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什么 何以见

2018-01-22史丰

声屏世界 2017年11期
关键词:亮点落点选题

史丰

摘要:《东有论见》是江西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一档时事评论类节目,开播三年来,节目立足社会民生,锁定为“时事政策、社会现象、百姓生活”,贏得了良好的口碑。本文从《东有论见》论什么、怎么论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了电视时事评论的着力点和亮点。

关键词:电视评论 选题 落点 亮点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人情世情百姓情,情情可论。”每周六和周日,在江西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新闻晚高峰》栏目,都会响起这熟悉的一段话。两年前,江西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对言论加以强化,在频道民生新闻节目中推出电视新闻评论专栏《东有论见》,作为开篇语,这段话也便成了《东有论见》这一新闻时评专栏的定位。作为一档电视民生新闻栏目,《东有论见》坚持与时代同行,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不断提升舆论引导力,并在话题选取、论点呈现和话语方式上形成自己的风格,产生了不俗的传播效果。那么《东有论见》论什么?《东有论见》怎么论?

论什么?

评论的第一关是选题,最难的也是选题。《东有论见》每逢双休日在江西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新闻晚高峰》栏目中推出,节目每期8分钟左右。与日常点评的题目不同,《东有论见》评论的选题,是从一周下来诸多信息中挑选出的4个话题,分两天播出。作为一档时事评论节目,确定要评论什么,如何从一周众多的信息中,选准可评论的话题,对提升节目的影响力尤为重要。为此,《东有论见》立足社会民生,将选题锁定为“时事政策、社会现象、百姓生活”三大类。

宏观决策的权威解读。这类选题针对党和政府最新的或相关的决策部署和政策法规,由特约评论员即时发表看法,进行分析传达和阐述。当前,中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敢于向积存多年的痼疾开刀,敢于触及深层次利益关系和矛盾,把改革进行到底,这都需要在民意支持的基础上进行。民意的支持与否,是改革成败的关键。群众的感受和意愿正是国家决策者的关切所在,而评论则是回应社会关切的一种有效形式,是做好宏观决策事件追踪的准确呈现。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开放二孩政策,一夜之间,全面放开二孩的消息,迅速点燃了整个网络。每个人见面甚至微信聊天时,都会问一句:“哎,你准备要二孩吗?”老百姓对这一政策改革持什么态度?有多少符合条件者愿意生二胎?在这个政策出台之前的2015年2月和之后的2015年11月,《东有论见》分别以《符合条件,他们为什么不愿意生二胎》《二孩,生还是不生》为题,对当代家庭观念、子嗣观念、生育观念发生的变化进行了剖析。《东有论见》并没有高高在上地说教,而是同电视机前的观众拉起了家常,问大家“什么时候生?能负担得起吗?两个孩子如何带养?大宝能接受吗?心理准备怎么样”等,通过聊天的方式把“生好第二个孩子,养育好、教育好第二个孩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责任”的话说透,把“人口均衡,也涉及天下兴亡,家庭有责,国家有责”的道理说明白。这类选题还有《土豆“主粮化”战略对我们有什么意义》《政府鼓励“周五下午+周末”小长假,你乐吗》《1300万“黑户”:不仅仅是交个罚款的事儿》《提网速降网费 缘何要总理来敦促》《药价一放开 为何涨似火箭飞》等,均是对民生类政策作出的回应,可为政府提供一定的决策或工作参考。

社会现象的理性剖析。此类选题关注社会和社会中的人,通过评论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理解中国社会。在2015年,关乎公众权益且具有争议性的话题有许多,如“广东歌手姚贝娜病逝系列事件”“山东青岛大虾事件”“云南女导游辱骂游客”“女教师10字辞职信: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等,一年之中,可谓是热点纷呈,众说纷纭,对此《东有论见》以理性的眼光去分析,以多元的角度去阐释。

《江西男子遇世界性难题:怎么证明我妈是我妈》说的是一起发生在江西的奇葩事,《东有论见》在评论中指出,各种奇葩证明可谓层出不穷,这些啼笑皆非的证明也饱受民众诟病。奇葩证明在当今之中国社会泛滥成灾,坑人不浅,给人民群众制造麻烦,增加办事成本,直接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损害了政府形象,难怪连李克强总理都要屡斥“奇葩证明”力促简政放权,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此番评论有高度,阐述有锐度,传播有力度。

生活热点的直观映射。此类话题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通过评述百姓生活、表达百姓心声、展现生活现实,对重大民生问题密切关注,如吃穿住行、养老就医子女教育等。一年多来,《东有论见》出现频率较高的有环保、就业、教育、医疗、收入分配、安居等。如《春节“抢红包”成了新年俗 冲淡年味还是回归本质》《读懂“家长要求补课”背后的公平焦虑》《公共厕所里的厕位数:女同胞们难言的痛》《究竟谁在偷跑你的手机流量》等。

在社会热点事件点评中,《东有论见》坚持新闻评论本土化,江西本土事件的关注占有较大比例,如《江西高速提高限速标准:安全第一》《南昌男子结队在赣江裸泳吓坏女游客》《上饶宝马女踹小孩:“长腿90后” 人美心不美》《南昌:扁担老人被拒上公交车 是司机霸道吗?》等,这些话题多具有普遍关注性,与公民生活息息相关,论点鲜活贴近接地气。

怎么论?

新闻电视评论节目怎么样在舆论引导中发挥“指南针”作用,《东有论见》的做法是坚持正确导向,聚焦现实问题,强化说理论证,守住基点,找准落点,打造亮点。

亦正亦奇,守住基点。《东有论见》三年来坚持“大时政大民生”的定位,以坚定的主流价值,反映社会现实,不断地守正出奇和创新,表现出媒体的一份责任和坚守。2015年8月,《东有论见》所在栏目陆续接到来自全国各地观众的投诉,反映南昌机场过度打包设置消费陷阱,栏目迅速派出记者明查暗访,推出《“天价”打包费》的系列报道,全国数家网站纷纷转载。《东有论见》评论也及时抓住这一热点事件进行点评,《包两瓶酒300元:昌北机场打包费贵过机票钱》播出后,机场方面作出承诺让服务区“回归”服务本质。

《东有论见》追求建设性舆论监督的高度,把百姓关注点作为切口,促进决策科学化,带来良好的正面效应,传递出善意、理性、建设性,体现一个负责任媒体的担当。如针对社会上做老实人会吃亏的说辞,《东有论见》发起“您是老实人吗”的年度话题调查,包括评论员在内的《东有论见》全体主创人员,来到街头巷尾,走近普通百姓,针对什么是老实人,老实人会吃亏,做老实人难吗等进行海采,寻找当今大家对“老实人”的看法。综合上千名采访对象的答案,《东有论见》得出了较为客观的调查结果,其中90%认为自己是老实人,对于当代老实人的标准有哪些时,“诚信”“守法”两个词共同出现147次,出现次数最多。在此调查的基础上,《东有论见》还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观点,这就是在新的时期,要大张旗鼓地弘扬优良传统和作风,讲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可以说话题的成功设置,是评论长期保持独到的思想性、观点性和深刻性的关键所在。endprint

猜你喜欢

亮点落点选题
基于空间分层组合设计的火箭落点实时计算模型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美火星轨道器拍到欧洲着陆器落点图像
拼抢第二落点新闻打好新闻竞争战
探访江苏地方立法:百姓关切成立法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