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色”源流考❋
2018-01-22刘寨华张华敏
杜 松,刘寨华,于 峥,张华敏
(1.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 2.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700)
舌诊是中医学非常具有特色的诊法,在中医诊法中占有重要地位。舌诊是指医生用视觉观察病人的舌质和舌苔的变化,以了解病情、推测预后的诊断方法。在舌诊中,包括对于舌质和舌苔颜色、质地等诊查内容。在舌诊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其中重要的名词术语的含义和内涵也在不断的变化和演变。本文试针对舌诊中“舌色”一词的源流进行考证,以明确其发展演变及其对于舌诊理论发展的影响。
1 规范名
1.1 汉文名
舌色。
1.2 英文名
Tongue color。
1.3 注释
舌质的颜色包括淡白舌、淡红舌、红舌、绛舌、紫舌、青舌。
2 定名依据
2.1 “舌色”之首见
“舌色”中医舌诊的主要内容之一,指舌质的颜色,是舌诊的重要内容之一。正常的舌色是淡红色,活泼光润,临床常见有淡白、红、绛、紫等色。“舌色”一词出现的较早,最早见于元·杜清碧的《敖氏伤寒金镜录》[1]4中。历代著作中,“舌色”明确出现的书目有《四诊抉微》[2]33《望诊遵经》[3]61《形色外诊简摩》[4]80《医灯续焰》[5]493《辨舌指南》[6]229《舌诊问答》[7]1161等。
2.2 “舌色”名词术语演变
从“舌色”这一名词的字面意义来说,这一名词几乎没有变化。从元代至今均称“舌色”,但其内涵有所不同。早期的医学著作中,“舌色”是“舌苔颜色”和“舌质颜色”的混称。如《敖氏伤寒金镜录·原序》中提到“舌色变为白苔而滑”,这里的“舌色”实际上指的是舌苔颜色,但同一本书《敖氏伤寒金镜录·将瘟舌》一章又说:“舌色如淡红、嫩红,或白中带红”[1]4,这里指的则是“舌质颜色”了。这一现象直到清代诊法著作《四诊抉微》[2]33《形色外诊简摩》[4]80中仍然存在。清末同时也受到温病学理论发展成熟的影响,疾病状态下苔色与舌色的临床意义截然不同,必须详以区分。在《望诊遵经》[3]61《医灯续焰》[5]493《伤寒舌鉴》8[30]《温热论》[9]69等书中,医家开始认识到苔色和舌色的不同,并开始加以详细区分。如《伤寒舌鉴·紫色舌总论》:“舌色青紫无苔,且滑润瘦小,为直中肾肝阴证。吴茱萸汤、四逆汤急温之。8[30]”其中对舌色的描述已经非常清晰。
到近现代,“舌色”则专指舌质颜色,包括淡白舌、淡红舌、红舌、绛舌、紫舌、青舌等。其词义更加容易理解,更贴切于望舌质理论的内容,有助于后世对舌诊理论的整体理解和传承,符合“望文生义”的术语定名原则,标志着“舌色”作为中医学名词术语开始被使用。
“舌色”名词术语内涵的变迁,也体现了舌诊理论的一个发展过程。早期的舌诊理论将舌质的颜色和舌苔的颜色杂合在一起进行描述,确实说明当时虽然开辟了辨舌用药的新方法,但在很多理论方面还不够完善,有待于后世的进一步充实和补充。通过历代医家不断地临床实践、总结提升,《伤寒舌鉴》中首次将舌苔和舌质明确分开论述,明确地将苔质分开,并准确描述其不同的临床意义。再到后世的诊断学教材中明确提出:“察内脏的虚实,重点在于舌质;察病邪的浅深与胃气的存亡,重点在于舌苔”,说明“舌色”名词的演变过程与理论发展的过程密切相关。
2.3 “舌色”的规范命名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中医药学名词》[10]65以及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的《中医药常用名词术语辞典》[11]134和辞书类著作《中医大辞典》[12]623均以“舌色”作为规范名。已广泛应用于中医药学文献标引和检索的《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23]II-767以“舌色”作为正式主题词,现代有代表性的教材如《中医诊断学》[11]230等也以“舌色”作为规范名,说明“舌色”作为这一名词术语的规范名已成为共识。
3 源流考释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有关涉及到舌的原文大约有60条之多,书中相当精确地论述了舌的解剖、生理、病理,明确指出了舌在中医诊法中的地位与意义,基本形成了舌诊理论的雏形和框架结构。在《内经》有关舌诊理论的内容中,《素问·刺热》[14]188中说:“肺热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恶风寒,舌上黄身热”,是其中为数不多的描述舌之颜色的条文,但据上下文分析,这里的“舌上黄”指的是舌苔之色而非舌质之色。
汉·张仲景的《伤寒论》及《金匮要略》,对于舌色的描述逐渐增多,而《金匮要略》明确提到“舌青”,这里指的是“舌质之色”。《金匮要略·惊悸吐血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有:“病人胸满,唇痿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无寒热,脉微大来迟,腹不满,其人言我满,为有瘀血。[15]94”王叔和《脉经》中也提到:“热病七八日……舌焦干黑者死”[16]149“热病,身面尽黄而肿,心热,口干,舌卷,焦黄黑……伏毒伤肺,中脾者,死”[16]349“热病,腹胀便血……汗出而喘,口干舌焦,视不见人,七逆见,一旬死”[16]351等,这里的“舌焦干黑”“舌卷焦黄黑”应该指的是舌苔之色,都是《内经》和《伤寒论》《金匮要略》所未及之内容,说明当时的舌诊理论已经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临床应用更为广泛,可以用来判断具体的病性、病位、病势等方面。而对于舌的观察,也拓宽到观察舌色、舌质、舌态等多方面,是舌诊理论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进程。从“苔”“质”的角度看,这些描述过于模糊,将两者混合描述需要详以区分。
隋唐时期,巢元方之《诸病源候论》全书共有舌诊达40余条之多,对于舌色(包括苔色)也有多种描述,如舌上白、舌上黄、舌上白黄,舌焦黑、舌赤、舌青、舌青黑等。如《诸病源候论·噤黄候》[17]286中:“身面发黄,舌下大脉起,青黑色,舌噤强不能言”,也并没有将“苔色”与“舌质之色”明确区分开。而唐至元代时期出现了一些舌诊理论内容的专篇,可以说是后世舌诊学专著的雏形。如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的“舌论”、成无己《伤寒明理论》中“舌上胎”等,但其中对于“舌色”的描述并不多,但整体的舌诊理论是有一定发展的。
元代问世的《敖氏伤寒金镜录》首次出现了“舌色”一词。书中记载了通过对舌苔颜色质地的变化判断疾病的进程,同时也描述了通过对舌不同部位的舌质以及舌苔的色质来诊断疾病,但此书将舌质的颜色和舌苔的颜色杂合在一起进行描述,书中所说的“舌色”是“舌苔颜色”和“舌质颜色”的混称。如《敖氏伤寒金镜录·原序》:“表邪入于半表半里之间。其舌色变为白苔而滑见矣。[1]1”这里的“舌色”实际上指的是舌苔颜色,但同样是《敖氏伤寒金镜录》这本书,《敖氏伤寒金镜录·将瘟舌》一章又说:“舌色如淡红、嫩红,或白中带红。[1]4”这里则指的是“舌质颜色”了。确实说明当时虽然开辟了辨舌用药的新方法,但是在很多理论方面还不够完善,有待于后世的进一步充实和补充。
明清以后,大量的诊法专著和舌诊专著问世,极大地促进了舌诊理论的发展。其中诊法专著中,《四诊诀微》舌诊理论的特点依然是重舌苔而轻舌色,着重从舌苔的厚薄、润燥判断津液的盛衰,且按《伤寒舌鉴》以苔色分门,分白苔舌、黄苔舌、黑苔舌、霉酱色苔舌、蓝色舌、灰色舌、红色舌、紫色舌,不同的是将蓝色苔舌改为蓝色舌,内容也更为具体全面。《四诊抉微》论及灰色舌则对舌苔舌色混合表述:“舌边灰黑而中淡紫,时时自啮舌尖为爽,乃少阴厥气逆上,非药可活。”是论舌色,而“灰色即黑苔之轻者也”则是论舌苔,两者没有明确的区分。《四诊抉微·卷之二·望诊·妊娠伤寒观面色舌色法》:“妊娠伤寒,舌色太赤,胎虽不死,须防其堕,急宜清热安胎,外用井底泥敷脐下。勿以舌赤胎伤而忽之也。[2]33”这里的“舌色”又指的是舌质颜色,由此可以看出,这一时期舌色这一名词的运用还处于比较混乱的状态。
汪宏在《望诊遵经》中对诊舌色做出了详细解释。如《望诊遵经·卷下·诊舌气色条目》中说:“诊舌之法,既讲形容之条目,当集气色之条目。夫舌者心之官,色者心之华,心生血而属火,色赤而主舌。是赤者,舌之正色也。故察舌色之变,可知病症之殊也。舌有赤白青黑之色,可分脏腑寒热。色有浅深明暗之辨,可判虚实死生。[3]61”其中详细地解释了舌色所指为舌质之颜色,其正色为“红”,通过舌色的诊察可以分寒热、诊虚实。并认为舌色有赤、白、青、黑(绛)之分。周学海所著的《形色外诊简摩·舌质舌苔辨》舌诊内容也非常丰富:“前人之论舌诊详矣,而只论舌苔,不论舌质。非不论舌质也,混苔与质而不分也。”批评了前人将“苔”“质”混杂的现象,并将“苔”“质”之生理不同和所代表不同的临床意义进行了详细说明,认为舌质“为心窍,其伸缩展转,则筋之所为,肝之用也。其尖上红粒细如粟者,心气挟命门真火而鼓起者也。其正面白色软刺毫毛者,肺气挟命门真火而生出者也”。而舌苔乃“胃气之所熏蒸”而成,所以舌苔可以诊五脏之寒热虚实,而舌质则主五脏,这些都说明舌诊理论的进步,“舌色”这一名词的内涵也逐渐清晰并接近于现代临床。但在《形色外诊简摩》舌部舌色内应脏腑篇中,虽篇名为“舌色”,但其内容除论述舌部以外,主要论述的还是“苔色”,如“至论颜色,黄苔胃经,黑苔脾经,红苔胆经,紫红苔肾经,苔上起杨梅刺焦干,黑中有红点者是肝经。再纯黑亦是脾经,鲜红有刺,亦是胆经,此各经一定之颜色也。其或黑与黄间,红与紫呈,白与黄杂,红与黑形。此兼经互呈之颜色也”[4]80。从中我们也可看出,由于其临床意义不同,医家开始试图将“舌色”与“舌苔色”分开论述。
清代的《医灯续焰·卷十九(补遗)·问诊·附:辨舌》中先论舌苔,包括苔色和苔质两方面,其中苔色包括白苔、黄苔、黑苔及分布部位、主病吉凶等,苔质包括润燥等。在论及舌色时则说:“凡视舌色,虽有成见,亦必细审兼证,及脉之虚实。不尔,恐有毫厘千里之谬[5]493”,表明当时已经开始将“舌苔”与“舌色”区分开来,并更加强调舌苔的临床诊断意义。
民国的舌诊著作《舌诊问答》在“舌苔”与“舌色”的问题上已经分开论述,认为舌色乃脏腑象之外应,而舌苔则为“火之蕴蓄”,可以理解为脏腑功能的一种反应,所候亦不完全相同。之后的舌诊专著中,“舌色”这一名词术语开始作为论舌质颜色首选术语使用,标志着这一名词在诊法著作中被规范使用。以后的著作中,几乎都以“舌色”这一规范名来称舌质颜色,现代有关著作中也均以“舌色”作为规范名,如《中医诊断学》[13]230《中医药常用名词术语辞典》[11]134《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23]II-767《中医大辞典》[12]623《中医药学名词》[10]65等。如《中医药常用名词术语辞典》:“舌色舌质的颜色。舌诊的重要内容之一。正常的舌色是淡红色、活泼光润。临床常见有淡白、红、绛、紫、青等颜色。[11]134”《中医大辞典》:“舌色舌质的颜色,舌诊的重要内容之一。正常的舌色是淡红色,活泼光润。临床常见有淡白、红、绛、紫等色。一般来说,白主血虚、阳虚,红色主热证,热在卫分气分;绛色主热在营分血分。如非热性的疾病出现红绛舌而无苔或少苔则表示阴虚火亢,多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紫色在温病中表示热入营分血分,在杂病中则表示有痰血郁滞,常见于心脏病、血液病、死胎或中毒等。今人通过临床观察认为舌色的变化与舌的血循环关系密切,如贫血及水肿则色淡,充血及血管增生则色深红,瘀血或缺氧则青紫。[10]623”
总之,“舌色”一词从字面上看从元代至今无明显变化,但从术语内涵上看经历了舌苔色、舌质色混称和明确区分的过程。至近现代,“舌色”这一名词术语被准确定义而专指舌质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