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夏地区生鲜乳生产现状及质量安全监管浅析

2018-01-22赵路磊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8年2期
关键词:收购站乳品生鲜

赵路磊 寇 羡

(临夏州动物卫生监督所,甘肃临夏 731100)

生鲜乳质量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生鲜乳质量安全是乳制品质量安全的基础。近年来,临夏州奶产业平稳发展,价格基本稳定,养殖户养殖奶牛明显增加。新时期监管更加严格,转型升级加快,生鲜乳质量安全整体水平呈现出快速提升的好势头。但在局部地区和个别环节,生鲜乳的各个环节都要加强监督检测,只有采取了科学严谨的安全生产监管措施,才能保证生鲜乳的质量安全,不断提升生鲜乳质量安全水平。

1 临夏州生鲜乳生产及加工现状

1.1 生鲜乳生产

临夏州奶牛养殖起步较早,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进荷斯坦奶牛进行饲养繁殖。2017年,全州奶牛存栏1.58万头;牛奶产量达到3.76万t;奶牛养殖主要集中在临夏县、临夏市的,临夏县占全州总数的85%;主要饲养品种有荷斯坦奶牛;存栏999头以上奶牛养殖场2个,存栏99头以上的奶牛养殖场4个,50~99头的5404头,存栏1~49头的8058头。自国家实施奶牛良种补贴和州上实施奶肉牛良种工程以来,奶牛品种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产奶牛平均产奶量提高到目前的4300kg以上;全州奶牛养殖业产值1.8亿元,经测算农民从奶牛养殖业中获得的人均收入为35元。

1.2 生鲜乳加工企业现状

临夏州乳品加工企业主要以燎原公司为主,主要生产配方奶粉,鲜奶日处理能力300t,实际日加工鲜奶100t,年产各类乳制品2.7万t。现有鲜奶收购站8家,日收购鲜奶75t,都取得生鲜乳收购许可证,其中4个奶站为乳品企业奶牛养殖场自建;奶农合作社自建3个,日收购鲜奶3t,收购价为3元/kg,主要向兰州等大城市的市民零售。全州建有机械化挤奶厅4个,均有养殖场自己使用;养殖场户均采用小型手推式挤奶器挤奶,主要向周边村民和临夏市供应,零售价为5元/kg。

1.3 生鲜乳监管现状

按照《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生鲜乳生产收购管理办法》和《生鲜乳收购站标准化管理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在奶牛养殖场、养殖户、乳品加工企业和州、县动物卫生监督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在近几年农业部、省州的例行监测检查中都没有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我州生鲜乳质量安全完全处于受控范围内,整体情况较好,为历史最好水平。一是督促奶站提升硬件条件,对地面、墙裙等基础条件进行进一步完善;二是逐级签订生鲜乳质量安全承诺书;三是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要求各奶站严格遵照执行;四是健全各项生产记录;各奶站每天如实填写,并按要求存档2年;五是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开展生鲜乳质量安全知识的宣传培训,进一步提高奶农的生鲜乳质量安全责任意识。

2 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

2.1 奶牛科学养殖水平有待提高

根据调查临夏州生鲜乳生产情况了解,目前,全州泌乳奶牛单产水平仅为4.3t,与全国平均水平6.4t差距很大,养殖效益低下。主要是因为:圈舍建设标准不高部分缺少运动场、青贮饲料质量不高、优质牧草数量供应不足、饲养管理水平滞后、奶牛疾病防治不到位等因素影响。

2.2 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点多面广

全州奶牛养殖和生鲜乳监管范围从圈舍、繁殖、饲养、草料、疫病、卫生、收购、运输等多个环节,从业人员文化水平不高,以收购人员、广大奶农、养殖专业技术人员等为主,人员自身素质和质量安全意识有待提高。养殖户都是采用手工挤奶或者简单机械挤奶,这种取奶的方式不仅不够卫生,所产出的生鲜乳也没有经过任何检查,其中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2.3 生鲜乳生产收购环节日常监管的常见误区

在日常监管中,执法人员往往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到生鲜乳收购站监管,却忽视了普通监管,如兽药作为生鲜乳生产环节的重要投入品,对于生鲜乳质量安全关系重大,人用药品用于动物,更不能将违禁物质用于治疗动物,但是仍有养殖户抱有侥幸心理。

3 健全完善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3.1 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

进一步抓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和抽样检测工作。继续整治生鲜乳收购站,对每个奶站的基础设施、卫生条件、机械设备、检测手段、操作规范、人员素质等逐项落实,要达到农业部要求。严厉打击无证经营、掺杂使假、恶意竞争等不法行为,确保生鲜乳质量安全。定期对奶站、生鲜乳运输车辆、奶农户进行抽样监测,排查安全隐患,不定期进行抽查,提升整体管理水平。加强对奶牛疫病的防控力度。对泌乳奶牛进行定期体况检测,杜绝人畜共患病的传播,确保奶牛养殖健康发展。

3.2 奶牛生产源头管控

奶牛的健康养殖是保证生鲜乳质量安全的核心。严格落实《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赋予的监管职责,不断提升全州规模养殖场动物卫生水平和疫病防控能力。要求养殖场进行程序化免疫、标准化饲养。规范养殖档案记录和兽药、饲料等投入品使用,严格遵守抗菌药休药期规定。结合每年春秋两季防疫督查和日常监管,及时掌握防疫工作动态,确保免疫进度和免疫质量。督促养殖场做好口蹄疫的强制免疫和奶牛结核病、布病的净化及乳腺炎等常见病的防控。逐步淘汰落后的手工挤奶方式,机械化挤奶不仅可以从根本上杜绝掺杂使假、防止二次污染,还能有效提高集约化监管水平,增加养殖户奶牛养殖效益。严格按照检疫程序申报检疫,场门内可以设立消毒池,以便于出入人员和车辆做好源头消毒;加强奶牛饲草料及兽用药品的监管,便于在发生情况时能够及时找到问题的依据,保证生鲜乳的质量安全。

3.3 饲草料兽药等投入品监管

饲草料奶牛的生产的基础,青贮饲料是奶牛饲养场牧草饲喂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做好玉米全株青贮的种植、收贮加工,防治霉变,在取用青贮饲料时操作不当也会造成,青贮饲料的二次发酵,防止青贮饲料的二次发酵。在监管检测中以饲料产品中三聚氰胺和霉变饲料的为重点,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对奶牛养殖户加大培训和教育力度,养殖户不得滥用饲料添加剂、兽药、违禁添加剂和违规使用抗生素,必须严格执行休药期。对饲料兽药生产和经营企业进行重点监督检查,建立饲料供应商管理制度,饲料采购进场前和入库后的检验,确保进入市场的饲料质量安全。

3.4 生鲜乳收购站监管

州内收购生鲜乳的乳品企业,必须按照2016年农业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联合发布新修订的《生鲜乳购销合同(示范文本)》(GF-2016-0157),与收购站签订合同。严格按合同规范购销行为,避免生鲜乳收购价格出现大幅度波动导致压级压价和哄抬价格的现象。奶牛养殖户成立合作组织,与现有的生鲜乳收购站建立制度,签订规范生鲜乳收购合同,确保生鲜乳销售供应相对稳定,构建利益共同体,实现利益共赢。生鲜乳收购站要加强自身建设,使乳品收购企业的监管职能向前移,加大自我监管和约束,保证自身健康有序发展。

3.5 防范市场鲜奶销售风险

规模较小生鲜乳收购站选择了向临夏市定点提供生鲜乳,而生鲜乳定点销售各项设施齐全,但是缺乏检测设备,与乳品加工企业相比技术标准执行不严格,缺乏有效监管,建议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应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加强沟通,建立联动机制,要求生鲜乳收购站和生鲜乳定点销售点各自建立独立的检测机制,让不合格生鲜乳无法流通。

3.6 加大宣传提高安全意识

奶牛养殖户由于文化水平不高,知识获取单一,进而缺乏法律法规知识,要通过举办奶牛养殖培训班、印发宣传材料、张贴宣传标语等方式,加大对畜牧、食品安全、兽药使用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奶牛养殖场、奶牛养殖户、生鲜乳收购站点人员及相关技术人员的生鲜乳质量安全意识;加强乳品企业、奶牛养殖户的生产技术培训、提高管理水平,使养殖户由粗放式养殖方式向进行精细化养殖管理方式转变,降低成本的同时生产优质奶源,同时各级奶业行政监管部门加大生鲜乳生产、收购、贮藏、运输等环节质量安全监管和生产动态监测,确保生鲜乳质量安全。

猜你喜欢

收购站乳品生鲜
当前乳品研发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乳品加工的关键技术及主要设备
生鲜灯的奥秘
乳品安全与质量检测现状与建议
烟叶收购站管理风险防控工作的研究与思考
巧法称体重
乳品检测中的问题及措施
中国生鲜消费趋势
走进中草药的收购店
我国生鲜乳连续7年三聚氰胺抽检合格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