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桃仁膝康丸基于“温”“消”“补”治疗骨性关节炎的组方分析❋

2018-01-22罗石任郭艳幸魏立伟刘培建刘晓红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8年9期
关键词:方中桃仁熟地黄

罗石任,郭艳幸,张 虹,魏立伟,刘培建,孟 璐,刘晓红,秦 娜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郑州 450000)

骨性关节炎属于中医学“痹症” “骨痹”范畴。《素问·痹论》曰:“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在于皮则寒。”中医认为诸筋皆属于节,膝乃筋之府,病在筋骨,本在肝肾,由于风寒湿外邪侵袭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或因跌扑损伤、闭阻气血,则筋脉关节缺乏气血濡养,关节屈伸不利甚则关节变形。肝肾不足、筋骨失荣为本;外力所伤,瘀血或外邪侵入,经络阻塞为标[1-2],两者相互影响,虚实夹杂而为病。根据正虚邪实的特点,治疗给予活血行气、祛风除湿通络、补肝肾,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标本兼治的目的。

桃仁膝康丸组方源于名老中医经验方,将其制备成丸剂命名为“桃仁膝康丸”,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平乐郭氏正骨”的传统药物。桃仁膝康丸是由桃仁、红花、三七等10余味中药组成的复方制剂,本品为棕褐色的浓缩丸,味苦微辛,具有活血止痛、祛风湿、补肝肾之功效,适用于骨关节病早期关节疼痛、屈伸不利、膝部关节疼痛、上下楼梯更甚,或久蹲不易站立等,经多年临床实践表明,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显著疗效。

1 桃仁膝康丸的组成及方析

桃仁膝康丸系由桃仁、红花、当归、熟地黄、川芎、白芍、独活、防风、桑寄生、牛膝、细辛等14味药材加工制成的浓缩丸,每次6 g,每日2 次,温开水送服,连服30 d为1个疗程。方中桃仁甘苦性平,活血祛瘀力强而善破瘀;红花活血祛瘀止痛;当归补血养肝,和血调经;熟地黄甘温味厚而质柔润,长于滋阴养血,在方中共为君药;辅以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调畅气血;白芍养血柔肝和营;独活辛苦微温,长于祛下焦风寒湿邪,蠲痹止痛;防风祛风胜湿;佐以桑寄生、牛膝补益肝肾,强壮筋骨;细辛辛温发散,祛寒止痛;加之乳香、没药、三七以增强其活血止痛的作用。综观全方,诸药相互配合运用,共奏活血止痛、祛风湿、补肝肾之效,使肾气旺、精血充、瘀血去、经脉通,筋骨得养则痹症消除,本方体现了治本为主、标本兼治的中医治疗原则。

2 桃仁膝康丸蕴含的治法思想及对骨性关节炎防治的组方分析

桃仁膝康丸为融合“温”“消”“补”为一体的中药复方,组方合理精当,选药简约质朴。该药被用于治疗骨性关节炎,疗效较为稳定。临床疗效观察表明,桃仁膝康丸使用方便、简单、毒副作用少且安全、有效率高,优势明显,对于骨性关节炎症状的缓解有确切疗效。

2.1 温

所谓温法,就是利用性能温热的药物来改善人体“里寒”症状的一种治疗方法。里寒又称为内寒,是由寒邪侵入脏腑、经络,或是人体阳气衰微,不能温煦脏腑,导致阴寒内盛的一类疾病。温法,适用于寒滞经络、脏腑虚寒及亡阳厥逆等证的治疗。《医方新解》言其“对神经、内分泌、循环、消化等系统,大多具有兴奋作用,能增强全身机能,旺盛新存代谢,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消化吸收,故常用于各系统功能低下以及机能衰竭的病证”[3]; 症如《成方切用》所云:“以散兼温者,散寒邪也;以行兼温者,行寒滞也;以补兼温者,补虚寒也”[4]。中医学认为,肝肾亏虚是膝骨关节炎的发病基础,风寒湿邪侵袭及跌扑扭伤为发病诱因,风寒湿邪乘虚侵袭留驻关节,故宜祛风除湿,温经散寒。

2.1.1 祛风除湿,温经散寒 《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说:“寒者热之”,说的就是温法。方中细辛辛散温通,芳香走窜,痛彻表里上下,祛风散寒力强,能外散风寒解表邪,内化寒饮止咳喘,散寒通脉止痹痛,升发辛散通诸窍,长于“驱逐寒气,故其疏散上下之风邪,能无微不入,无处不到”。防风辛、甘、温,归膀胱、肝、脾经。《本草汇言》:“防风,散风寒湿痹之药也。故主诸风周身不遂,骨节酸痛,四肢挛急。”药力缓和,为“风药中润剂”,性升散而以祛风为主,为治风通用之品。主含挥发油,油中含辛醛、色原酮、香豆素、聚乙炔、有机酸、多糖等化学成分,防风有解热、抗炎、镇痛、抗病毒、抗肿瘤、抗惊厥及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作用。此外,对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枯草杆菌等有一定抑制作用。体外实验结果显示,防风多糖具有一定的清除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和还原能力[5],二药配伍祛风散寒、除湿止痛力增。

方中独活辛散苦燥温通,归肾膀胱经。《名医别录》云:“治诸风,百节痛风,无问久新者。”为祛风散寒除湿之要药,凡风寒湿痹不论新旧均可应用;性善下行,善祛在下在里之风湿,对下半身肌肉关节疼痛最适宜。桑寄生味甘、苦、气平和,与牛膝合用既能补肝肾、强筋骨,又可祛风湿、调血脉;独活气芳香,性走窜,能达经脉骨节之间,除风祛邪;独活以祛邪为主,桑寄生、牛膝以扶正为主,三药合用扶正祛病并施,标本证治兼顾。

药理研究表明,桃仁膝康丸可以提高大鼠血清中SOD活性,降低血清中MDA、NO水平,能有效保护关节软骨,改善关节软骨病理改变,从而延缓关节软骨退变,起到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作用[6],可能是其祛风除湿、温经散寒功效的具体体现。

2.2 消

消者,散其积也。《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坚者削之”“结者散之”。消法具有使气血痰火湿食所结成之病邪渐消缓散的作用,张仲景运用消法于杂病证治中尤较其他治法为多,各种病邪积结所引起的病证均可运用消法。《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云:“诸病在脏,欲攻之,当随其所得而攻之。[7]”因此在临床具体运用时,应根据体内气结、瘀血、痰积、湿积、水积、火积、宿食等有害物质,而分别施以行气、活血、化瘀、祛湿、利水、泻火、消食等法,在骨科疾病中主要是指行气、活血和化瘀。

2.2.1 活血化瘀 骨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痹症范畴,中医认为正气虚损,脏腑功能失调,精血不能互生,气血不足,气血虚易致血瘀,血行缓慢,肝肾亏虚,寒热互结均可使关节疏泄不利,或劳损外伤致气滞血瘀、瘀阻脉络,使骨节瘀滞发而为痹,痰瘀互结是疾病过程中的病理产物,使患者经脉骨节受阻不通则痛。此时,治疗当用行气活血、祛瘀通络、补益肝肾的方法。方中桃仁甘苦性平,入心肝大肠经,具有活血化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之功。《珍珠囊》云:“治血结、血秘、血燥,便润大通,破蓄血。”桃仁水提物、桃仁苦杏仁苷、桃仁脂肪油对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作用强度以桃仁水提物最著[8]。

红花辛温,归心、肝经,为活血通经之要药,治疗经产瘀滞证常用,又能祛瘀止痛,善治瘀阻心腹胁痛。红花主含红花醌苷、红花黄色素、红花苷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红花黄色素能保护和改善心肌缺血,缩小心肌梗死范围,抑制血小板凝聚,降低全血黏度。羟基红花黄色素A在血瘀证的动物体内有高吸收、消除慢的特点,表明药物代谢的速率和程度对急性血瘀动物有一定的疗效[9]。同时,红花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痛、镇静和抗惊厥作用。桃仁、红花均以活血通经为主要功效,治疗胸痹、铁打损伤等瘀血证常相须为用。

方中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本草纲目》云:“川芎血中气药也……辛以散之,故气郁者宜之。[10]”乳香既活血消肿,又行气止痛,为外伤科之要药,常与没药相须为用。三七长于止血,又能化瘀,有止血不留瘀、祛瘀不伤正之特点,为伤科之要药。方中桃仁、红花、川芎、乳香、没药、三七配伍使用,可增强活血行气、化瘀止痛之效,凡气滞、血瘀之症皆宜。

2.3 补

补法是遵《内经》“劳者温之”“损者益之”,对虚者进行补益的治疗方法,它由滋养强壮一类药物组成,具有补益人体气血阴阳,增强人体机能活动,补充精血,津液等营养物质的作用,适应于身体虚弱、精神疲倦、血液亏损、津液不足等病证。张仲景运用补法,突出表现在重视脾肾,盖肾为先天之本,是真阴真阳所寄。脾为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故脾肾不足,实为各种虚之根本。在虚实夹杂的情况下,既强调扶正,又注意祛邪,使之无犯“虚虚实实”之戒,“补不足,损有余”,在用药配伍上,则根据 “气为血帅,血由气生”“阳生于阴,阴生于阳”的相互关系,又特别注意刚柔相济,使之补而无过、补而不腻,则气血阴阳之生化无穷矣。

桃仁膝康丸组方具有补血不滞血、活血不伤血的特点。方中当归甘辛温而质润,入肝心脾经。甘补辛散温通,既补血又活血,为血之圣药,补血要药,主血虚诸症。《神农本草经》云:“主咳逆上气……妇人漏下,绝子,诸恶疮疡金疮。”当归含有挥发油,其主要成分为藁本内酯、当归酮、香荆芥酚等,尚含阿魏酸、当归多糖、氨基酸、维生素A、E等,能促进实验动物血红蛋白及红细胞生成[11]。当归浸膏对实验性动物有显著的扩张冠脉、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及扩张血管作用。所含阿魏酸能改善外周循环,降低血压,且有一定的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作用。熟地黄味甘厚而微温,质地柔润,补血滋阴,益精填髓。《本草纲目》云:“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利耳目,黑须发。[12]”含梓醇、地黄素、维生素A类物质及糖类、氨基酸类等,提取物F108有免疫调节作用。5-HMF是从熟地黄的50%乙酰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的活性化合物,该化合物可增强大鼠红细胞变形性,在促进血液循环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3]。白芍酸苦而甘,主入肝脾二经,能养血柔肝,敛阴止汗,平抑肝阳,既善补肝之不足又善泄肝之有余,为肝家要药。白芍的主要有效成分是白芍总苷(TGP),国内动物实验研究证实,TGP对白细胞介素-2的抑制作用,可能参与其镇痛作用机制,镇痛、镇静、抗惊厥作用是白芍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的药理基础之一[14]。

方中当归、熟地黄、白芍配伍,当归补血养肝,熟地黄、白芍均能养血补血,但熟地黄甘温,入肾生精填髓,白芍酸寒,入肝养阴柔肝,三药合用滋补肝肾之功大增,肝肾并补,滋水涵木。

综上所述,桃仁膝康丸组方严密、完善,用药简炼,具有活血止痛、祛风湿、补肝肾之功效。桃仁膝康丸具有简单、方便、安全、毒副作用少等诸多优点[15],治疗膝骨关节炎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在治疗骨性关节炎治方面进一步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方中桃仁熟地黄
桃仁炮制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进展
桃仁和酒
《傅青主女科》调经篇中白芍和熟地黄配伍浅析
从阴阳气血化生浅议熟地黄的临床使用
不同产地桃仁和山桃仁的微性状鉴别
熟地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生物活性
“基于心,准于行” 党建与企业发展相融共生
五味子酒助眠
咽干,喝甘桔冰梅饮
熟地黄和茯苓对山茱萸中3种成分煎出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