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下病名源流考❋
2018-01-22,△,,
,△, ,
(1.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201203; 2.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上海 201203)
“带下”为中医妇科病名。带指白带,白带的量、色、质、味发生异常,或伴全身、局部症状者,称为“带下病”。古代通常称妇科医生为“带下医”。如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扁鹊名闻天下,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1]”古代文献中“带下”的含义与今之“带下”有别,其概念经过了由广义到狭义的演化过程,且在不同时期与崩中、漏下有一定交叉。与此相应,“带”在存世文献中的名称也因时代不同而有所变化。本文通过对存世文献资料的梳理,厘清古代医家对这一疾病认识的脉络及概念的演化过程,还原对此类疾病较为清晰的认知过程。同时梳理“带”之源流,以期对临床诊疗、研读古文献有所帮助。
1 “带下”一语的出现
“带下”一语首见于《内经》。《素问·骨穴论》云:“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2]335”带,《说文解字》释为:“绅也。男子鞶带,妇人带丝。象系佩之形。[3]358”绅,本义为士大夫束在衣外的大带。古人以带束裳,故而带下用以描述腰以下部位。《骨穴论》所云“内结”系腹内患病之意。“内结”与“带下”呼应,故而“带下”也应是就发病部位而言。唐·王冰注曰:“任脉自胞上过带脉贯齐而上。[4]”据此,七疝、瘕聚的发病与任脉有关。“瘕聚”为腹中结块之病,故而此处“带下瘕聚”非指两种疾病,而是指患带脉以下腹中结块之病。对于女性的阴道分泌物,《内经》名之为“白淫”,未见“带”之名。
2 “带下病”广义概念的出现
因女子妇科疾患多位于带脉以下,“带下”渐渐不再专指疾病部位,其概念泛化为妇科疾病之意。《神农本草经》首见“带下病”一词,《金匮要略》明确定义“带下”为妇人之病的统称,即带下病之广义概念。
“带下病”一词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如“地榆……主治……带下病”[5]221,“马先蒿……主治……女子带下病”[5]269,但未描述具体症状。“带下”在《本经》中共出現4次,其概念范畴又有所不同。如“牡狗阴茎……主治……除女子带下十二疾”[5]160。据文意,“带下十二疾”泛指妇科疾病。又如“夫大病之主……男子五劳七伤,虚乏羸瘦,女子带下,崩中,血闭,阴蚀”[5]9,此句皆为病名,带下与崩中、血闭、阴蚀并列,其概念已具体化为某类妇科疾病。前后比较,两处“带下”的概念范围有广义、狭义之别,考虑此句为《本草经》佚文,为后人辑佚,应为后世观点。
《金匮要略》明确定义妇人之病皆名“带下”:“妇人之病,因虚、积冷、结气,为诸经水断绝,至有历年,血寒积结胞门……或有忧惨,悲伤多嗔,此皆带下,非有鬼神”[6]461,其症状“千变万端”计“三十六病”。首次比较全面地论述了“带下”的病因病位及症状,但并未具体记载包括哪些疾病。而白带异常之证,《金匮要略》中称为“下白物”[6]473,并首创以矾石丸“纳脏中”[6]473的外治疗法。
及至两晋时期,《针灸甲乙经》承袭《内经》的观点,而王叔和的认识则源自张仲景但又有所发挥。王叔和在《脉经》中将各种妇科疾病统称为“带下”,同时提出女性“带下”应分门论治,即已产(胞门)、未产(龙门)、未嫁女(玉门),注意到婚育状态对女性生理病理的影响,该观点一直为后世推崇,今日看来仍能有效指导临床,尤为可贵。该书《脉经·平带下绝产无子亡血居经证第四》分析未嫁女子带下病病因有三:“经水初下,阴中热,或有当风,或有扇者”“寒水洗之”“见丹下,惊怖得病”[7]181。同时,该书中白带异常的说法较多,有“沥”“淫”“沃”“苍汁”之称,抑或直呼“赤白”。
3 “带下病”狭义概念的出现
“带下病”狭义概念的出现始于《诸病源候论》,专指血与白沃连带而下的妇科疾病,同时巢元方也对《金匮》中的“带下三十六病”,即广义“带下病”作出了自己的阐释。
《诸病源候论》中“带下”的概念发生了变化。首先书中将“带下”“漏下”“崩中”三证并列,同时明确了三者病因、症状之别。“漏下”“崩中”不再隶属于“带下”,症状有交叉的三病首次得到较为清晰的界定。其次,书中设“带下候”专篇,详细论述了“带下”病的病因和症状。《妇人杂病·带下候》云:“带下者,由劳伤过度损动经血,致令体虚受风冷,风冷入于胞络,搏其血之所成也。[8]376”又云:“风邪乘虚而入于胞,损冲、任之经,伤太阳、少阴之血,致令胞络之间,秽液与血相兼,连带而下。冷则多白,热则多赤,故名带下。[8]376”所言“带下”均为连带而下之意,与《内经》指带脉之下部位的涵义不同。对于“带下”的病因源于张仲景的认识,因于虚、风、冷等因素,其症状为“白沃与血相兼带而下也”[8]390。可见,此时“带下”不再泛指妇科疾病,其概念缩小至“血与白沃(秽液)兼带而下”为主症的妇科疾病,即狭义“带下病”。其次,巢元方根据分泌物色泽分别对应五脏之虚损。带下挟青、黄、赤、白、黑分别对应肝、脾、心、肺、肾的虚损。第三,还谈到了带下的继发病为“月水不利”“月水不通”“无子”。至此,带下概念缩小为以“血与白沃(秽液)兼带而下”为主症的妇科疾病,后世狭义“带下病”的概念应始出于此。
值得关注的是,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带下三十六候》中阐释了困扰时人的“妇人三十六病”的症状范畴:“诸方说三十六疾者,是十二癥、九痛、七害、五伤、三固,谓之三十六疾也”[8]387。并且描述了前人典籍中所言“带下病”的36种具体症状,此处“带下”仍是泛指妇科疾病。可见,自《诸病源候论》起“带下”的概念范畴有所变化,但相当长时间内,其广义概念与狭义概念是共存的。
4 广义狭义概念并存
唐代“带下病”之广义、狭义概念是并存的,以孙思邈为代表的医家在巢元方认识的基础上,对“带下三十六病”有所阐发,同时《备急千金要方》首见“带”之名,第一次用“带”描述女性阴道分泌物,后世狭义“带下病”专指白带异常,正是基于此而衍生。宋代“带下”仍多指妇科疾病的概念,“赤白带下”为症状非病名,医家们对于“崩中”与“带下”的关系亦持有不同观点。
孙思邈赞同巢元方的观点,《备急千金要方·赤白带下崩中漏下》开篇即阐述了孙思邈对“带下三十六疾”的认识。与巢元方原文比较发现既有补充阙文不载的内容,如“羸瘦不生肌肤”[9]113“绝产乳”[9]113,亦有孙思邈自我发挥如“五伤”[9]113的部分。书中“带下”的概念多为广义,或直接以“带下”统称妇科疾病,或在“带下”之后附加一主要症状,如带下无子、带下五贲、带下经闭不通、带下赤白浣、带下漏血不止等。受巢元方影响,亦有治疗狭义“带下”病的方药,如治带下方[9]115、治五色带下方[9]116。
书中还首次出现了“带”的说法。病理性白带,根据颜色孙思邈称之为“白带”“赤带”。《备急千金要方·赤白带下崩中漏下》云:“治淳下十二病绝产,一曰白带,二曰赤带,三曰经水平利”[9]114,此处罗列了12种妇科常见病病名,第1次出现以白带、赤带为名的疾病。治疗方面,因带之颜色不同而用药不同。如“治带下方:(下白者取白马,下赤者取赤马,随色取之)”[9]116,基于此可推断后世以“带”来描述女性阴道分泌物始于《备急千金要方》。
《妇人大全良方》对“带下”的认识比较复杂,糅合了前人诸多学说并有多重含义。首先,指代广义的妇科疾病。如在《妇人大全良方·崩中带下方论》赞同《内经》观点,指出“带下”病病名的由来:“何以名为带下?……脉有数经,名字不同,奇经八脉,有带在腰如带之状,其病生于带脉之下。[10]61”并在《妇人大全良方·崩中漏下生死脉方论》中记载:《本草》以地榆治疗带下十二病[10]67、《千金》温经汤治疗带下三十六病[10]67。其次,陈自明认为“带下”与“崩中”为同一疾病,如《妇人大全良方·崩中带下方论》云:“何以名为带下……又号崩中者,二带之下,别名也。[10]61”故而专设“崩中带下方论”篇讨论此病。如“崩中带下者何……夫此病者,起于风气、寒热之所伤,或产后早起,不避风邪,风邪之气入于胞门,或中经脉,流传脏腑而发下血,名为带下。[10]60”陈自明将有下血的症状亦名“带下”,其对病因的认识虽是源自《诸病源候论》,但并未将崩中出血之症与白带夹有血丝之症加以区分。杨士瀛在《仁斋直指方论》中对两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下部出血不止,谓之崩中;秽液常流,谓之带下[11]”,明确提出“崩中”与“带下”为不同疾病。可见,宋代医家对于“崩中”与“带下”的关系仍持有不同观点,其鉴别诊断模糊不清存在争议。第三,书中共计出现“赤白带下”23次,另有“冷白带下”1次,均为症状而非病名。对其病因病机的分析亦与《诸病源候论》类似,治以温经、收敛、止血之品。可以确定,《妇人大全良方》中“带下”仍是广义妇科疾病的概念,而“赤白带下”则是具体症状。
此外,陈自明沿用孙思邈“带”的称呼,并将之视为判断妇人疾病的重要标志。以鹿角胶[10]56、地黄圆[10]70、四物汤[10]84、牡蛎粉[10]95-96治疗“白带”,以建茶清下“赤带”[10]96。陈自明在《妇人大全良方》中写道:“凡妇人有白带是第一病,令人不产育,宜速治之”[10]71,至此确立了“带”在女性生理病理中的重要地位。
5 狭义“带下病”概念的确立
金元时期,狭义“带下病”概念的范畴又有所变化。朱丹溪受刘完素“带下为湿病”的影响,将此前“血与沃连带而下”的概念扩展为专指白带异常之证,带的涵义从动词“连带”转换为名词“带”,至此狭义“带下病”的概念得以明确。
刘完素首创“带下为湿病”的理论。在《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妇人总论》中,针对带下病的病因为虚、风、冷的认识提出了质疑,提出湿热导致带下的观点:“大凡俗论,以煎热汤,煮极则沸溢,及热气里蒸于物,而生津液也。故下部任脉湿热甚者,津溢涌,而溢以为带下”[12]59,治以“当归龙骨丸”[12]60。
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将“崩漏”“带下”分列两篇讨论,明确两者为不同疾病,一统宋代不同说法。病因方面,受刘完素影响提出:“漏与带,俱是胃中痰积流下,渗入膀胱”,治疗主张“燥湿为先”[13]291。带下篇共载9张方,对应疾病“白带”出现7次,“赤白带”出现2次。可见,朱丹溪所指“带下病”已具体化为白带异常之证,不再只包括白带夹有血丝之证。
自此以后,明清医家多遵从朱丹溪的观点。如傅山在《傅青主女科》中所言:“夫带下俱是湿症,而以‘带’名者,因带脉不能约束而有此病,故以名之。[14]”其症状为“妇人有终年累月下流白物,如涕如唾,不能禁止,甚则臭秽者,所谓白带也”[14]。得之由于“非独跌闪挫气已也,或行房而放纵,或饮酒而颠狂……则气不能化经水,而反变为带病矣[14]。其病机为“夫白带乃湿盛而火衰,肝郁而气弱,则脾土受伤,湿土之气下陷,是以脾精不守,不能化荣血以为经水,反变成白滑之物,由阴门直下,欲自禁而不可得也”[14]。因此,治法“宜大补脾胃之气,稍佐以舒肝之品……脾气健而湿气消,自无白带之患矣。方用完带汤”[14]。
综上所述, “带下”一语首见于《内经》,为带脉以下部位之意。“带下病”一词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其中“带下十二疾”为泛指妇科疾病。《金匮要略》明确定义妇人之病皆名“带下”,计“三十六病”。《诸病源候论》中“带下”的概念发生了变化,“带下”不再泛指妇科疾病,其概念缩小至“血与白沃(秽液)兼带而下”为主症的妇科疾病,后世狭义“带下病”的概念始出于此。该书将“漏下”“崩中”“带下”三证并列,明确了三者病因、症状之别,“漏下”“崩中”不再从属于“带下”,同时对典籍中“带下三十六病”进行了阐释。其后相当长时间内,“带下”的广义与狭义概念共存。对于女性分泌物的名称,从《内经》中的“白淫”到《金匮要略》的“白物”,《神农本草经》的“沃”、《针灸甲乙经》的“沥”,直至《备急千金要方》首次出现了“白带”“赤带”的名称,其后诸多名称渐渐统一为“带”并沿用至今。及至宋时,陈自明注重对“带”的观察,并将之视为判断妇人疾病的重要标志。至此,确立了“带”在女性生理病理中的重要地位。但是宋代医家对于“漏下”与“带下”的关系仍持有不同观点,使两病的鉴别诊断模糊不清并存在争议。直至金元时期,刘完素首创“带下为湿病”的理论。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将“崩漏”“带下”分列两篇讨论,明确两者为不同疾病,同时明确“带下”为白带异常之证,即专指狭义“带下病”。自此以后,明清医家多遵从朱丹溪观点,对“带下”命名原因、症状、病因、病机、治法方药均有较为统一的认识。至此,完成了这一病名的名词演化过程,“带下”的概念从模糊、广义的范畴,变得具体、明确而相对固定。本文通过病名源流的梳理,以期对临床的准确应用和中医病名的规范化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