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部大开发:新时代新格局

2018-01-22张永军

生活文摘 2017年5期
关键词:生态建设

张永军

编者语:

当历史的时钟在新千年敲响之际,我国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在这一战略的实施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人说,西部大开发就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拓荒”,是与天与地的斗争,依托亚欧大陆桥、长江水道、西南出海通道等交通干线,发挥中心城市作用,以线串点,以点带面,形成了我国西部独具特色的经济带,带动了整个区域的长足发展,昔日封闭落后的西部,逐步赶上全国前进的步伐。

如今,西部大开发战略已经走过快18个年头,在刚刚闭幕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为西部大开发指明了新方向,下达了任务书、标注了路线图。

从当年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果断做出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到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十七大报告提出“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十八大报告则更加明确地提出“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再到十九大报告提出“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从“积极”到“深入”到“优先”,再到“新格局”,彰显了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持续性和坚定性。

回望西部大开发过往的这18年,我们从中梳理出一些重大的西部开发事件,典型经验,便于我们积攒信心,再扬风帆,按照党的十九大指明的方向,明确定位,牢记使命,强化举措,全力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西部开发新格局——新时代·新思想·新征程

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为新时代的西部大开发注入了新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重要指示,让西部大开发由此踏上了新的征程。

基础设施建设仍为开发关键

自2000年中央将实施西部大开发正式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部署以来,国务院先后批复实施了3个西部大开发五年规划,为西部大开发描绘了宏伟蓝图。在中央不断加大倾斜和支持力度之下,西部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按照总体规划,当前正处于加速发展的阶段。2016年12月,国务院审议通过《西部大开发“十三五”规划》,对进一步推动西部大开发工作做出重大部署。其中,基础设施建设被视为增强可持续发展支撑能力的关键点之一。该规划提出创新构建“五横两纵一环”的总体空间格局,布局建设重点创新试验区、培育绿色发展引领区、打造内陆沿边开放试验区等功能区,全力完成推进新型城镇化等八大任务。而“五横两纵一环”主要围绕铁路沿线和沿边地区而形成,这一格局将成为西部重要的开发版图,形成新的开发格局。

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中国新开工建设了西部大开發重点工程127项,投资总规模2.72万亿元。新建铁路1.2万公里,新建公路21.5万公里,“要想富先修路”这句俗语也是西部大开发的朴实写照。铁路、公路、航空建设的突飞猛进,让曾经广袤的空间距离被拉得越来越短,连通速度越来越快。“地无三尺平”的贵州,已实现“县县通高速”;“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四川,“十二五”期间新增高速公路里程全国第一,而西成高铁的建成通车,蜀道则变为通道;远垂西北的新疆,兰新高铁、宝兰高铁的相继开通,西安到乌鲁木齐朝发夕至;青藏铁路通车,川藏铁路动工……

国务院发布的《中国交通运输发展》白皮书中亦提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投资是经济稳定增长的助推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针对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强调说,“十三五”期间,仍要着力破解道路、水资源等瓶颈制约,实施规划确定的“五横四纵四出境”综合运输大通道建设,加快打通“断头路”,提升乡村公路水平。开展重大引调水、大型灌区和“五小水利”等工程建设,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

“十二五”期间,建成了四川亭子口、小井沟,贵州黔中,西藏旁多等一批大型水利枢纽、重点骨干水源工程以及重点流域治理工程,解决了数千万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和最后一批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

“十二五”以来,西部地区不仅打通国内,公路、铁路与航空齐头并进,而且出境出关联通国际。重庆开通的东盟国际物流中线货运公路班车将延伸到泰国曼谷和缅甸仰光;成都在西部地区率先开通90条国际航线……一个基础设施齐备的西部,正将更多的物流、商流和人流集聚起来。

据交通部发布的2016年交通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显示,西部地区公路建设投资8538亿元,占全国公路建设投资的48%。从目前国家发改委批复的投资项目来看,“十三五”期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将进一步向西部地区倾斜,诸多铁路公路项目多位于中西部地区。未来几年间,西部地区的交通投资力度仍会加大,在国家积极鼓励采取PPP方式引进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和运营的大背景下,“PPP”或将成西部开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主导模式。

脱贫攻坚成为西部开发重点

西部地区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屏障和能源资源接续地,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更是中国发展重要回旋余地和提升全国平均发展水平的巨大潜力所在。

“十二五”以来,国家重点抓好老少边穷地区的脱贫致富。支持陕甘宁、贵州毕节、广西左右江革命老区以及四川凉山、云南怒江、甘肃临夏等特困民族自治州加快发展的政策性文件相继出台。各个地区因地制宜、各举其力,脱贫致富。“十二五”期间,我国共有5000多万人摆脱贫困,西部这个“主战场”更是功不可没。

以云南省为例,该省有26个民族,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占到总贫困人口的44.95%,脱贫攻坚的任务尤其艰巨。2012年云南省农村贫困人口的总量是804万,而到2016年,这个数字降到363万;贫困发生率从21.6%下降到9.8%;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4365元增加到2016年的7847元;全省88个贫困县全部通电、通电话。

云南省出台了50多个政策文件或实施方案。脱贫工作由基层59万名干部职工完成,精准挂帮159万户贫困户;此外还选派接近4万名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实现“挂包帮”定点扶贫全覆盖。这五年,云南省已投入各级扶贫资金400多亿元,发放扶贫小额信贷305亿元,支持77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生产。上海、广东等较发达省市亦协作帮扶云南各贫困地区,共同助力脱贫。endprint

到2020年,要实现全面小康,脱贫攻坚仍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西部地区则需下更大努力,在离目标3年多的时间里,让剩余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致富。

生态保护继续守好屏障

既要脱贫致富、发展产业,还要留住青山绿水。“十二五”以来,云南省的贫困县退耕还林还草421万亩,相当于把11个洱海面积大小的荒山坡地全部种满绿植。

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是全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在西部地区尤其要始终紧紧抓住生态环境建设不放松。这五年,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启动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西南石漠化治理等重大生态工程仍在继续,西部地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得以巩固。

以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为例,十二年来,国家在当地累计投入生态修复资金183.5亿元。2014年1月,治理面积更广、标准更严格的三江源生态保护二期工程接续启动,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97亿元。

据最新监测数据显示,与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前的2004年相对比,三江源地区各类草地平均覆盖度增加11.6%,牧草产草量每亩增加29.66千克,荒漠化面积减少近500平方公里。因植被、土壤水源涵养能力提升,目前,三江源地区每年可向下游多输送近60亿立方米的清洁水,水质达优良标准。

而各省份来看,重大生态修复和建设工程这几年亦在加快实施中。以内蒙古为例,短短4年,呼伦湖水域面积由1750平方公里扩至2044平方公里,蓄水量由40亿立方米增至107.2亿立方米,湿地面积恢复近300平方公里……内蒙古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分别减少625万亩和515万亩;森林面积、活立木蓄积量均稳步增加。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内蒙古3年前即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生态保护让中国西部在日新月异的同时永葆自然美丽,我们要继续守护好西部这方美丽的水土,让绿水青山成为西部地区真正的金山银山。

优势产业仍需赶超发力

地区经济的发展,关键还是要靠产业。而特色优势产业,就是西部开发发展中的“牛鼻子”。近年来,《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2017年修订)》等政策文件相继出台,纷纷指向西部地区的产业发展。

国家发改委负责人表示,“推动西部地区建设国家能源、资源深加工、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以大数据、大健康、大旅游、大物流为代表的新产业和新业态蓬勃发展。”

“十二五”以来,产业发展的愿景正一步步成为现实。

贵州省如今几乎已成为“大数据”的代言人。2014年,发展大数据产业上升为贵州全省战略。随后,中国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实验区、首个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全球第一个大数据交易所等一批机构相继成立。高通、IBM、阿里巴巴、联想、华为、腾讯等世界或国内500强企业相继落户。各类数字经济项目正在贵州开工建设。

在西北五省的工业基地和新兴产业示范园区,从大型装备生产车间到云计算处理中心,从新能源技术团队到机器人生产线,“智能制造”元素随处可见。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风电行业最早从事设备研发和制造的企业之一,利用当地独有的风资源,公司从引进世界风电先进技术到自主研发兆瓦级风电机组,逐步成为全球领先的风电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除了“智能制造”的内在修养,“一带一路”的市场优势也让许多西部企业陆续“走出去”。由甘肃兰石集团生产的4台大型石油钻井机,不久前搭乘国际货运班列,沿着丝绸之路抵达土库曼斯坦,该企业已和40多个“一带一路”参与国家和地区建立业务往来。

面向“十三五”,历史机遇叠加,一批正在发力建设的优势产业让我国西部更加面向未来,一批正在发力的基础设施建设让西部地区更加充满机遇。面对机遇,我们要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必须在“一带一路”建设、生态保护、脱贫攻坚的任务中,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摘自《西部大開发》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态建设
寒露
质量建设永远在路上
母亲河生态大走廊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盱眙生态藕
关于在全国城市建设中实行《公共艺术百分比建设》方案的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