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不同部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的规律
2018-01-22赵洁
赵 洁
(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胸心乳腺外科,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8)
近年来随着医学领域的不断进步,乳腺癌被证实发病和遗传有密切关系,乳腺癌是发生在女性乳腺上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高,目前在医治前哨淋巴结利用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是非常必要的技术,对判断乳腺癌有无出现病灶转移,为临床医治提供依据。本研究为探讨乳腺癌转移规律,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方医院收治的32例乳腺癌患者,临床查体未发现腋窝肿大淋巴结。患者28~76岁,平均年龄44.9岁,肿瘤直径1.0~4.9 cm。临床分期为T1~2N0M0。右侧乳房17例,左侧乳房15例。病理分型:浸润性导管癌26例,黏液腺癌1例,原位癌3例,浸润性小叶癌2例。32例患者中前哨淋巴结检出率100%。
1.2 方法
利用淋巴术前显象,注射亚甲蓝标记所选患者的淋巴结,术中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将患者乳腺以乳头为中心,水平以及垂直为坐标轴,将乳腺分为外上、外下、内上以及内下4个象限,利用术中前哨淋巴结的检出,并结合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进行病理检查,利用石蜡切片技术,染色后显示病理区[1]。
1.3 观察指标
结合切片显示病理区,详细观察,得出前哨淋巴转移的真阴性、规律、真阳性、假阳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内上、外下、外上、内下象限前哨淋巴结转移规律发现,外上象限转移率明显高于外下象限、内上象限、内下象限,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规律对比 [n(%)]
3 讨 论
由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是最开始接受肿瘤转移的部位,是肿瘤区域内淋巴引流的首要位置。利用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对判断病灶转移和肿瘤扩散是非常有效的措施,通过观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有无转移确定治疗方法,对手术的简化、手术时间的缩短非常重要。本次利用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判断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规律,发现外上象限转移率明显高于外下象限、内上象限、内下象限,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得到淋巴转移主要向外象限转移,而内侧组淋巴结主要转移至腋窝,提示在临床中对外侧象限的肿瘤应及时治疗,并且腋窝是淋巴结转移的第1站,临床治疗中应重点观察,确定清扫手术的范围。
本次研究发现淋巴结转移未见跳跃式转移,淋巴转移的规律相对恒定,均为单发性病灶,没有较多病灶进行远处转移,远处转移的概率较小,得出淋巴转移不受肿瘤发生部位影响,但腋窝受肿瘤侵犯概率较大结论,所以常规的清除前哨淋巴结手术对治疗患者非常有效,安全性高,可降低复发率,且根据有关研究表明,多灶性或多性乳腺癌的淋巴结通道会发生改变,会影响亚甲蓝对前哨淋巴结进行活检,在进行常规清扫后,可根据病例切片结合免疫组化检查,对患者进行具体的分期,而腋窝淋巴分期反映了肿瘤入侵的的程度,且根据象限的划分,发现乳房淋巴结汇聚点主要在腋窝,而内侧象限内没有出现胸骨旁淋巴结转移,说明前哨淋巴结式引流整个淋巴转移的结点,且前哨淋巴结数目并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腋窝状态是制定乳腺癌患者治疗计划的核心,针对腋窝进行治疗,对患者的康复有良好的作用,可有效帮助患者降低复发概率,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和患者家庭的心理压力,值得广泛推广和临床应用[1-2]。
[1] 陈宏亮,丁 昂,王富文,等.前哨淋巴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非前哨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分析[J].复旦学报(医学版),2015,42(4):460-466.
[2] 康淑娟,胡大为,马立辉,等.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6,33(3):204-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