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牢牢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主线

2018-01-22魏平娟

生活文摘 2017年5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特色时代

魏平娟

“新时代”,这是贯穿十九大报告全文的主题词。它不仅仅是报告中提出的一个科学论断,而且写进了大会的主题,成为报告的标题。所以我们在学习十九大精神时,首先要领会什么叫新时代,为什么说进入了新时代。

什么叫时代?历史上,以经济、政治、文化等状况为依据,而划分的时期,就叫作“时代”,也就是说,从社会历史的角度看,不同的社会形态中有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发展阶段,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也不同,这样,就构成了不同内涵的时代表述。

什么是新时代?任何一个时代的形成、产生和发展都有它的客观基础,也就是实践基础。处于百年之交的十九大,上连党的第一个百年,下接党的第二个百年,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政治意义,是两个百年衔接过渡的里程碑。

基于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从指导思想、理念思路、方针政策、体制机制、根本保证到社会主要矛盾、社会环境、外部条件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发展水平、发展要求更高,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党中央准确把握这些新的时代特征,做出了“新时代”的这一重大科学论断。为什么不是“决战阶段”,而是“决胜阶段”?所谓“决胜”,就是必須胜。所以,标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不是作为执政党的自为划分,而是源于我们已经具有坚实的物质基础、理论支撑和实践逻辑。

一、“三个一”标注历史坐标

即一个重大定位、一个深刻认识和一个光明前景。

1.一个重大定位:“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进入新时代,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视野、从改革开放近40年历程、十八大以来5年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的方位上,所作出的科学判断。

习近平总书记从十个方面概括了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和国家所取得的非凡成就。概括地说是: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这十个方面的重大成就,得到了全党全国人民的高度认同。

这些成就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什么呢?十九大报告指出,“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一个是覆盖领域的全方位,一个是成就性质的开创性。对于我们经历的深刻变革,十九大报告指出:“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不是表层的变革,而是深层次的变革;不是直接性的变革,而是根本性的变革。

我们可以这样领会和理解:全方位、开创性成就,夯实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雄厚基础;深层次、根本性变革,塑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面貌。

如从“解放”蒸汽机车到“东风”型内燃机车,从“韶山”型电力机车到“和谐号”动车组,直到“复兴号”,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和成就的一个缩影,也折射出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追求。

中国共产党承载着实践和理论的双重任务:一方面,带领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史、五分之一世界人口的大国,迈向自己的现代化之路;另一方面,持续推进着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由此,在每一段发展里程上都钉下了理论路标,需要不断回应中华民族的历史呼唤和中国人民的时代诉求,始终把握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发展历史逻辑的统一。

由此可见,党中央做出“新时代”的重大政治论断,主要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角度来判断的,而不是历史学上以时代划分的概念。“新”,意味着更上一层楼的意境,意味着“吹尽黄沙始到金”的成果,也指向孜孜以求、生生不息的精神。

需要指出的是,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只是对我国发展阶段和历史方位的客观判断,不是说进入新时代后我们一切都变好了,就没有问题和矛盾了,就不需要继续攻坚克难、艰苦奋斗了。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坚定“四个自信”,继续开拓进取、攻坚克难,不断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2.一个深刻认识:“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

在“变”与“不变”的辩证中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变化的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不变的是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关于“新时代”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基本路线的关系也很重要。因为讲主要变化,可能会使人产生误解,以为初级阶段结束了。不对,初级阶段没有结束。

所以,这次总书记向十九大所作的报告里面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也就是说,由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过程性和阶段性,使得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3.一个光明前景:“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一切伟大的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的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应对复杂环境……离宏伟目标越近,越是充满了艰难险阻;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必须不断攻克新的问题和难关。

习近平强调说,我们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其中,基本路线所设定的目标中增加了“美丽”,并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改为了“现代化强国”。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有客观标准和科学内涵的。十九大报告将其概括为“三个意味着”和“五个时代”。

二、“三个意味着”阐释要义endprint

即从三个角度阐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

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报告中,从三个角度阐述了“新时代”的意义,这就是“三个意味著”。

1.从中华民族意义上来说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至今170多年来,一代代中华民族的先进分子、志士仁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仆后继、接续奋斗。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90多年,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在中国建立和建设社会主义从而实现民族复兴,不懈奋斗、流血牺牲。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站起来的基础上、在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推进民族复兴。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开始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和发展。

1978年,当时占世界人22%的中国,仅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2%左右,城市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300多元人民币,农村只有100多元,勉强维持温饱。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启动中国人民富起来的进程,经过不懈努力,到了2016年,由于计划生育,我国人口在世界人口的比重下降了2个百分点,降到占五分之一左右,但国内生产总值已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5%左右,仅次于美国而稳居世界第二,超过排位第三的日本和排位第四的德国的经济总量之和。人均GDP则已超过8000美元,进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也分别超过33000多元和12000多元人民币,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第二个伟大的历史性飞跃。

所以说,我们现在最为接近民族复兴这个伟大目标,我们最有能力最有信心实现民族复兴这个伟大目标。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2.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来说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到现在已有170多年时间。在这170多年时间里,科学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挫折到复兴。从托马斯.莫尔描绘的“乌托邦”,到《共产党宣言》提出“一个幽灵在欧洲大地游荡”,再到几乎整整100年前的1917年11月7日,苏俄十月革命胜利,和26年前1971年12月25日克里姆林宫红旗落地。

习总书记讲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500年,几多辉煌,也几多曲折。特别是苏东剧变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坍塌了大半边天。剧变后原来的15个社会主义国家锐减为5家,土地面积损失70%,人口损失22%。世界各国共产党也由原来的180家左右减少为130家左右,党员人数由原来的9100万左右减少为6600万左右。除了中共还有5600多万党员,其他所有共产党的党员加起来,还不足1000万,净减少70%以上。当时就有西方政治家就迫不及待地宣布“发源于20世纪的共产主义必将终结于20世纪”。他们认为,从1991年苏联解体算起,只剩下“一党独大”的中国共产党,最多也撑不过9年。

这时邓小平已年近九旬,他以敏锐深邃的目光洞穿一切,斩钉截铁地说:“苏东剧变给我们党带来的最大危机感,应该是抓住历史机遇、兴利除弊、改革创新的紧迫感。只有多干实事、少说空话、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幸福感,才能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活力,才能提高社会主义的吸引力,才能在世界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和渗透中,坚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走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邓小平1992年春的南巡讲话,如一声春雷,宣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发展阶段的到来。在小平南巡21年后,又有一位中央领导人沿着这位老人当年的足迹,到深圳、珠海、佛山和广州等地走了一遍,并到深圳莲花山向小平铜像献花圈,表示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的决心。大家都知道,这就是十八大新当选的党的总书记习近平。中华大地百年沧桑,正是世界社会主义事业从低潮而重兴的历程。这也深刻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意义。

这是从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如今,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世界性、历史性成就,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伟大旗帜在世界上高高飘扬,为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做出我们的重大贡献。

3.从当代世界历史发展的视野来看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第三个意味着”是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实现现代化是当代世界的潮流,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都希望能够进入现代化的行列。但是,在实现现代化的问题上,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难题和考验。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对怎样实现现代化,怎样建成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实践探索,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这是从当代世界历史的发展来看,也表明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时代。

三、“五个是”明确概括

从内涵性质上,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作了五点概括。

1.第一个“是”: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新中国成立以来,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一脉相承的。同时,在今天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2.第二个“是”:这个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它的基本内容,就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首先,是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其次,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候,就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之日。

3.第三个“是”:这个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新时代表现出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人民生活从温饱到富裕、从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到争取美好的生活、从收入差距不平衡到共同富裕的发展时代和过渡阶段。

4.第四个“是”:这个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全国各族人民空前团结,齐心协力,凝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目标和理想旗帜下。

5.第五个“是”:这个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在整个世界体系中,从我国所处的国际地位来看,我们已经进入了新的时代。我国进入新时代的一个基本依据就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

这一切的实现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报告说,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波澜壮阔的5年。总书记在726讲话中,说的是“很不平凡的五年”,但在报告稿形成过程中,很多同志都认为这样说还不够,应该把“很不平凡”改为“极不平凡”,这是恰如其分、符合实际的。报告列举了5年来在10个方面取得的伟大成果,正是这些历史性成就和深刻变革,使我国发展站到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方位决定方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这也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报告提出,进入新时代,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特色时代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做人美德
季札挂剑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