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心理分析在文件检验中的应用

2018-01-22

法制博览 2018年28期
关键词:借条乙方审理

刘 锐

聊城市公安局刑科所,山东 聊城 252000

心理因素主要有三部分构成,具体包括情感、意志、感知。通过感知对看到听到的事物进行分析了解,从事一件事时思维意识的掌控决定权在于意志与情感。文件检验中通过笔迹检验、言语识别等都反应出了作案人的心理活动,所以进行心理分析也是文件检验的重要环节。

一、实际案例举例分析

作为一名刑事警察对于接触到的各种实例案例早已屡见不鲜。我将通过列举实际案例对心理分析在文件检验中的应用做出实例分析。

案例1:我市谋县某村一会计拿着一张借条来上诉说他们村前任村长,以村长的名义向村委会借钱不还。而村长是个文盲,由于年限久远已经记不清有没有签过这张借条,但肯定的是自己从来不会向别人借钱。于是县局将该借条送到我这边,要求鉴定是不是该村长本人签的字。就简单的笔迹而言可以通过与其它签字进行对比,但原因在村会计与他共事多年,字迹很容易被模仿。过多的纠结于此对案件的帮助不大,村会计敢这么闹,村长签字的可能性很大。后经过对上诉人的心理状态进行观察分析,审理中告诉上诉人我们需要用先进文件仪进行字迹检验时,上诉人体现的有些惶恐不安并想撤掉上诉。后经文检仪检验,该借条是一张普通的收条用同颜色的笔将欠条内容添加上去的。由该案可证明心理分析对文件鉴定的重要性。

案例2:甲乙两公司就房屋装修签订了工程合同,工程竣工乙方要求甲方将余款结清。但甲方却说收尾装修与乙方没有任何关系,是自己弟弟完成的,还拿出了一份与自己弟弟签订的合同,不能将剩余的60万付给乙方。办案人员将收集到的相关合同拿到我处,想进行朱墨时序鉴定,同时鉴定该合同最终签字是不是公司副总本人。经过调查知道公司副总与该合同甲乙两方属于兄弟关系,通过心理分析结果如下:乙方弟弟属于农民工,没什么能力完成合同签订,假合同的可能性非常大。重点在于一家人造假是没有任何限制性的,哥哥属于公司副总,签订合同时章是自己的,合同一般都是按照正常程序进行的,越是造假越需要按“程序”进行。经过我们的检验与省公安厅复查检验,该合同的确属于先墨后朱。经过审问,3人承认该合同是兄弟几个合谋伪造的。由于欠款相隔时间久远,该合同是对方索要尾款后才伪造的,通过他们自述得知,先写好了合同后盖的章,造假过程基本与我们分析一致。

二、心理分析在文件检验的应用措施

案件在审理过程中,应当对嫌疑人做出适当的心理分析,帮助案情有更快的进展。心理分析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主动出击,不可被嫌疑人牵着走

主动的去获取更多资料,不能够只是单纯的依赖文件的检验,应该尽可能的将案情放大化,注重其它细节[1]。了解到的一手资料越多,案情进展越有条理,对犯罪嫌疑的心理把控也更加准确,案情判断能力也会更强。每件案子的发生,不管犯罪嫌疑是不是最终主使者,或者心理素质有多强,作案策划、作案进行以及事后处理多多少少都会露出破绽。很多案子只想通过少量的书面文件是不可能了解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的,因此,除了更多的收集有关书面文件外,在与嫌疑人接触时应认真留意观察犯罪嫌疑表情神态,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分析,避免检验过程中走过多弯路。

(二)综合分析审理案件,勿以自我为中心

案件审理中,尽可能结合实际主观分析,不能以自己为中心,犯先入为主的错误。拿自己的思维框架推断犯罪嫌疑人本该这样或那样,自我的思想只会让案件变得复杂。我们在审理犯罪嫌疑人时,犯罪嫌疑人同样在对我们进行心理分析,而且他们的阅历与不择手段的思想远远高于们。因此,在案件审理中要客观分析,将自己的个人情绪抛出,冷静的对待案件[2]。分析案件全过程,如遇到瓶颈时可向文检网的老师请教,让他们利用自己丰富的经验帮助我们脱离自己设立的条条框框,突破心理定式。

(三)灵活转变,切勿刻板分析

要想将心理分析很好的应用到实际案件办理中来,需要思维灵活,不断的通过角色角度来带入不同层次分析。心理分析主要是为案件服务,重点突破还是在文件检验的事实中提取,因此分析必须建立在事实之上,用事实去验证分析是否准确。不同案子的审理,分析方式与个人见解不同,需要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应用。另外,想要成为经验丰富的检验人员,不仅需要有更深层次的分析深度,还需要在实践中多加锻炼,养成灵活的分析习惯,在办案中主动探究,拿出正确有力的鉴定结果。

三、结束语

将心理分析这一模式进行透彻的理解与学习,并且有效的应用到文件检验中,不仅使得检验结果更加精准有效还能提高办案效率,因此,相关人员应当将心理分析更多的应用到案件办理中来,更多的为我国人民的各项利益与人身安全服务。

猜你喜欢

借条乙方审理
知名案件法院审理与ICC意见对比
借条
浅谈基层审计机关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襄垣县审计局创新审理新机制
少林秘宗自卫术
真假借条
少林实用防卫制敌术
家庭劳动小岗位聘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