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与硫酸镁极化液同时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2018-01-22崔颖
崔 颖
(辽宁省彰武县人民医院,辽宁 彰武 123200)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指除劳力性心绞痛以外的缺血性胸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在临床上具有不稳定性,具有发展成心肌梗死和猝死的危险性,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一种病情较重并有潜在危险的临床急症,应该及时有效治疗,预防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及预防发生猝死[1]。我科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共收治了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0例,其中资料完整者76例,对确诊的不稳定型心绞痛住院患者给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与硫酸镁加入极化液中静滴,效果显著,总结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治疗对象:按照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标准,心绞痛有发作性胸骨后疼痛,为一过性心肌供血不足引起。选择有明显不稳定心绞痛发作及心电图有ST-T改变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①对照组38例,男23例,女15例,男∶女=1.5∶1,年龄36~81岁,平均年龄59.1岁,其中初发劳累性心绞痛20例,自发性心绞痛18例。②治疗组38例,男24例,女14例,男∶女=1.7∶1,年龄39~77岁,平均年龄56.2岁,其中初发劳累性心绞痛22例,自发性心绞痛16例。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和地尔硫卓片,并给极化液500 mL+硝酸甘油20 mg静滴,滴速20 mL/h静脉泵入,1日1次,14 d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3000单位日1次皮下注射,25%硫酸镁10 mL加入极化液+硝酸甘油组静脉泵入,滴速同上,疗程同上。
1.3 疗效评定[2]:①显著有效:不稳定型心绞痛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较重度不稳定型心绞痛症状减轻到轻度,重度不稳定型心绞痛症状减轻到中度。其心电图恢复正常或大致正常。②一般有效:不稳定型心绞痛疼痛发作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有明显减轻,中度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症状减轻到轻度,较重度减轻到中度,重度减轻到较重度,心电图经治疗ST段下移回升1/2以上但未到正常,或T波由倒置变为变浅1/2或变为直立。③无效: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无明显减少,心电图无明显改变。
2 结 果
2.1 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治疗组:显著有效19例,一般有效1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1%;对照组:显著有效9例,一般有效18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1.0%;两组有明显差异(χ2=5.6,P<0.01)。
2.2 心电图改善情况。治疗组:显著有效12例,一般有效2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6.8%;对照组:显著有效5例,一般有效18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60.5%,两组有明显差异(χ2=9.6,P<0.01)。
2.3 不良反应:38例患者中有2例注射低分子肝素部位有瘀点,瘀癍。
3 讨 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有发展成急性心肌梗死和心源性猝死的危险。临床上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因此对不稳定型心绞痛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资料显示在常规治疗方法上加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25%硫酸镁10 mL加入极化液+硝酸甘油组静脉泵入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应用,疗效可靠[3-4]。
由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机制是由于冠状动脉硬化斑块与血栓形成,二者互相促进,阻塞血管腔,使心肌缺血,引发心绞痛。因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时防止和减少血栓形成的关键治疗是抗凝和抗栓治疗。可以阻止不稳定型心绞痛向急性心肌梗死方向发展,减少心源性猝死的发生。除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机制做探讨外,还需戒烟及控制血压、血脂、体质量、血糖等指标,采取积极防治措施,减少罹患心绞痛的风险,为了预防肥胖,锻炼循环系统的功能和调整血脂代谢应该参加一定的体力劳动和体育活动。注意有规律的生活,保持愉快、乐观的情绪,避免劳累和情绪激动,保证睡眠充分,做到劳逸结合。并且应早期评价心绞痛发生风险,并提前进行干预,预防或阻止心绞痛的发生和发展。
防止血栓形成和溶栓已成为心血管疾病治疗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血栓形成中相互促进的两个主要环节就是凝血酶和血小板的作用。因此抗栓治疗主要针对这两个环节,分别称为抗凝治疗和抗血小板治疗。同时使用抗凝治疗和抗血小板治疗是理想的抗栓治疗。患者胸痛发作之初并不能确定其最终结果,是仅仅停留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或进展至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或ST段抬高心肌梗死。因此,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早期积极抗栓治疗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低分子肝素主要是通过激活抗凝血酶III抑制凝血酶的生成,降低凝血酶活性,使血栓溶解,增加心肌的血供。低分子肝素对凝血活性因子Xa有抑制作用,从而起到抗凝作用。低分子肝素抗凝血因子Xa活性与抗凝血活性比值为1.5~4,这样就保持了肝素的抗血栓作用降低了出血危险。由低分子肝素引起的出血可用硫酸鱼精蛋白来治疗。与肝素相比,低分子肝素抗凝血因子Xa活性的半衰期长,因而静脉注射活性可维持12 h,皮下注射每日1次即可。
镁是人体内重要的阳离子,镁在含量上是仅次于钙、钠、钾的第4位阳离子,在细胞内,镁的含量仅次于钾而占第2位。镁是细胞内液的重要成分。在胰岛素的作用下,镁可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从而起到稳定心肌细胞膜电位,防治心律失常的作用。镁可催化或活化机体300多种酶,在能量传递、储存和利用上起关键作用。镁有调节细胞膜通透性、电解质穿过膜流动和细胞粘着的作用,镁具有很多细胞生化活性,它在控制神经活动、心脏激动性、神经肌肉传导、肌肉收缩、血管运动张力、血压和外周血流中的作用非常重要,镁还能影响细胞膜的电子特性。细胞内外镁浓度改变使动作电位和静息点位改变。镁在高浓度有抑制血小板凝集的作用。
本组3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有2例患者注射低分子肝素部位有瘀点,瘀癍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其余均无任何不良反应发生。且应用低分子肝素及硫酸镁加入极化液+硝酸甘油组治疗后总有效率达92.1%,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1.0%比较有显著差异,因此我们认为,应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与硫酸镁加入极化液+硝酸甘油组静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显著效果,是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