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革命文化与强化执政党思想建设研究

2018-01-22赵莉娜朱宪臣

桂海论丛 2018年3期
关键词:革命中国共产党精神

□赵莉娜,朱宪臣

(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党校,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作用更加突出地表现在国家和民族创造力、凝聚力上,同时也成为综合国力相互竞争的重要元素。从近代中国历史来看,革命贯穿于整个近代中国社会。可以说,在推动和开拓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革命文化就作为中国近代革命事业最有力的精神支撑。从五四运动起,在不断打破封建专制思想束缚和不断对帝国主义殖民意识觉醒当中,革命的精神和革命的理想开始渗入到革命实践中去,这主要体现在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实质中。近代中国革命阶段所形成的中国革命文化精神,为现今的执政党思想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文化资源。

一、中国革命文化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对于中国革命文化来说,它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团结奋斗的场面,同时也体现出了中国共产党在思想理念和价值追求上与人民群众需求的内在一致性,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影响力,这也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一大法宝和优势。

(一)中国革命文化的内涵

中国革命文化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形成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反映中国革命现实、凝聚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独特思想和精神风貌的文化[1]。它既是中国革命时代的先进文化,又是新时代多元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精神动力。为此,习近平多次强调:“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我们要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行,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2]

中国革命文化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物质层面包含中国共产党革命时期遗留下来的遗迹、遗址、遗物及革命后修缮完成的纪念碑、纪念堂等。这些实物是中国革命文化外在显性部分;其二,精神层面包括革命文艺、革命精神及革命事迹等。这些文化形态是中国革命文化的主体精神,是中国革命文化的精髓。总之,中国革命文化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中国革命文化是“党和人民群众在人民军队的创建到土地革命、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各个时期所留下的足迹、所取得的伟大功绩,以及在取得功绩的过程中所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的伟大人格、革命事迹和崇高精神”[3]。中国革命文化体现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在中国近代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不屈不挠的顽强毅力,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中国共产党的实践一再证明,没有革命的文化,就没有革命的成功实践。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需要从中国的革命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

(二)中国革命文化的基本特征

毛泽东说过:“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反之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4]作为一种观念形态,中国革命文化,不仅上溯历史、涵盖现实,而且延伸到未来。因此,中国革命文化具有诸多基本特征。

第一,时代性。首先,中国革命文化具有无限延伸的生命力。它形成于我们党领导民族解放斗争和人民解放的革命实践中。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建立的事业,是用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实践的载体;另一方面,中国革命文化又从形式、层次和强度等方面推动群众的实践活动,从而不断地体现出中国革命文化的时代价值。其次,中国革命文化的与时俱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推进起着重要作用。正如恩格斯所说:“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包括我们这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它们在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5]再次,中国革命文化代表了前进的方向,无论是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时期,还是现代化建设中的社会主义文化,都起到凝聚人心的作用。中国共产党诞生90多年来,在不断总结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中的经验教训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确保了中国革命文化的先进性和时代性。

第二,民族性。首先,中国革命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内在契合。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革命文化的思想根基,无论是中国革命文化还是社会主义文化,都从中汲取精神精髓,承载并传播。其次,中国革命文化不断提升了中华民族精神。在每一个历史阶段,民族精神都有相对应的具体表现,如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中国革命文化伴随中华民族精神不断添加新的内容,成为世代相承的前行动力。再次,中国革命文化不仅直接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信,而且提升了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所走的道路也彰显了自身的特色,我们选择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特色道路。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不断的实践,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使得中国革命文化具有中国民族性的特点,带有中华民族的特色。

第三,传承性。从发展的角度看,文化的发展都有积累的特点,每个时期的文化都不是凭空而造,它都经历了不断的创新、实践的发展:从井冈山革命文化、长征革命文化到延安革命文化等,都体现了中国革命文化的传承性。“我们党在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扎根人民、志向高远的革命文化,是我们党始终不忘初心、不改初衷,历经苦难铸辉煌的深层文化因素。正是这种不忘初心,使我们党在经历挫折之后,义无反顾地开辟和拓宽了中国道路。”[6]可见在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中国革命文化始终贯穿着中国共产党的优秀的品质和崇高的理想。中国革命文化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不断积累文化力量,继续传承和弘扬中国革命文化,使之成为全社会的一面精神旗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总之,中国革命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民族性和传承性的。它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为了实现人民的当家作主而不懈的奋斗历程。中国革命文化还包含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和中国实际的需要。现阶段,我们党和广大党员都要时刻倡导和提醒自己,始终保持艰苦奋斗、不畏困难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时刻保持优良的作风。

二、中国革命文化在执政党思想建设中的价值

新时代,我们之所以大力弘扬中国革命文化,并不仅仅是要争取巨大的经济效益,更为重要的是挖掘中国革命文化的思想内涵和精神指向,发挥其在实践中的重要指导意义。中国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具体体现,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中国革命文化在特定历史中历练发酵,潜移默化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影响着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建设。弘扬中国革命文化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不竭精神动力。

(一)中国革命文化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奠定了思想基础

马克思·韦伯认为政党的执政合法性来源大体有两点:第一,通过权力拥有的统治效力,即政党通过执政为人民带来社会效益;第二,政党通过权威的建构,从执政理念、施政方针等文化软实力,取得人民对政权发自内心的信仰,从而赢得人民的认可。李普赛特则认为:“使人们产生坚持当下政治制度最适宜的力量是信仰的力量。”[7]

“得民心者得天下”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其合法性来源既是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的选择,又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效益赢得了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同样如此,中国革命文化从产生到传承都说明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毕生追求。此外,我们也看到,中国革命文化所反映出来的精神实质和价值也起到引导群众的作用。这更加有利于广大群众认识到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同时也进一步加强了群众对党的信任。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中,中国革命文化寄托着人民对党的认同和感情,同时也号召广大群众凝聚起来,共同战斗,进一步奠定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思想基础。

(二)中国革命文化为坚定理想信念提供支撑

中国革命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其中理论学习的作用不可忽视。“革命传统教育既注重知识灌输,又加强情感培育,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当今世界各国政党都特别注重强化自身意识形态建设,特别是执政党更加需要理论上的与时俱进,不断推进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意义重大,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立党之本,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思想理论基础。纵观世界历史,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深刻地警示我们:放弃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需要付出多么惨重的代价。中国革命文化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中国革命文化是现代中华民族的灵魂,凝聚各民族人民团结在党中央周围,我们要始终拓展革命文化宣传教育,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和大众化。中国革命文化形成于中国共产党革命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具有的独到的政治资源,更是加强社会文明建设的基础。因此,宣扬中国革命文化的内涵意义,对于当下中国共产党开辟执政的合法性渠道,夯实执政之基,提升国家软实力都是十分有效的资源。

(三)中国革命文化为铸就文化自信添加动力

文化自信是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和自觉践行,是基于心理优越性和行动上坚定性的文化表现[8]。我们说中国革命文化为铸就文化自信添加动力,所遵从的逻辑结构和规则,是站在人民的立场、实践的角度及对和谐的追求。正如习近平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9]。习近平的这一论述把文化提到了更为重要的位置,阐述了文化自信的重大意义。

第一,中国革命文化与人民群众相结合。对于中国文化我们应该怎样自信?如若我们仅是把中国文化的进步放在个别精英人物的创举上,就很难有坚定而精准的回答,就很难做到文化自信。由此可知,我们应当把中国文化放在中国历史脉络中去把握,这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源头。同时,中国革命文化也一再证明:“历史活动就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的不断深入,群众的队伍必将扩大,决定历史向前发展的一定是‘行动着的群众’。”[10]由此可见,我们的文化自信,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在党群关系紧密结合的基础上产生的。

第二,中国革命文化与实践相结合。革命文化不仅仅只是停留在精神层面,而且还体现在实践中。我们的文化来源于社会中的反复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文化自信的判断。“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是实践的观点”[11]。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在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斗争实践中,既产生了毛泽东思想,也出现了一大批文艺成果,这一批在实践中产生的理论成果使得革命群众在斗争的过程中形成了坚定的理想信念。

第三,中国革命文化是和谐的选择。在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中,存在着两种选择:一是以暴力斗争的方式解决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从而达到了革命的目的;二是利用内部合作,统一战线的方式,在共同对敌求解放的过程中达到革命的目的。这种选择较之第一种是和缓的,同时也是本质的。在革命阶段,有无数的先烈们为革命而牺牲了生命,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在他们心目中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在新民主主义时期,无数爱国青年奔赴革命根据地,究其原因就是因为那里有自由平等的文化环境和社会状况。通过新民主主义时期党的历史可见,在战斗中,革命者的奋斗理想及必胜决心的源泉是团结和谐。

三、中国革命文化作用价值在执政党思想建设中的实现途径

执政党在执政的过程中,思想的有机统一在中国共产党进行国家社会文化建设中起到关键作用。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执政体系和行为取向上,始终高度重视党的思想建设。早在1929年12月,毛泽东在福建上杭古田村召开的红四军第九次党代会上就提出,思想建党,要求首先从思想上把党的队伍组织和武装起来[12]。可以说中国革命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新时代,我们依然应该高度重视中国革命文化教化育人的作用,把中国革命文化建设融入执政党思想建设当中,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支撑。

(一)突出革命物质资源的文化价值

一是将中国革命文化融入物质文化建设中。2013年7月11日,习近平到西柏坡视察时强调:“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添很多正能量。”[13]物质层面的革命文化具有实体性和承载性,可以激发群众的爱国主义情怀。习近平也说:“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自己是从哪里走来的,永远都要从革命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老区和老区人民为我们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牺牲和贡献,我们要永远珍惜、永远铭记。”[14]可以说红色旅游为中国革命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很好的媒介,不仅促进了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而且广泛挖掘了革命文化的社会效应。二是把中国革命文化融入精神文化建设中。在中国革命的漫长过程中,大批的革命战士在战争中拼死战斗,他们的革命理想、革命意志和革命故事经过岁月的沉淀,成为了厚重的革命精神文化。在不断地开发和利用革命文化的同时,着重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施政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等,从而净化社会思想领域,塑造崇高理想信念,约束自己的行为,推动整个社会平稳发展。

(二)搭建起党性教育的平台

习近平指出: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的“心学”;要加强党性教育,提高党员、干部坚持优良作风、抵制不良作风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开展党史国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把中国革命文化与党性教育结合起来。只有大力倡导共产党人理想信念,铸牢理想信念这个魂,才能真正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把思想建党落到实处。马克思说过:“思想的历史除了证明精神生产随着物质生产的改造而改造,还证明了什么呢?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15]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面临复杂多元的意识形态背景之下,能够使自身思想处于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掌握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其中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掌握了权威的宣传教育的领导权和话语权,为党性教育搭建了平台。具体说来就是把中国革命文化同党性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在宣传和教育方法上创新。在对广大党员的培训过程中,把学习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开展体验式教学、现场教学,如“重走长征路”等等。把努力提高党员党性修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既坚定了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政党认同,同时也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认同,进一步巩固了全国人民积极奋进的思想基础。

(二)引导党员干部的行为导向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教育引导全党牢记党的宗旨,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16]由此可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建党,由思想指导实践,运用中国革命文化的先进精神和价值追求,对中国共产党党员品格塑造和行为规范起到指导作用。中国人民群众对执政党的理性支持离不开中国革命文化的传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通过中国共产党的教育体系,提高人民群众的素质。反过来,再由人民群众接受和认可执政党的建设,从而形成良好的政治秩序。在此基础上,民众才能形成对革命对象的尊崇信念,因而决定自身是否应该参与政治活动,最终形成对自己政治行为的理性支持[17]。就是因为群众对革命文化的高度了解和认同,民众才能对现实的执政文化有顺应导向,才能够为中国的先进文化提供群众基础和实践主体,成为先进文化的宣传者和自觉实践者。

综上所述,新时代,中国革命文化对党的思想建设依然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发扬光荣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努力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中,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先辈的业绩。这是我们对老一辈革命家最好的纪念,同时也更能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猜你喜欢

革命中国共产党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读《革命年代》遐思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