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地质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2018-01-22王钦军周红英
王钦军,陈 玉*,周红英
(1.三亚中科遥感研究所 海南省地球观测重点实验室,海南 三亚,572029; 2.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数字地球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4; 3.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
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现象和因素[1],包括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和人文活动等8种类型[2].地质旅游是通过参观、考察一系列地质遗迹和地质特征(地理风貌和景观),使人们了解地质学与地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的旅游活动[3].近年来,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主要从旅游资源监测、制图、特征分析、开发与保护等方面研究地质旅游资源[4-12],遥感逐渐成为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的有效手段,在旅游资源监测、设计、规划、开发、评估、分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3-26].
长期以来,三亚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良的气候条件、优美的旅游环境闻名遐迩,其旅游产品主要以海洋、沙滩、热带雨林等旅游资源为主,如三亚湾、蜈支洲岛、天涯海角、大小洞天等,对游客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相对而言,三亚的地质旅游景点发展缓慢,亟需深度挖掘、扩大影响.为此,本文基于多源数据,结合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调查了三亚市地质旅游资源,并根据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对研究区的旅游单体进行了分类、描述和评价,以期为地质旅游资源调查、拓展三亚旅游类型和规模、发展旅游经济等提供参考.
1 研究区概况
三亚市是海南省南部中心城市,是中国东南沿海对外开放黄金海岸线上的重要口岸,被称为“东方夏威夷”.它东邻陵水县,西接乐东县,北毗保亭县,南临南海.东西长91.6 km,南北宽51 km,陆地总面积1919.58 km2.
在自然旅游资源方面,三亚市主要发育了海洋、沙滩、热带雨林等优势旅游资源,它们主要分布于东部的热带滨海旅游区内,代表性景点有亚龙湾、三亚湾、海棠湾、蜈支洲岛、热带天堂森林公园等.三亚市的历史文化遗迹众多,黎、苗族民俗风情独特,佛教文化厚重,其人文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城市旅游区、西部文化旅游区和北部乡村旅游区内,如崖州古城、落笔洞遗址、南海观音等[27].
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根据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调查三亚市地质旅游资源的地理位置、外观形态与结构、内在性质、组成成分、成因机制与演化过程、环境背景、关联事物、规模与体量、区域进出条件、保护与开发现状等.采用专家打分法对其观赏游憩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珍稀或奇特程度、规模及丰度、完整性、知名度和影响力、使用范围、污染状况等进行评价.根据评分将其分为五级:5级旅游资源,得分值≥90;4级旅游资源,得分值为75~<90;3级旅游资源,得分值为60~<75;2级旅游资源,得分值为45~<60;1级旅游资源,得分值为30~<45.其中,五级旅游资源称为“特品级旅游资源”,五级、四级、三级旅游资源被通称为“优良级旅游资源”,二级、一级旅游资源被通称为“普通级旅游资源”.
本项目采用的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资料收集、遥感图像获取及处理、地质旅游资源个体性敏感因子获取、地质旅游资源潜力性敏感因子获取和地质旅游资源遥感综合评价五个部分.
2.1 资料收集
收集研究区的遥感、地质、地貌、基础地理、DEM等多套数据(表1),并对其进行配准,形成一套完整的数据库,为地质旅游资源评价提供基础数据支撑.遥感图像主要用于提取研究区及其周边的交通、植被、地质灾害等的空间分布情况;地质图主要用于掌握研究区地质旅游资源的岩性、构造分布情况;地貌和DEM图主要用于提取地质旅游资源的山地、河流等地貌单元及其相应的高程、坡度、坡向等详细情况;基础地理数据主要用于展示研究区在海南省所处的地理位置,确定研究区的边界.
2.2 遥感图像获取及处理
获取三亚市多源遥感影像数据,包括中分辨率的TM/ETM、ASTER和高分辨率的QuickBird、SPOT、高分一号等.结合DEM图及野外定标对多源遥感影像数据开展几何纠正、正射纠正、图像配准等一系列预处理工作,为地质旅游资源评价提供多尺度数据源.
2.3 地质旅游资源个体性敏感因子的获取
基于遥感影像进行地质旅游资源个体的分析判读和识别,提取三亚市各类地质旅游资源的个体性敏感因子,如海岸、海岛、峡谷、河流等.结合地面调查验证,获取三亚市各类地质旅游资源个体性敏感因子的规模及分布现状.
2.4 地质旅游资源潜力敏感性因子的获取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结合已有资料,获取各敏感个体的区位、地质环境的稳定性、土地利用现状、基础配套设施等敏感性因子信息.
图1 地质旅游资源评价技术路线Fig.1 Flow chart of the geological tourism resources evaluation
序号类型名称规格数量海南省地质图及其说明1:2500001套1地质图海南省地质构造图及其说明1:5000001套海南省岩浆岩地质图及其说明1:5000001套2地貌图海南省第四纪地质及地貌图1:5000001套3遥感数据高分遥感数据空间分辨率:0.5m10景中分遥感数据空间分辨率:20m1景4地理数据海南县界图矢量图1套5数字高程数据DEM图空间分辨率:30m1景坡度图空间分辨率:30m1景
2.5 地质旅游资源综合评价
分别从个体性敏感因子的规模、形态、独特性、稀有性、文化性、观赏性、自然性及潜力性因子的量化分级等各方面,构建三亚市地质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开展三亚市地质旅游资源综合评价.
3 结果与分析
3.1 三亚市地质旅游资源调查
根据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对研究区的地质旅游单体进行了调查.野外调查路线及部分单体的照片分别如图2和图3所示,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结果表明,三亚市地质旅游资源丰富,主要包括山岳、滩地、海岛、峡谷、岩石洞与岩穴、地热与温泉、观光休憩湖区、悬瀑和跌水、观光休憩河段等9种地质旅游资源类型.
图2 三亚地质旅游资源野外调查图Fig.2 Field investigation map of Sanya geological tourism resources
主类亚类基本类型景点(地点)特色地文景观综合自然旅游地山岳型旅游地南山、六罗山、甘什岭、狗岭山、抱坡岭、虎豹岭南海观音、无翅坡垒树(铁棱)、槟榔谷滩地型旅游地三亚湾、海棠湾、亚龙湾、大东海、小东海、崖州湾、皇后湾天涯海角、珊瑚礁、红树林、海蚀地貌(皇后湾)、崖州古城海岛型旅游地蜈支洲岛、东岛、西岛、凤凰岛中国第一潜水基地、堡礁、珊瑚礁地质地貌过程行迹峡谷、岸滩六罗峡谷、蝴蝶谷军事设施遗址、壶穴、黎族藏爱人传说、蝴蝶岩石洞与岩穴落笔洞、大小洞天三亚人遗址水域风光泉地热与温泉南田温泉、田园温泉、南新温泉神州第一泉、小鱼温泉发源地天然胡泊与沼泽观光休憩湖区福万水库、水源池水库、半岭水库、落笔洞水库、赤田水库、仲田水库、颂和水库、汤池水库、太龙水库湖光山色、风光旖旎瀑布悬瀑和跌水六罗瀑布峡谷瀑降河段观光休憩河段三亚河、临春河穿越城区,绿意盎然,风景如画
3.2 三亚地质旅游资源评价
根据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请来自旅游、地质、地貌、遥感和生物等专业领域的专家,从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和附加值三个层面,根据实际情况,对观赏/游憩/使用价值、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珍稀性/奇特性、个体规模/群体结构/疏密度、保存是否完整、知名度、适宜游览的天数、有无污染等八项因子进行打分,并根据其平均值进行地质旅游资源的评级,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三亚地质单体旅游资源评价结果
(续表)
评价结果表明,在23个被评价的单体中,9个为5级旅游资源(占地质旅游资源总量的39.1%),10个为4级旅游资源(占地质旅游资源总量的43.5%),1个为3级旅游资源(占地质旅游资源总量的4.3%),1个2级旅游资源(占地质旅游资源总量的4.3%),2个1级旅游资源(占地质旅游资源总量的8.8%).3级及以上的优良级地质旅游资源占地质旅游资源总量的87.5%,三亚市地质旅游资源大部分属于优良级,开发利用的潜力巨大.在待开发利用的地质旅游资源中,六罗山、六罗峡谷及其附近的落笔洞具有巨大潜力,它们位于三亚市的北端,与南端的海洋旅游资源形成互补,区位优势显著.此外,它们还通过G98高速公路与市区相连,外部交通非常便利,为打造景区提供了外部条件,但景区内部交通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缺乏形成知名景区的配套措施,景区的知名度有待进一步提升.今后,需要在地质环境稳定性评价、地质旅游资源详查和规划等方面加强研究,为打造六罗地质旅游品牌、发展三亚甚至海南省的地质旅游经济提供理论支撑.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旅游规划通则:GB/T 18971-2003[S]. 北京:中国质检出版社,201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S]. 北京:中国质检出版社,2014.
[3] 何小芊,刘宇,熊国保.国内外地质旅游研究现状与展望[J].热带地理,2015,35(1):130-138.
[4] 丁家瑞. 遥感在旅游资源调查、评价、开发规划、管理中应用概述[J]. 国土资源遥感,1993(3):1-6.
[5] 杨传明. 广西旅游资源遥感调查的影像特征作用及意义[J]. 广西地质,2002,15(4):27-32.
[6] 张宏群,安裕伦,谷花云,等. 遥感技术支持下的黄果树风景名胜区自然旅游环境状况[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1(4):98-102.
[7] 范继跃,何政伟,赵银兵,等. 龙门山南段(芦山段)旅游资源遥感调查与评价[J]. 测绘科学,2007,32(3):96-99.
[8] 胡凤伟,胡龙华,武娟. ArcGIS在亚龙湾旅游度假区遥感监测中的应用探讨[J]. 北京测绘,2005(1):36-39.
[9] 陈锦辉. 遥感影像在旅游地图编制中的应用[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2(2):94-97.
[10] Yang G F, Yang Z, Zhang X J, et al. RS-based geomorphic analysis of Zhangjiajie Sandstone Peak Forest Geopark, China[J]. Journal of Cultural Heritage, 2011, 12(1):88-97.
[11] 彭京宜. 三亚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兼论旅游资源研究的理论与方法[D]. 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
[12] 黄海智,黄萍. 三亚市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J]. 气象研究与应用,2010,31(4):70-74.
[13] 肖艳,姜琦刚,李远华. 吉林省自然旅游资源现状遥感调查及综合评价[J]. 江西农业学报,2012,24(8) : 134-136.
[14] 贺瑾瑞,南赞,郝春燕,等. 北京市重要地质遗迹资源及其形成[J]. 城市地质,2015,10(Z1):261-268.
[15] 李尉尉,李铜基,朱建华,等. 基于遥感的旅游型海岛监控要素的研究[J]. 海洋技术,2012,31(2):63-67.
[16] 额尔敦格日乐,永胜. 基于TM遥感影像的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旅游环境影响动态监测[J]. 北方环境,2013,29(3):7-9.
[17] 王婷玉,石云,米文宝. 宁夏遥感影像旅游地图的编制[J]. 宁夏工程技术,2013,12(1):27-29.
[18] 蒋云志,孟爱国,张文君,等. 基于遥感技术的旅游自然景观全貌设计[J]. 山地学报,2008,26(s1):34-39.
[19] 罗朝霞. 浅论遥感影像在农业旅游规划中的应用[J].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3):187-188.
[20] Chaplin J, Brabyn L. Using remote sensing and GIS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s of tourism on forest cover in the Annapurna Conservation Area, Nepal[J]. Applied Geography, 2013, 43:159-168.
[21] Mukesh S B, Vt V, Komal C. Land use/cover disturbance due to tourism in Jesen ky Mountain, Czech Republic: a remote sensing and GIS based approach[J]. The Egyptian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and Space Sciences, 2015, 18(1):17-26.
[22] 许基伟,方世明, 黄荣华. 广西大化七百弄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评价及地学意义[J]. 山地学报,2017,35(2):221-229.
[23] 张婷婷,侯利朋. 青海共和龙羊峡地质遗迹类型及综合评价[J]. 中国锰业,2017,35(2):49-54.
[24] 陈林,蒋琼玉,黄浩,等. 四川兴文世界地质公园景观特征与价值评价[J]. 四川地质学报,2017, 37(1):172-176.
[25] 萧清碧,张粮锋. 福建永安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评价[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8(3):303-309.
[26] 韩瑛,白玫,冯文勇,等. 五台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5,34(10):88-93.
[27] 王木齐,符国基,陈键. 三亚市旅游资源调查研究[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7(4):432-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