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对COPD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作用

2018-01-22赖秀梅

临床医学工程 2017年12期
关键词:阻塞性入院护士

赖秀梅

(惠州市惠东县人民医院,广东 惠州5163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属于呼吸系统多发疾病,发病人群集中在老年人,发病机制是指机体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道弹性功能下降、肺部容积增大、气道壁功能破坏,影响患者通气质量。疾病发展至后期可能导致呼吸衰竭,患者常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及机体活动度,患者肺功能较差,且病程较长,需长期用药治疗,给家庭经济造成负担,影响生活质量[1-2]。本研究探讨心理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COP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11例;年龄范围在50~72岁间,平均为 (63.5±8.0)岁;病程在2~7年间,平均为(4.8±1.0)年;疾病类型包括:支气管哮喘15例,肺心病5例,肺气肿10例。观察组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在51~73岁间,平均为 (62.8±7.8)岁;病程在2~8年间,平均为 (5.0±1.1)年;上述疾病类型分别为 16例、6例、8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纳入标准[3]:取得患者本人同意;患者入院后接受肺功能检查、胸部X线、CT、血气分析检查确诊;排除合并精神异常、无法配合研究者;排除合并其他机体严重器质性器官病变者。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接受一般院内护理服务,包括:向家属了解患者疾病的临床表现特点、发作规律,评估患者呼吸受限情况,及时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检查工作,评估病情现状;护士应遵医嘱指导患者用药,讲解COPD疾病知识、发展过程及后期可能合并的并发症表现,讲解药理知识,提高患者认知能力;指导患者完成呼吸锻炼,进行饮食干预,嘱咐患者保持健康生活行为,监督患者戒烟戒酒,提供出院指导。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接受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措施,包括:①基础护理同对照组,护士在患者住院期间,主动关心患者,鼓励其诉说基本需求及内心想法,讲述对疾病的担忧,积极解答。定期组织科室的COPD患者,邀请心理治疗师,为患者授课、进行心理沟通,缓解患者的心理不适情况。护士日常护理过程中,指导患者进行呼吸锻炼,学习腹式呼吸要点,嘱咐患者练习吹口哨等,提高肺功能。②尊重患者,针对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护士使用合理语言,取得患者信任,主动关爱患者,每日保持交流,关心患者心理活动,了解日常生活需求,积极陪伴患者。③护士教会患者学习注意力转移方法,科室定期组织科室同类型疾病患者举行座谈会,促进患者之间的交流,发放健康宣传手册,通过集体交谈方式,缓解患者内心紧张、焦虑、孤独感[4]。

1.3 观察指标

科室分别于入院时、干预后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患者的内心情绪,该量表包括20道题目,每项题目为1~4分,评分标准[5]:<50分表示情绪正常,50~59分表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为重度焦虑。采用科室自制量表调查评估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包括心理护理、COPD知识讲解、饮食注意事项及生活行为指导等方面,分为三个等级,即非常满意、一般、不满意;患者自行填写问卷,护士负责回收与统计调查结果,护理服务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 +一般例数) /总例数 ×100%[6]。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入院时、干预后的心理焦虑评分比较

入院时,两组患者的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 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入院时、干预后的SAS评分比较 (±s,分)

表1 两组患者入院时、干预后的SAS评分比较 (±s,分)

组别 n 入院时 干预后 t P观察组 3 0 7 0.5 1±1.3 8 4 4.1 5±0.5 9 9 6.2 0 0 0.0 0 0对照组 3 0 7 0.5 5±1.4 0 6 0.4 6±1.0 5 3 1.5 8 0 0.0 0 0 t 0.1 1 1 7 4.1 7 2 P 0.9 1 2 0.0 0 0

2.2 两组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73.3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 [n,n(%)]

3 讨论

3.1 COPD疾病对机体的危害性

COPD属于临床常见的呼吸道疾病,疾病特点为气道阻塞,病程可长达数十年,症状反复发作,病情迁延不愈,导致患者肺功能受到较大影响,造成机体活动不同程度受限,患者生活中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疾病复发的可能性较大,需长期接受药物维持治疗。大部分患者在疾病治疗期间,对疾病预后效果失去信心,伴随心理焦虑等不良情绪,影响日常生活质量。因此患者入院后护士需积极评估影响患者心理的相关因素,发现可能与机体年龄、病情现状、活动度等有关,因此临床为患者提供药物治疗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7],通过健康教育、呼吸锻炼、运动指导等措施改善患者的通气不良现状。

3.2 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焦虑情绪

本研究中,为观察组患者做好常规院内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要求护士每日与患者保持交流,密切关注患者的身心状态改变情况,向家属了解患者的病史、生活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全面评估病情现状,积极采取措施改善患者呼吸不畅的症状,遵医嘱指导患者用药;增加患者与同类型患者的交流机会,通过健康宣教,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自身疾病,树立治疗信心。心理护理模式原则为保护患者隐私、坚持以人为本,在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并树立治疗信心[8],护士可联合家属共同为患者提供情感干预,促进家庭关系和谐,提高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度,保持积极生活态度,可有效改善心理不良情绪。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模式的概念是指针对某种疾病患者的病情特征、临床症状,护士综合评估患者的心理现状,结合护理诊断,利用心理学理论指导,为患者制定心理干预护理计划,帮助患者缓解心理不良情绪的过程。对COPD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

[1] 齐莹.心理护理在合并焦虑和抑郁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中的应用 [J].护理研究,2016,30(12C):4599-4600.

[2] 卢丹.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护理综合干预的效果评价 [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28):151-155.

[3] 张虹艳.心理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29):174-175.

[4] 李荣,姚志强,周俏棋.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观察 [J].海南医学,2016,27(16):2744-2746.

[5] 陈利.心理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 [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6,32(10):132-133.

[6] 缪初蕾.综合护理干预对COPD患者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浙江医学,2016,38(1):61-63.

[7] 位芳.护理干预对老年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医学版),2015,29(6):519-521.

[8] 卢佩兰.细节护理对老年COPD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J].内科,2016,11(4):660-662.

猜你喜欢

阻塞性入院护士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
中西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50例
入院计划概念框架系统分析
多因素可识别急性冠脉综合征再入院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