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冷评”又何妨
2018-01-22李伟明
□李伟明
好几次,在网上读到令人情绪激动的新闻,差点拍案而起,奋笔直书胸臆,只是由于被其他事情耽误才暂时作罢。待到有暇时再来关注此事,却发现剧情出现逆转了:根据有关媒体的进一步报道,事情原来并非最初说的那么回事。
面对这种情况,与“新闻”的始作俑者共同尴尬的,往往还有若干名“出手如电”的时评写手。
随着新闻传播的日益便捷,时评成了当前流行的文体之一。早在十几年前,互联网还没这么牛,纸媒风头正健时,许多报纸便“不约而同”(其实是大报引领,小报跟风)纷纷开设时评专版。由于“产量”太大,许多文章当然是模式化的,内容也可能是人云亦云的,甚至报纸的版式风格也大同小异。我曾经认为,总有一天,这种版面会因为读者的审美疲劳而销声匿迹。然而,时至今日,时评仍呈方兴未艾之势,尤其是网媒风头盖过纸媒后,时评发表的门槛更低了,各路写手更是纷纷加盟。有的作者,据说一天可以写几篇,多则多矣,快则快耳,但从其行文结构来看,人家已经把这活儿经营成“流水线”作业了。
时评既然是新闻评论,当然和新闻报道本身一样,在很多人看来,速度是第一位的,效率优于质量。然而,我却觉得,有时候,时评还是可以放慢一拍,不要那么急,看清楚想明白再说。
时评依托的素材来自新闻事件。可事实上,网媒时代,很多新闻的时效虽然提速了,可真实性、准确性却得不到保证。说句不好听的话,与若干年前相比,如今新闻从业的门槛也和文章发表的门槛一样降低了,有些从业者职业素养未达标,要么社会责任心不够,要么执业能力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闻的真实性、准确性。为了追求时效或出于其他目的,有些报道者在没把事实弄清楚的情况下就根据道听途说或想当然匆匆发布。而时评作者一般不在现场,也不在新闻发生地生活,仅凭一家之言,怎么能随便确定立场?一不小心,就可能随着报道一起出错。
更何况,网络传媒的特点有别于传统载体,它在传播的过程中,动态性、碎片化特征更明显。事物本身尚未沉淀下来,完全处在动态发展中,再加上发布者的主观因素,呈现假象、出现谬误的可能性自然就增大了。在这种情况下,写时评更要慎之又慎,三思而落笔。否则,基于一个被切割或者被歪曲的素材得出一个似是而非的观点,那就成了混淆黑白、扰乱视听的“帮凶”了,后果可能比假报道本身还严重。
《杂文月刊》曾经有一个栏目叫“热点冷评”,我觉得还是挺有借鉴意义的。杂志出版周期长,没法和报纸比,但这不影响它关注新闻时事。根据杂志出版特点,待“热点”冷却之后再来细分析,时效虽然差了一点,但道理却可能更过得了硬。喧嚣的场面冷下来、悬浮的信息沉下来之后,当然更容易辨出真伪,更容易发现真相,更容易得到启示。你能说这种评论是“马后炮”吗?
所以,时评其实还是可以“慢”下来的。不管是写作者还是编发者,心情都无须那么急躁。在对事情的了解、认识没有充分的把握之前,暂时保持沉默,其实也是一种积极态度。在沉默中冷静观察,在观察中深入思索,通过后续报道、通过其他媒体的介入获取更详尽的信息,对于你的立场、观点,定然大有益处。
对新闻来说,真实性是生命,它远比时效重要;对时评来说,观点的正确,无疑也要重于写作的速度。观点是时评的灵魂。为了观点立得住、有力量、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把写作速度适当降下来,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