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

2018-01-22胡娟娟

文理导航 2018年1期
关键词:历史教学

胡娟娟

【摘 要】历史教学属于初中教学中较为重要部分,对于学生思想形成有着极为重要作用。考虑到历史知识本身原因,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缺乏兴趣。故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更需要采取有效对策,营造活跃教学氛围,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初一;历史;教学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师应有效采取科学的教学方式,来达到完成教学目标的任务。而有效的教学方式离不开教师的不断探究,教师要不断学习,采取有效的方法策略来进行科学的探究,把教师得出的新的“探究”理念渗透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这样才能达到构建充满活力的科学课堂的目标,让学生在课堂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出一定的科学学习能力。本文将以初一历史《北方民族大融合》为案例阐释本观点。

一、教师应如何进行有效探究,做到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

在目前我国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中扮演的角色是组织者、引导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是主体地位。那么教师应该在课堂中做些什么?怎么做?才能让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学生的探究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一)多方面了解学生 做好全方面准备

教师在上课前要多方面、多层次了解学生,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在此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备好课。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知识储备在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表现,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的选择设计。同时,教师应为有效探究准备适应教学内容的典型教学材料,这样能为课堂的有效探究提供方便。传统课堂是教师一人的“天下”,学生只是坐在座位上看老师一人表演。要改变这种现象,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整个课堂真正活起来,就必须发挥教师的组织者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提供足够的、有逻辑、有结构的材料,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运用多种感觉器官来进行一定程度地感知,在这一过程中来获得知识,同时培养出学生一定的自我探究能力。多方面了解学生、做好全方面准备是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的前提条件。

(二)多方面接受学生 不做过多的干预

在一堂有效的探究过程的课堂中,应当充分给予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教师在做好一切课堂准备的前提下,不应该再对学生探究过程做过多的干预。让学生有一个比较自由的发挥空间,在这个探究过程中,更应注重的是过程而非结论。根据课堂教学目标的不同,对学生陈述性知识的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等不同目标应有不同的侧重。学生必须在亲自参与的过程中才能获得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这种能力只有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领悟才能形成。因此,多方面接受学生、不做过多的干预是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的重要基础。

二、初一历史教学案例分析

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能对北方民族大融合有一个较系统、完整的认识,同时,能对十六国以来的北方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等陈述性知识有比较直观地认识。

②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地图等各种资源,让学生对历史知识点有较直观、清晰的认识,学生自主探究孝文帝的主要改革措施,教师做评价补充。讨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必然性是什么?”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民族问题观念,让学生认识到民族间不同的经济文化交流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重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难点:能正确认识民族大融合。

教学分析:

①导入:教师以生活中两个同姓的人相见,说“五百年前是一家”为例,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趁势导入新课“北方民族大融合”。学生会对本问题产生极大的兴趣,教师再举几个例子(如:改拓跋姓为元姓),就将学生带入到了本堂历史课的学习过程中。这样能为后面的教学奠定一种较良好的教学氛围。

②自主探究:导入新课过后,教师对北方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等课堂教学重点进行概述讲解。让学生进行自我探究,通过阅读教材来回答北魏孝文帝的主要改革措施有哪些这一问题。在这一探究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足够的阅读、思考时间,同时在探究前,教师应提出关于孝文帝改革措施的相关问题(如: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必然性是什么?主要采取哪些措施进行改革?)要求学生不要仅仅只阅读教材,还要带着问题去动脑思考。另外,学生自己在阅读思考过后还要和同桌交流或进行小组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后,教师请学生分享他们的探究学习成果,并对学生的结论做出评价和补充。教师在评价和补充过程中可以穿插一些具有趣味性的故事来进行讲解,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③讨论:教师在讲解完课堂教学重点后,学生对民族融合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和理解之后,教师抛出问题:在如今看来,有人认为孝文帝改革是值得的(促进民族融合),但也有人认为不值得,改革使鲜卑拓跋部消失,因此孝文帝的改革是不值得肯定的,你是怎样认为的?说出你的理由。先给学生一定的自由思考时间,再给出相互交流讨论的时间,然后教师请学生回答并做出评价和补充。

总结

在本堂历史课中,教师有效的、有组织的设计了本堂历史课程,一定程度地改变来传统历史课教师一直讲、学生一直听的局面。在本堂课的教学过程里,教師选择了较灵活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进行了有效探究,同时又一定程度地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较好地完成了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的这一目标。endprint

猜你喜欢

历史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新历史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九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