵能够使演讲词在听者的耳中形成强烈的节奏感和感染力。奥巴马在2008年美国总统就职演讲《一个完美的联邦(A More Perfect Union)》中多次使用头韵法,例如短语“a chronic health care crisis(长期的公共医疗保健危机)”中使用三个以字母“c”开头的单词,短语“in the pulpit and in the pews(在教堂的布道坛和教众席上)”中使用两个字母“p”开头的单词,等等。
2.尾韵。尾韵是指在文本中连续出现的两个或多个单词、短语、从句或句子以相同的音素结尾。尾韵能极大增强语言的音乐感和韵律美。因此,尾韵也经常被用来为演讲词增色。例如,撒切尔夫人在1985年的离职演说到“For a government to surrender our nuclear deterrent will be an unprecedented act of folly that will put the nation in jeopardy(作为政府,放弃核威慑将是空前的愚行,并将使国家陷于危难)”,其中“surrender”、”our”、“nuclear”三个连续的单词均以“r”结尾,相近的两个单词“folly”和“jeopardy”均以“y”结尾,从而达到押韵的效果。
三、语言结构层面的修辞手段
从语言结构层面来看,演讲词中使用最普遍和最为有效的修辞手段是重复和对偶。
1.重复。重复包含词汇、短语和从句的重复。根据其在句中出现的位置,可主要分为两大类:首语重复和尾词重复。首语重复是指单词、短语或从句反复出现在连续的句子开头的修辞手段。温斯顿·丘吉尔在二战中发表的著名演讲《我们绝不妥协》(We Shall Never Surrender)中使用七个“We shall fight…”(我们将在……战斗)来引导七个連续的句子,构成了该演讲的高潮部分。通过首语重复,可以取得两大效果。首先以重复的短语引导的句子构成的排比结构,对表达的内容进行强调,起到增强语气的作用。其次,用“We shall fight”引导整段文本的句子,构成一个连贯的语义群,用同样的语言结构将不一样的句子串联起来,达到一种结构工整、语义贯通的目的。
尾词重复指的是在连续的从句或句子末端使用相同的词汇、短语或从句的一种修辞手段。以马丁·路德·金1963年在林肯纪念堂前为争取黑人平等权益所做的著名演讲《我有一个梦想》(I Have A Dream)为例,他五次使用“together(共同)”一词作为五个短语的结尾(见例1),主要达到了两个目的:一是通过在句尾对“共同”这一关键词的强调,在语音上进行押韵,并在听众耳中构成焦点。二是在语义上,通过每一次重复“共同”,在语义上进行递增和放大的效果。
例1:With this faith,we will be able to worktogether,to praytogether,to struggletogether,to go to jailtogether,to stand up for freedomtogether,knowing that we will be free one day.——Martin Luther King Jr.,“I Have a Dream“endprint
译文: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就能一同工作,一同祈祷,一同斗争,一同入狱,一同维护自由,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终有一天会获得自由。——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
2.对偶。对偶是指在语法结构平衡的句子中,使用意义对立的单词、短语或从句的修辞法。因此,对偶句除了在语言的表现形式上十分工整以外,还包含了两种对立的语义,从而达到用精练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意义,达到一种语言结构整齐、朗朗上口、語义丰富的效果,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因此,对偶是音形义结合完美的修辞手段之一。
演讲词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大部分都是对偶句。例如,约翰·肯尼迪在1961年所做的总统就职演讲中的句子“Ask not what your country can do for you,ask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untry(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什么,问问你能为你的国家做什么)”已成为演讲词中的经典之句。阿姆斯特朗在1969年登月成功时做了著名的登月演讲,其中的对偶句“That's onesmall step for a man;onegiant leap for mankind(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以“small step(一小步)”与“giant leap(一大步)”,以及“a man(个人)”与“mankind(人类)”之间的对比,为人类登月成功的意义做出了最有力的概括。
四、语义层面的修辞
1.隐喻。隐喻是连接新旧概念的桥梁,亚里士多德认为隐喻是人类所掌握的最强大的思维能力之一。在演讲词中善用隐喻能够将听众的思维带入演讲者的思维框架中,从而达到良好的劝说效果。例如,温斯顿·丘吉尔在《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演讲》中多次用到隐喻的手法来形容德国纳粹军队和士兵,这对当时英国某些还不太了解纳粹行径的公民来说,是非常形象和生动的描述方式。他在演讲里使用“Nazi war machine(纳粹战争的机器)”形容纳粹军队的冷酷无情,“a swarm of crawling locust(一群爬行的蝗虫)”形容纳粹军队行进的态势,“prey(猎物)”比喻正遭受纳粹进攻的苏联,“storm(风暴)”和“cataract(洪水)”表示德国对各国的猛烈攻击,等等。
2.借代与提喻。在语义层面,除了隐喻以外,常用的修辞手段还有借代与提喻。这两种修辞法较容易被学习者混淆,因此,笔者将二者一同叙述。借代是指使用一个事物来指代与之密切相关的事物。如在句子“The pen is mightier than the sword (笔比剑更有力量)”中,“笔”指代的文字或和平,“剑”指代的是武力和侵略。而提喻通常是用一个事物的部分指代整体或用整体指代部分,如在句子“We are short in hands(我们缺乏[人]手)”,即是用“手”来代替具有劳动力的人。在演讲词中,恰当使用借代或者提喻,可以使演讲者使用的词汇更加丰富和有趣,从而避免词汇枯燥的重复。例如,丘吉尔在1940年成为英国首相时做的第一次演讲中所说的名言“I have nothing to offer but blood,toil,tears and sweat(我能奉献的唯有热血、辛劳、泪水和汗水)”,其中“热血”指代与之密切相关的生命,“泪水”指代对战争的悲愤之情,“汗水”指代他当选首相后的辛勤工作。
五、结论
总之,学习者进行英文公开演讲时,除了要在演讲词的主要观点和逻辑结构上精心准备以外,还需要充分利用以上的修辞手段,从语音、语言形式和语义三个层面对演讲词进行修饰,从而达到最好的演讲效果。
参考文献:
[1]马海旭,刘兴宇,周凤琪.基于交际及思辨能力培养的英文演讲创新训练探究[J].科技展望,2016,(12):179.
[2]陈朗.公众英语演讲课程内容、活动及评估规划——英语专业教学改革新课程探索[J].外语研究,2010,(6):56-62.
[3]舒国滢.西方古代修辞学:辞源、主旨与技术[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1,(4):33-5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