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情境下影响创业绩效的关键性环境要素

2018-01-22李梦园

现代商贸工业 2017年30期
关键词:元分析创业环境

李梦园

摘要:创业环境这一客观因素对初创期企业的生存与成长有着显著的影响,对企业创业绩效起着关键性作用,也因此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在关于创业环境的研究中,确定影响创业绩效的关键性环境要素是一个重要的基础性问题,已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但并没有形成共识。基于国内近10年关于创业环境的研究文献,采用元分析法,对创业环境要素按内涵进行归并,以各文献中创业环境要素出现的频次高低为依据,得出普遍意义上更为关键的环境要素。研究发现:金融支持、政府政策、商业和专业基础设施是创业环境中最为关键的3项要素。

关键词:创业环境;元分析;创业绩效;创业失败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30.001

1引言

创业是近年来管理学界相当热门的议题之一。2009-2011年的CPSED(中国创业活动透视报告)的调研显示我国每百名成人群体中就有近5人正处于新企业创办过程中;中国的新生创业者也逐渐呈现出年轻化、知识化的趋势。《创业战略设计学》一书中指出,“中国民营创业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9年。每隔3年,100家企业中就有近68家死亡;每隔5年,北京中关村100家企业就有近92家消失。”创业企业生命周期的逐渐缩短对我们是一个警醒和信号。显然,除了创业者的知识储备、职业素养等一些主观因素之外,金融支持、政府政策、有形基础设施等这些客观创业环境要素更是影响创业成功率的关键因素。

创业环境对初创期企业的生存与成长有着显著的影响,更对企业创业绩效起着关键性作用,也因此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在关于创业环境的一系列研究中,确定影响创业绩效的关键环境要素是一个重要的基础性问题,已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但并没有形成共识。学术界的主要观点有,周瑞瑞 认为创业环境中对创业者的创业绩效有直接影响的环境因素有五个,分别是:政策与执行环境,资源获得性环境、竞争环境、商业环境、人文环境;而陈忠卫等在对安徽省城市创业环境的研究中,则是借鉴GEM(全球创业观察)框架,认为评价某个城市或地区的创业环境应从9个方面入手,分别是:金融支持、政府政策、政府项目、教育与培训、研究开发转移、商务环境、市场开放程度、有形基础设施、文化与社会规范。鉴于此,本文以国内近10年关于创业环境的研究文献为基础,采用元分析法,对创业环境要素按内涵进行归并,以各文献中创业环境要素出现的频次高低为依据,以期得出普遍意义上的更为关键的环境要素。

2研究方法和过程

本文主要采用元分析法和SPSS数据分析处理工具中的描述性频次分析工具,试图找出之前研究中的共同观点和创业环境要素中的关键要素。

2.1研究方法

文章全面回顾近十年以来国内关于创业环境的实证研究,采用元分析法研究方法,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通用创业环境评价体系。元分析法是一种以原始研究结果为基础的再研究方法,是强调对相关研究进行全面文献检索的一种综合性研究方法。元分析是一种对分析的分析,其主要特点有:(1)元分析法是一种定量的研究方法,它不是对原始数据的简单统计,而是对已有统计结果进行再统计;(2)元分析过程应该包含不同质量的研究;(3)元分析法寻求一个普适意义上的结论。本文所做的研究就是对之前相关研究的梳理和整合,故而元分析法在此处是一项科学适用的研究方法。

2.2研究過程

文章以2006年1月至2016年12月近10年期间国内关于创业环境的文献资料(期刊、学位论文等)为对象进行元分析。纳入文献的标准是:(1)对国内某区域创业环境做了实证研究;(2)对创业环境的要素有清晰的定义及划分;(3)如果学位论文与期刊论文出现重复,则舍弃期刊论文只选用学位论文。

首先,以“创业环境”为主题词及关键词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2006-2016)进行检索,最终检索到相关文献71篇。其次,根据以上提到的文献纳入标准,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文献18篇,文献汇总情况见表1,其中期刊论文16篇,学术论文2篇,涵盖内陆省市、沿海地区及港澳地区等18处研究区域。本文依据这18个独立的实证研究结果找出创业环境中更为关键的要素。

在已有研究中,关于创业环境要素的命名具有多样性。为了便于进行统计分析,本文以GEM全球通用框架下的创业环境要素为基础,对18个独立的实证研究中的创业环境要素进行归并。在GEM全球通用框架下,创业环境要素被划分为9大类,分别是:金融支持、政府政策、政府项目、教育与培训、研究开发转移、商务环境、市场开放程度、有形基础设施、文化与社会规范。基于上述9类创业环境要素的内涵,将18个独立的实证研究中名称或概念内涵一致的创业环境要素提取出来。对于研究中没有说明具体的创业环境要素名称的,则根据其概念内涵进行归并,并用普遍认可的名称来命名。对于文章中出现前后命名不一致而意义相近的环境要素,则根据其使用频率最高的命名进行归并。

学术界内不同的研究者对创业环境要素的命名存在差异,因此有必要先统一创业环境要素命名方式,然后再做频次分析。频次分析可以提炼出通用创业环境模型所包含的具体的创业环境要素,并按重要性排序。在此统一命名的方法是,根据GEM(全球创业观察)报告中对创业环境要素的归纳,把创业环境体系划分为9个方面,即金融支持、政府政策、政府项目支持、教育与培训、研究开发转移、商业和专业基础设施、进入壁垒、有形基础设施、文化与社会规范。

创业环境要素归并及分析方法确定之后,本文首先对上文中所提到的18项实证研究中所涵盖的创业环境要素进行归纳。之后对这18项实证研究中各创业环境要素出现的频次在SPSS.19中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呈现于图1频次分布直方图中。最后提取频次排序前6位的创业环境要素,来具体分析其在创业过程中的作用。

将创业环境要素的统一命名后,运用SPSS.19中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统计各创业环境要素出现的频次,提取频次排序前6位的环境要素,按重要程度划分为:最关键要素(出现频次≥16)、相对关键要素(15≤出现频次≤16)、一般关键要素(13≤出现频次≤14)和地方性关键要素(出现频次≤12)。endprint

本文在SPSS.19中所做的频次分析就是针对GEM(全球创业观察)中的9项环境要素在先前实证研究中的出现频次进行客观分析。每项环境要素的出现频次将呈现在图1(实证研究中创业环境要素频次分布直方图)中。最后提取频次排序前6位的创业环境要素,采用普遍意义上的判断方法,认为这些环境要素是相对其他环境要素来说是更为关键的要素。

从图1频次分布直方图可以看出,在GEM框架下的9个创业环境要素中,金融支持、政府政策以及商业和专业基础设施在18项国内研究中均被提及,成为频次最高的3个要素;而文化与社会规范这一要素在18项研究中出现频次合计为16次;然后是教育与培训和研究开发转移,均为14次;政府项目支持、进入壁垒和有形基础设施在18项研究中出现的频次均为11次。因此,我们根据研究方法中的归并和分析方法认定金融支持、政府政策以及商业和专业基础设施这3项环境要素为最关键要素;进而,文化与社会规范这一项环境要素为相对关键要素;教育与培训和研究开发转移2项环境要素为一般关键要素;政府项目支持、进入壁垒和有形基础设施这3项环境要素为地方性关键要素。

3研究结果及讨论

以创业环境要素在实证研究文献中的出现频次为依据,可把影响创业绩效的创业环境因素划分为4个等级,从高向低排列分别为最为关键要素、相对关键要素、一般关键要素和地方性关键要素。

3.1最关键要素

由研究结果分析可知,金融支持、政府政策、商业和专业基础设施是创业环境中最为关键的3个要素。金融支持指的是新成立和成长型企业获得金融支持和资源的程度,这一要素同時考察金融支持的质量和可利用程度以及政府财政部门对创业的理解程度。企业创业者的资金一般来自于三种途径:一是私人权益资本;二是创业资本融资;三是上市融资。同时,我国科技型中心企业创新基金管理中心对创新项目或企业也有金融支持,方式主要有两种,包括无偿资助和贷款贴息;资金引导方式也有两种,包括风险补助和投资保障。因此,充裕的金融支持是决定初创期企业创业绩效的关键性环境要素。

政府政策指的是地区和城市政府制定的政策及其实施情况,涉及税收和行政审批效率等方面,企业组织形式、人才政策 、配套设备等上面以及政府政策是否阻碍或者鼓励新创立的企业和成长型企业。显然,积极引导型的政府政策对于创业绩效的实现有很大的帮扶作用,而消极抑制型的政府政策则不利于初创期企业的发展。

商业和专业基础设施是指相关商业机构、会计机构和其他法律服务机构对于促进新创企业、小型企业和发展中的企业所提供的帮助。同时也考察相关资源的信息可获取性,包括互联网,期刊,报纸和关于国内和国际经济、创业流程以及如何撰写商业计划书和市场需求等方面。从目前的创业支持服务设施来看,还应包括某些地区创业园的创业孵化器等。这些商业和专业基础设施在创业起步阶段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2相对关键要素

文化与社会规范包括当地地区的舆论导向以及文化习俗是否有利于创业活动的实施,当地文化是否支持创业和社会舆论对个人努力、自立的肯定程度和对创业失败的宽容程度。几乎所有研究者都把这一要素考虑到自己的创业环境要素框架的构建中,说明文化和社会规范对创业活动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如果一个区域的当地文化氛围是积极的、鼓励创业的,比如江浙地区,那么这个地区的创业绩效水平就会相对较高,创业活动也会较为活跃;反之,消极的和保守的文化氛围则会抑制当地的创业绩效和创业活跃度。

3.3一般关键要素

教育与培训不仅包括大学里所开设的商业和管理教育课程,也应该包括社会层面上对创业或者有意向创业的人员所提供的相关教育和培训。基础知识储备不仅是创业活动赖以开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创业者获得各项技能的基础。良好的教育以及较高的技能是创业者在创业前期获得成功的必要保证。创业企业在初期会更依赖金融支持、政府政策、商业和专业基础设施这些最关键环境要素,但在创业中后期,创业者所接受的教育与培训水平则更为关键,因为创业者的知识储备决定其对市场的判断和对企业战略所做出的决策,进而影响企业的发展轨迹和寿命长短。

研究与开发转移指的是某个城市的研究和开发投入在创造新的商业机会上的积极程度,以及研发成果是否可以为新创立的小型企业和成长中的企业所用。这1项环境要素在创业前期对创业绩效也有相对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当某一地区的研究与开发转移投入成本较大并且取得的成果显著时,该地区的创业活跃度和创业成功率就会普遍较高。另一方面,广大高校是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的主要力量,当创业者在校期间就能得到较好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模拟实践能力的相关锻炼时,其未来的创业活动成功率就会更高。

3.4地方性关键要素

以上6项环境要素是创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政府项目支持、市场进入壁垒和有形基础设施则根据研究区域的差异展现出相对较弱的关键程度,在总体研究中其关键性并不突出,故认定其为地方性关键要素。其中政府项目指的是各级政府是否对于新创企业和成长型企业有可以提供的直接项目。这一要素也考察政府项目的可获取性和质量高低,政府人力资源的有效性和质量高低以及他们管理特殊项目的能力和服务的效用。有形基础设施状况指企业在社会中可利用的有形资源的质量以及获取的难易程度,包括交通设施、通信设施等公用设施。市场开放程度指商业贸易规定的稳定程度。该要素同时也考察市场的透明度,政府建立市场公开体制的政策,市场结构,以及所有的公司在公平的游戏规则下竞争的程度。

4研究意义及未来展望

从国内关于各地区创业环境的研究中找出共同点,确定各创业环境要素的重要程度,对创业活动的引导和推进有指导意义。通过对研究结果的分析,政府和社会各界也易于找到创造良好创业环境的着眼点,首先是金融支持、政府政策、商业和专业基础设施,其次是文化和社会规范,再次是研究与开发转移,最后是政府项目支持、市场进入壁垒和有形基础设施。但是需要考虑到,在创业活动的不同开展阶段,每个环境要素的重要程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创业环境的每个要素在创业活动的不同时期具体扮演怎样的角色,也是以后需要深入研究的一个问题。endprint

以上研究结果一方面对全国各地“双创”工作开展的着重点安放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同时对政府关于创业和中小型企业发展的政策建设以及创业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另一方面也对中小型企业以及初步创业公司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最后希望本文对于未来如何进一步研究创业条件的地区差异以及如何创造更好的创业孵化机制能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HENRI G.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 and the entrepreneurial environment[D].Helsinki:Helsink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4.

[2]Ahmad R N , Seymour G. Defining entrepreneurial activity: definitions supporting frameworks for data collection[R] . OECD Statistic、Working Paper. STD/DOC, 2008,(1).

[3]周瑞瑞.創业环境与创业绩效的关系研究[J].长春:吉林大学,2008.

[4]李华晶.创业环境、公司创业战略与组织绩效——基于我国大中型企业科技活动的实证分析[J].经济管理,2008.

[5]陈忠卫,唐根丽.安徽省创业环境评价及其优化政策设计——基于GEM框架的实证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9.

[6]夏凌翔.元分析法的几个基本问题[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7]王永贵,张言彩.元分析方法在国内外经济管理研究中的应用比较[J].经济管理,2012.

[8]周丽.GEM框架下珠三角欠发达城市创业环境研究——以广东省肇庆市为例[J].透视珠三角,2006.

[9]张璇.GEM 模型下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环境研究——以浙江省宁波慈溪市为例[J].经济管理,2015.

[10]萧志泳,林嵩.澳门创业环境研究[J].区域发展,2008.

[11]孙玉,刘佳.保定市大学生自主创业环境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4.

[12]盛志恒.大学生创业环境研究——以上海市大学生创业环境为例[J].上海:复旦大学,2012.

[13]申玉兰.郑颖.地方政府优化创业环境研究—— 以石家庄市为例[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4.

[14]杨皖苏,徐双杰.合肥市大学生创业环境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0.

[15]朱涵.基于GEM的区域创业环境优化研究——以江苏省为例[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13.

[16]辛磊.基于GEM框架的湖南创新创业环境研究探讨[J].市场研究,2015.

[17]朱琳.基于GEM框架下的银川市创业环境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14.

[18]李文婷,曹琳琳.基于GEM模型的杭州城市创业环境研究[J].科研管理,2008.

[19]杨波,冯悦旋.基于GEM模型的重庆创业环境研究[J].网络财富,2010.

[20]薛晓,静金曼.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大学生创业环境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

[21]金艳红.内外整合互动创建可持续发展的创业环境——以吉林省创业环境为例[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5.

[22]柳晓玲,马彬彬.山东省部分城市的企业创业环境比较研究——基于因子分析法[J].泰山学院学报,2014.

[23]谭川.山西科技型人才创业环境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

[24]高建,肖斌. 深圳市创业环境研究[J].特区经济,2005.

[25]赵曼,刘鑫宏. 武汉市适宜人居与创业环境研究[J].理论与实践,2007.endprint

猜你喜欢

元分析创业环境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推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