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脉rtPA溶栓治疗脑梗死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2018-01-22张立军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21期
关键词:溶栓组间神经功能

张立军

(辽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辽宁 辽阳 111000)

脑梗死是由于血管阻塞引起缺血性坏死导致发生的,也称为缺血性脑卒中,该病症一般起病较急,病情发展较快,不及时的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措施,有可能出现患者死亡的情况[1]。本文主要对静脉rtPA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溶栓治疗脑梗死的安全性以及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探讨分析,现将具体内容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我院从2015年2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68例脑梗死患者选作本次研究的调查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进行分配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所有患者入院均经过CT等相关检查确诊,符合脑梗死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患者41例,女性患者27例,年龄38~64岁,平均(47.1±1.6)岁,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7~35分,平均(23.6±1.8)分。纳入标准:无精神障碍;脏器功能正常;签署知情同意书;未并发恶性肿瘤疾病。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资料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行同样的抗脑水肿以及颅内降压方法,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方法治疗,给予患者肠溶阿司匹林,每天150 mg,同时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和右旋糖酐,每天1次。观察组患者使用静脉rtPA方法治疗,患者使用rtPA总量1/10进行静脉注射,注射的速度控制为1 min,剩余药物同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进行混合,再行静脉滴注,滴注时间60 min。溶栓组于溶栓24 h之后复查CT无出血后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150 mg。两组患者均进行10 d的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CT和MRI检查,观察病情改善情况。

1.3 观察及评判标准:两组患者治疗后,根据相关影像检查结果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同时对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价[2]。将其病情改善情况作为等级划分参考,分别为有效、显效以及无效,有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正常,基本不影响生活质量,血栓情况基本改善;显效:患者的神经功能受到一定影响,病情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情况,但未完全恢复;无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病情未发生明显改善,神经功能受到严重影响,或者病情进一步发展加重。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

1.4 统计学方法:通过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s)进行表示,用率(%)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数据进行t检验,设定P<0.05时表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有不同情况的改变,其神经功能损伤程度也有一定差异,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别为(12.86±4.24)分,(33.75±6.13)分,观察组患者的神经缺损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中有效27例,显效5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治疗有效18例,显效11例,无效5例,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通过卡方检验,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根据患者的并发症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中出现6例并发症情况发生,其中3例为脑实质性出血,发生率为17.6%;对照组患者中出现2例并发症情况,发生率为8.8%,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要小于观察组患者,主要表现为患者发生脑实质性出血,组间数据差异较大,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脑梗死患者在短时间内进行有效的治疗措施,能够降低患者的病死率以及有效的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正常。临床中一般以溶栓为主要的治疗措施,手术治疗风险相对较高[3]。血栓的形成导致了管腔变得相对狭窄,大脑中动脉闭塞往往较为常见。在临床治疗,脑梗死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都相对较高,该类患者中普遍存在动脉粥样硬化,以及血管和内皮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4]。这都导致患者的血管莫受到一定的影响,当血小板的接触面积不断增大和发生作用,病情进一步发展就可能导致患者的血管堵塞以及血栓形成,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威胁[4]。rtPA溶栓剂的溶栓效果较强,局部溶栓的效果较为明显,但其使用后患者出现出血并发症的情况较多,而脑出血是治疗中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并且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都会受到极大的威胁,所有在进行治疗时,使用剂量进行严格控制,并观察患者的异常表现情况,避免严重的意外情况发生。

综上所述,应用静脉rtPA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优于传统治疗方式,但该治疗方法的并发症发生率高,有一定的治疗风险,患者在治疗中可能会出现死亡的情况,因此使用该种治疗方法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指标,掌握治疗使用的剂量,并及时对其进行CT检查,若发生意外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

猜你喜欢

溶栓组间神经功能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复方血栓通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局部血流及微炎症反应的影响观察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前急诊生化与溶栓后早期转归及预后的关系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重复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9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