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趣教学,让数学课堂智趣飞扬

2018-01-22范继华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17年12期

范继华

摘 要:智趣课堂是“智”与“趣”和谐统一的课堂。智趣课堂包括富有情趣的数学情境、富有知趣的数学活动、富有理趣的数学内容和富有奇趣的数学问题等。以“趣”为底色,以“智”为底蕴,能够让数学课堂智趣飞扬!

关键词:智趣课堂;智趣教学;智趣飞扬

小学数学智趣教学追求“智”与“趣”的和谐统一。智,从“知”从“日”,知为知晓,触类旁通;日为阳光,明察秋毫。因此,“智”可以理解为智力、智能、聪明、思考、智慧等意;趣,从“走”从“取”,跑着取东西是急着需要或是特别喜欢的东西,引申为兴趣之意,这种兴趣是由于事物本身的奇、特、妙等引起的。因此,“趣”可以理解为乐趣、志趣、奇趣、妙趣、理趣、情趣等。“智趣”,就是“智”与“趣”的融合,是智中有趣,趣中有智;是以智生趣,以趣促智;是智因趣生,趣因智达。“智趣”就是智与趣的交融、智与趣的和谐、智与趣的共生。在数学教学中,“智”与“趣”可谓数学的二原质,其中“智”为主料,“趣”为主味。

一、 营建有情趣的数学情境,引发学生“探究之智”

儿童数学学习离不开情境的创设,情境是引发学生“探究之智”的触发器。只有在情境的刺激下,学生的探究热情、兴趣、本领才能得到最有效的激发。基于学生立场,教师要充分考量数学知识与学生认知需要之间的联结点,为学生创设富有情趣、富有认知张力的情境。情境是一种发展学生观察力和思维的力量,它给学生的认知带来一定情绪色彩。在情境中,学生专心致志,他们的思维容易被激活,想象容易被激发。情境首先要让学生入情,其次要让学生动情,再次要让学生忘情。从这个意义上说,情境是一个“场”,一种富有情趣的、能够引发学生探究之智的“情绪场”。

例如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的《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笔者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一艘探险船在茫茫大海上迷失了方向,我们如何定位这艘航船进行搜救?这是一個富有召唤性的情境,引发了孩子们强烈的学习需求。学生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搜救船只提出了大胆的猜想:首先要确定附近的灯塔,只有找到一个参照物,我们才能描述船只的具体位置;其次,还需要确定船只在灯塔的什么方向,只有这样,搜救才更具方向的指向性、针对性,才不会大海捞针;再次,还需要确定船只在灯塔的某个方向上的距离,只有这样,才能精准定位船只的位置。在孩子们猜想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从参照物(观测点)、方向和距离三个角度展开深度的探究。

以激发学生探究激情的“情境”贯穿全课,可以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形成新的知识,学生的思维被情境中的问题牢牢锁住,进而将探究进行到底。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的思考是深入的,交流是主动的。他们感受、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和意义。

二、引领有智趣的数学活动,促发学生“理解之智”

学生有效的数学思维是在数学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有“智趣”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猜想、主动探究、主动思考、主动验证,促发学生的“理解之智”。在富有“智趣”的数学活动中,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积累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思想。在活动中,学生在“玩”中生趣,在“动”中生趣,在“知”中生趣,在“比”中生趣。只有让学生参与、体验数学活动,才能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数学活动承载了数学思考、数学理解的价值。

例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4册),通常的教法是教师写出一组算式,让学生计算。在学生计算后,引导学生对比,让学生认识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并且引导学生观察算式,得出“余数一定比除数小,除数一定比余数大”的结论。这样的教学,固然提高了教学效率,但却没有生成学生的活动经验,学生根本就不理解“为什么余数一定要小于除数”。笔者在教学中,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开展了“抱团游戏”活动,游戏规则是:将全班学生分成3组,每组人数接近20人,然后让他们每2人抱团,抢先抱成一团的算赢。在学生展开活动后,让学生列出除法算式。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接着,笔者让学生改成每3人抱团、每4人抱团等,并且让学生自己制定抱团规则。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列出了一道道算式,他们感受、体验到除法的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经历了“余数的诞生过程”,因而感悟到“为什么余数每次都比除数小”的深层数理,用孩子们的话来说就是“如果余数比除数大,就可以继续抱团”。在数学活动中,学生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形成了理性的“数学之智”。

现代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都是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数学教学,教师要超越“纸笔数学”的教学概念,多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充分展现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能力,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探究、不断认知、不断实践。

三、 发掘有理趣的数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思维之智”

数学知识是人类生命实践活动的智慧结晶,是人类生命实践智慧的确证与表征。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数学的学科本质,亦即明理,明数学之理。对于数学来说,“理”意味着什么?“理”意味着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对数学知识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如对于“数的运算”来说,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算法,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理解算理;对于“解决问题”来说,要让学生能够理解、厘清数量之间的关系等。

例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11册),笔者课前让学生做一个长方体模型。学生用小棒搭建了一个长方体框架,然后在外面糊上一层纸。但有一个学生仅仅用小棒搭建了一个长方体的框架。在课堂教学中,其他学生都对着自己的长方体指出了面、棱、顶点,只有这位学生显得比较局促,因为他的长方体无法用手摸面,当他像“皇帝的新装”中两位织布师那样用手在两条棱之间移动时,引发了全班学生的哄笑。为此,笔者抓住课堂中这一稍纵即逝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展开深度思考:“同学们,这个长方体也有面,只不过这个面是抽象的,你能在头脑中想象出这个长方体的面吗?”孩子们闭上眼睛想象;接着,笔者用这个长方体引导学生认识“面和面相交的线叫作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作顶点”等,并且根据这个长方体的框架,让学生思考长方体的棱长总和。形象化的模型资源为学生思考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提供了有益的支撑。有学生认为,可以一组一组地求,横着的有四条棱,竖着的有四条棱,斜着的有四条棱,一共有三组;有学生认为,可以将长方体框架拆下来,每一组的三条棱都相交于一点,一共有四组。由此,教师顺势揭示长方体的长、宽、高。在这个过程中,对于长方体框架的不同观察视角形成了不同的结论,充分体现了数学知识的“理趣”。这样的教学,为后续长方体表面积、体积的学习积累了丰富的活动经验,奠定了坚实的活动基础。

四、创生有奇趣的数学问题,充盈学生的“对话之智”

当下学生普遍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枯燥、乏味,究其根本是因为学生没有领略到数学的奇特,没有感受到数学的内在魅力。教学中,教师要运用一定的手段、方法、策略,向学生展示数学知识的奇特与美妙,展示数学知识内在的美妙、奇特与神奇。例如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8册),在学生通过撕角、拼角等活动形成了“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感性认识后,笔者通过三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演绎——

问题1:长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不同的长方形沿着对角线可以分成怎样的三角形?这些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问题2:任意一个三角形,沿着高分,都可以形成几个直角三角形?

问题3:任意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可以怎样计算?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充分领略到图形分割、内角和演绎的神奇。原来任意的一个三角形都可以转化成两个直角三角形,而任意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都可以合成一个长方形。如此,“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就在图形的分与合中被严密的推理证明了。这样的教学将学生引入了数学学习的美妙境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增进了学生的数学智慧。

智趣数学就是让学生真正品尝到“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在教学中,教师要将数学的魅力展示给学生,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启迪学生,用数学的智慧浸润学生,以智启慧、以智怡情、以智明理。积极营造“智趣合一”的教学氛围,倡导教师“智趣同构”的教学工艺,努力发掘学生的“智趣潜质”,进而让数学课堂智趣飞扬!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