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背景资料,搭建阅读桥梁
2018-01-22金小芳
金小芳
【摘 要】在古诗文教学中,适时链接背景资料,能巧妙切入文本、准确把握人物形象、解读诗文主题,深入理解作者意图。
【关键词】背景资料;切入点;人物形象;主题;深层涵义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如何在学生和文本之间搭建桥梁,促使学生更准确更深入地解读文本,是语文老师努力的方向。
参加诗词教学研讨会时,我观摩了三节同题异构的公开课——《江城子·密州出猎》,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这是苏轼在其给朋友的一封信《与鲜于子骏书》的选段,三位老师都把它作为背景资料链接用以辅助教学。
陶梨老师在和学生探讨应该以怎样的语气语调朗读时,链接了“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这段内容,学生在这段资料的帮助及反复朗读下,得出本词“激昂、豪迈、奔放”的特点。黄贝老师链接这段资料的重点在于“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这两句,她组织学生击掌而读,直观地体会了“豪放”的特点。张老师在为全词作小结的时候,引用了课文后的评价“全词粗犷豪迈,刚劲有力,确实‘自是一家”,又链接苏轼了对自己词作的评价“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很自然地让学生了解了婉约词和豪放词的区别。听了三位老师的课,我心头一震——背景资料真有用!
背景资料是指以文本为中心,与之相关的一切有助于解读作品的参考性、提示性的超文本资料体系。包括他人对作品的评价、作者生平、写作此文时的生活状况以及作品中事件发生的社会景况等等。背景资料能够跨越时代的关隘,拉近与文本的距离;能够打开难解的心扉,展开与作者的对话;能够冲破既定的藩篱,生发出理性的思辨。巧借背景资料,能为学生搭建一座阅读桥梁。
一、链接名家评点,巧妙切入解读文本
文言文教学,不仅要关注字词、主题,也要重视文章的语言、结构等。如何顺畅有效地带着学生解读文章,切入点很重要。许多经典作品,前人已有了很多中肯的评价,这些文字为我们解读文章提供了方向和方法,可以优化我们的教学。
选自《虞初新志》的《口技》,记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语言生动、形象。在备课时,我发现编者张潮对《口技》的评语为:“绝世奇技,复得此奇文以传之,读竟(完),辄浮大白(就喝了一大杯酒)。”教学本文时,我就链接了这句评语,让学生思考“奇技”“奇文”的评价是否准确?这样,我们就目标明确地切入了文章。首先,引导学生找出描写口技表演的相关语句,通过释义、分析让学生了解到:口技表演道具极少却波澜起伏,变化多端,充分体会到口技表演之“善”,实乃“奇技”。然后,带着学生分析精彩片段,发现“深夜醒来”、“失火”的场面描写,有着相同的思路:正面绘声——评论——侧面烘托。正是这种写法更形象地展现了口技表演之“善”,真真“奇文”!凭借着张潮的这句评语,我们巧妙地切入课文,有效地解决了教学的重难点。
二、链接相关作品,准确把握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是文学作品的一大要点。无论是作品中的人物,还是作者本身,都是我们学习作品的关注点。作者在不断的创作中,会直观地展示他自己当时当地的心境,我们在教学时,适当链接作者同时期的作品,可以更准确地向学生展示作者形象。
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二段中,杜甫是“老无力”,“倚仗”的形象。事實上,当时的杜甫才48岁,不应老态龙钟到这种地步。为什么杜甫会这么刻画自己呢?我链接了杜甫三年前的诗作《春望》。“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45岁的杜甫已是满头“白发”。看来,“白发”、“老无力”、“倚仗”等描写的不是杜甫年龄大,而是心态老。这样的资料链接,让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到经历安史之乱的杜甫未老先衰、心力憔悴的形象。
三、链接同时代作品,助力解读诗文主题
“一个时代优秀的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古诗文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走进历史,了解当时社会现状。有时候一首诗歌的某一个情节尚不能让学生很清晰地看出历史现象。链接同时期的作品,能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作者意图。
如教授《观刈麦》时,分析贫妇人贫穷的原因是“输税尽”,那么她的境况是个例吗?我链接了同是中唐时期的诗人李绅的《悯农》“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和柳宗元的《捕蛇者说》的“赋敛之毒有甚是蛇”。并提问:看了这些资料,你发现了什么?——赋税沉重。安史之乱之后,唐朝开始由盛转衰,唐王朝统治集团生活的腐朽和政治的腐败,导致赋税一再加重。同时代作品的链接,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展了教学空间,对诗歌主题的解读起了很大的帮助。
四、链接多重背景,深入理解作者意图
古诗文写作时间久远,学生本就和这类作品有距离感,再加上有些作品表述含蓄,学生往往只能读出浅层意思,而不能解读出深层涵义。适时链接背景资料,可以消除学生因学识、能力局限造成的困惑,促使学生更深入更全面地理解作品。
如教授《天净沙·秋思》一曲时,学生通过一组富有特色的景物,感受到作品萧瑟、苍凉的意境,以及天涯游子孤独凄楚的心情。马致远怎么会写出如此凄恻的作品的?他仅仅是要表达远离故乡、漂泊在外的游子的心绪吗?这时链接马致远生平和元朝四等人制。元朝统治者为维护对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统治,将全国居民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个等级。“蒙古人”为第一等级,享有各种特权。四等人在政治、经济、法律上是不平等的。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这种民族歧视政策使得他一直未能得志。马致远要抒发的这种漂泊孤寂,不仅是身体上的,更是心灵上的,是民族文化归属感的缺失。
在古诗文教学中,巧借背景资料,让学生通过这座阅读桥梁,了解作品的“大语境”,借助先人的智慧,更准确更深入地解读文本。
【参考文献】
[1]张涛.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背景资料的整合与利用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J].2013
[2]齐世荣主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