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吉林省涉农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
2018-01-22唐少勋夏跃军孙明丽
唐少勋+夏跃军+孙明丽
摘要: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的焦点,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能够缓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构建高校、企业和学生个人为主体的培养模式,利用三方资源的共建平台对学生进行专业化、标准化和职业化的系统培训,以此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为未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社会需求;吉林省涉农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5-0033-02
美国学者杜威曾表示“教育问题在本质上是一个使个人特性与社会目的、需求和价值协调起来的问题”。[1]西方国家高校非常看重人才培养,当学生们进入高校的时候,提前制定出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人才培养方案。培育方案中明确指出要给予学生一种相符的工作,在工作中提高学生实际工作的能力,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让他们深层次理解工作的意义,在高校中积极培养满足企业发展需求的实用性人才。面对吉林省涉农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是首当其冲的重任。2013年微软公司的创始人比尔·盖茨曾提出美国大学应以大学帮助毕业生就业的能力为标准来进行排名,并据以测算大学赋予学生的附加价值,而不是依据学生进入某大学的学生考试成绩和质量,以及学校的“声誉”来做判定。[2]我国针对高校毕业生能力培养的相关理论比较丰富,但是针对于涉农院校毕业生能力培养的相关理论并不是很多,主要原因在于目前的人才培养方案较为老套,无法满足高速发展的农业市场化基本需求。对于这一点,如果不能提出明显改观性的培養方案,将很难解决就业难的问题。那么,是什么导致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失衡?这应该与当前吉林省绝大多数涉农院校的教育模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以教师为主讲人,围绕教材传授知识的方式过于单一,并且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不够,这样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达到企业对涉农院校的人才要求标准,因此,结合社会实际发展,让学生成为课题主导人这一新型教育方案已经成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大趋势之一。研究表明,吉林省涉农院校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方面投入的力量较为薄弱,直接导致了涉农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不足。提高毕业生综合实践能力,增强竞争力,已然成为吉林省涉农高校教育改革的首要问题。
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能只是对大学生理论知识进行培养,而是从多方面进行完善,从校内的高等教育模式体系出发,调整教育培养方案,使其随着农业市场化需求改变而改变,强调涉农企业要求的综合竞争力。提高涉农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渠道共有四条,分别是:
渠道一:设置更加能够反映农业市场化需求的基础课及农业专业课。
只有真正了解农业市场及其发展需求,才能让大学生更加清楚地转变自己的学习方向。学生入学开始,便应该了解学科基础知识以及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为日后更加深入具体的学习打下基础,这个阶段我们一般称之为入门阶段;增加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应用,着重丰富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研究学习,这个阶段称之为发展阶段;结合专业知识与农业市场实际需求,将所学农业相关知识进行实际应用,培育学生农业实体操作的专业化,这个阶段即为巩固阶段。以上三个阶段即为涉农院校学生培养的必须阶段。
渠道二:在课堂内外呈现农业真实的工作情境。
第一,尽可能地将当代涉农院校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问题融入所有的课程中。教学大纲中除农业专业知识的传授外,还应覆盖农业专业知识与就业能力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应用的培育方案。在每一门课程中,学生不应仅仅了解本课程应掌握哪些农业相关专业知识,还应明确通过学习该课程,可以使学生掌握哪些就业能力,对于未来就业发展会有何具体帮助等。例如,老师可以在进行农业专业课讲授前,应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做一个总体农业市场评估,确保学生可以了解当前的农业就业形势及就业市场状况,并对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方案提出指导和要求。第二,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讲人。通过学生有目标的课前预习及调查,结合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模拟农业企业运作,使学生深刻体验到就业所需的软实力,如团队合作、沟通与表达、解决问题的方式等。简而言之,吉林省涉农院校应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专业理论知识学习。
渠道三:提供全程化的职业指导。
2007年国家印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7)26号],要求高校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高校教学计划,鼓励和提倡所有高校从2008年起开设就业指导必修课或必选课,并要求3—5年后过渡为必修课[3]。针对这一通知,吉林省涉农院校已合理安排就业指导课程,在课程中有效引导学生对于自我认知、职业探索、就业能力的分析。
目前我国众多学者表示,不同年级学生应接受不同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例如苏文平博士提出的,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学习重点也应有所区分:
一年级:在适应大学生活的同时,还应该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农业就业前景,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有所规划。
二年级:明确专业兴趣,充分考虑自己毕业时的职业选择(考研、就业、出国、创业),并着手开始准备工作。
三年级:进一步明确职业选择,参加校园招聘会,制作个人简历,了解就业市场,参加实习或兼职工作。
四年级:确定求职目标,有针对性地撰写简历及求职信,并准备面试。
这种安排取决于学生的进步发展状况,更加注重于关注学生不同阶段的不同思维阶段,从实际出发,理解大学生的思想个体,从而更加合理地进行沟通和课程安排。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涉农院校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也应该是一致且渐进的。一、二年级的自我认识会随环境的影响有所改变,三年级再次进行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的学习,可以产生更深层次的自我认知,与一年级、二年级相对比,学生会明显感受到自己的提升转变,有利于自信心的进一步培养。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很多涉农高校在高年级才会开始让学生学习制作简历,这种教育顺序不利于学生就业发展。正确的模式更应该是,简历从学生入学开始就应当学会撰写,从简历的空白到最后的不断丰富完善,这样可以更加直观地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不同时期《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设置,能够适时引导学生明确未来就业目标,同时设置不同形式的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规划职业,缓解就业难问题。
渠道四:加强涉农院校与涉农企业间的合作。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高等教育要“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和训练,发展同社会实际工作部门合作培养,促进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事实证明,企业实践是大学生就业能力显著提升的最佳途径。而目前,吉林省绝大多数涉农高校没有合理利用社会实践及大四实习的时机,这是影响涉农院校毕业生竞争力的另一严峻的问题。只有加强农业院校与涉农企业之间各种形式的合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到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通过实践锻炼在日后学习中着重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才能更加有效地提升毕业生自身就业竞争力。
通过多方面综合分析,吉林省涉农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方案涉及三个主体的相互协调:高校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方式、大学生自身能力的提升以及企业的资助支持。通过给学生展现真实的农业工作情境,设置反映农业市场化需求的基础或专业课程,对学生进行全程化的、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同时加强校企间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在工作中学会工作,在实战中提升就业能力,为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1]赵晓露.新疆高校农科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5.
[2]马晓花.地方性高职院校涉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3]谭菊华.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武汉大学,2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