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阴乳腺癌与非三阴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差异及与雌激素受体β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的关系分析

2018-01-22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21期
关键词:组织化学阳性细胞阳性率

谢 佳

(朝阳市中心医院病理科,辽宁 朝阳 122000)

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第二大杀手,原位乳腺癌并不致命,但肿瘤细胞一旦经血液或淋巴液转移,即可危及患者生命。随着人们对乳腺癌的深入研究,发现乳腺癌可依据生物学行为、病理特征等分为不同的亚型,其不同的分型对治疗及预后有着明显的影响。三阴乳腺癌是一种新型的乳腺癌亚型,该种亚型的雌激素受体(E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均为阴性,多发于年轻女性,恶性程度高,预后差[1]。本次实验就三阴乳腺癌和非三阴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对比分析,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218例,经病理检查确诊,三阴乳腺癌68例,非三阴乳腺癌150例,年龄38~61岁。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依据患者的意愿进行改良根治术或保乳手术。

1.2 方法:68例三阴乳腺癌患者和150例非三阴乳腺癌患者,通过免疫组织化学 PV-6000-G二步法检测雌激素受体β(ERβ)、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情况,在进行染色过程中设置阳性及阴性对照。共计数10个高倍视野,每个视野计数100个,共计数1000个,计算阳性细胞百分比。ERβ经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细胞核内出现棕黄色颗粒为阳性细胞。无着色或阳性细胞比例<10%为阴性(-)、10%≤阳性细胞比例≤30%为弱阳性(+)、30%<阳性细胞比例≤70%为中等阳性(++)、阳性细胞比例>70%为强阳性(+++)。EGFR经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细胞质出现棕黄色颗粒为阳性细胞。阳性细胞比例<10%为阴性(-)、10%≤阳性细胞比例≤25%为弱阳性(+)、25%<阳性细胞比例≤50%为中等阳性(++)、阳性细胞比例>50%为强阳性(+++)。

1.3 统计学分析:通过SPSS18.0分析本次研究结果,计量资料及计数资料分别用(±s)、(%)表示,然后以t检验、χ2检验。如检验结果提示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三阴乳腺癌和非三阴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68例三阴乳腺癌:发病高峰年龄38~47岁,平均年龄(44.2±1.5)岁;病灶主要位于外上象限,体积大,最大直径平均(3.9±1.2)cm;T2期有47例(69.1%),淋巴结转移37例(54.4%);主要病理类型为浸润型导管癌,60例(88.2%);5例(7.4%)患者亲属有乳腺癌病史或卵巢癌病史。150例非三阴乳腺癌:发病高峰年龄48~61岁,平均年龄(52.7±1.3)岁;病灶主要位于外上象限,体积小,最大直径平均(3.4±0.7)cm;T2期有86例(57.3%),淋巴结转移45例(30.0%);主要病理类型为浸润型导管癌,58例(38.7%);4例(2.7%)患者亲属有乳腺癌病史或卵巢癌病史。三阴乳腺癌平均发病年龄低于非三阴乳腺癌,平均病灶体积大于非三阴乳腺癌,三阴乳腺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家族史等比例均高于非三阴乳腺癌(P<0.05)。

2.2 三阴乳腺癌和非三阴乳腺癌免疫组织化学指标表达水平:三阴乳腺癌中ERβ阳性率为63.2%(43/68),EGFR阳性率为61.8%(42/68);非三阴乳腺癌中ERβ阳性率为76.7%(115/150),EGFR阳性率为33.3%(50/150);三阴乳腺癌的ERβ阳性率低于非三阴乳腺癌,EGFR阳性率高于非三阴乳腺癌(P<0.05)。

2.3 三阴乳腺癌中ERβ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通过总结三阴乳腺癌中ERβ表达,发现:其与发病年龄、家族史、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以及EGFR表达有着密切的关系。

3 讨 论

乳腺癌是目前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恶性肿瘤,随着人们对乳腺癌的深入研究,逐渐将乳腺癌分为多种类型。三阴乳腺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约占10%~19%[2]。该种类型的乳腺癌具有发病年龄早(绝经期)、侵袭性高、极易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预后差的临床特点,在进行治疗时,如采用药物治疗,作用靶点少,临床疗效不佳,故而其治疗手段可选择的范围较小,是治疗中的难点和热点。有研究报道,三阴乳腺癌直径约为2 cm,大约有一半左右有淋巴结转移,主要病理类型为浸润型导管癌[3]。在本次研究中,三阴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为54.4%,浸润型导管癌发生率为88.2%;这与该研究报道结果相一致。但本次实验中的直径为4.0 cm左右,明显体积偏大,这可能是因乳腺癌的早期筛查和诊断不足所造成的,患者在就诊时已有一定的临床症状,故而其体积偏大。

ER是核受体超家族成员,有ERα、ERβ、ERγ3种亚型,人类乳腺组织中仅有ERα、ERβ表达。有研究显示:ERβ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以及治疗、预后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4]。在进行乳腺癌对他莫昔芬反应研究中,发现ERβ与他莫昔芬结合后,其基因调控作用与ERα相反,而他莫昔芬已被证实,能够抑制基因的转录,延缓乳腺癌的发展,故而可认为ERβ与他莫昔芬耐药有一定的关系[5]。在本次研究中,三阴乳腺癌的ERβ阳性率低于非三阴乳腺癌,能够预测三阴乳腺癌的预后。EGFR是一种酪氨酸激酶受体,起到细胞生长调控的作用,过度表达可能会涉及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研究表明,1/3人体恶性肿瘤存在EGFR过度表达[6]。而本次实验中,三阴乳腺癌EGFR阳性率高于非三阴乳腺癌,使得三阴乳腺癌EGFR过度表达,影响三阴乳腺癌患者的预后。

综上所述,三阴乳腺癌在平均发病年龄、平均病灶体积、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家族史等方面均与非三阴乳腺癌有所差异,且其ERβ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EGFR表达有着密切的关系。

猜你喜欢

组织化学阳性细胞阳性率
大鼠永久性脑缺血后脑内Nestin 的表达变化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对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的影响
卷丹的显微及组织化学观察
勘误声明
抗核抗体谱IgG 检测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应用分析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CD14、IL-4和TNF-α在健康人和慢性根尖周病患者组织中的免疫荧光定位*
Ghrelin阳性细胞在食蟹猴消化系统中的分布定位
急性高原低压缺氧对成年大鼠海马齿状回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