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要谨防脱贫攻坚急躁症

2018-01-22盛人云

红土地 2018年3期
关键词:施策小康社会贫困户

盛人云

脱贫攻坚是“十三五”期间必须兑现的“军令状”,这是一项必须交上合格答卷的政治任务。随着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间节点日益临近,头顶贫困帽子的地区,都在鼓足气、铆足劲实施“摘帽”工程,谁也不想在脱贫攻坚中落伍掉队,拖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后腿。实事求是地说,要想啃下脱贫攻坚这块“硬骨头”,没有满满的信心、高涨的热情、高昂的斗志,肯定会在困难面前败下阵来。因此,全国各地空前重视扶贫工作,各级干部都把扶贫工作牢记在心上,亲历一线,动真感情,扶真贫,真扶贫,脱贫攻坚形势喜人。

然而,个别地方也出现了大干快上、为显政绩虚假脱贫的不良倾向,甚至为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有些干部患上了“脱贫急躁症”,对脱贫攻坚的热情、斗志异化为急于求成的功利思想,急于完成任务,急于见到成效,层层加码、脱离实际,搞形式主义、数字脱贫、临时脱贫,本来应该三年完成的任务简单地提前两年,本来需要逐步夯实的举措片面追求一步到位,造成了“扶贫泡沫”不说,还苦了百姓、伤了民心、丢了民意,最终妨碍脱贫攻坚大局。

脱贫攻坚,任重道远,绝非一日之功。尤其在当前成效显著与任务艰巨并存的复杂形势下,必须更加深刻地认识脱贫攻坚面临的各种考验与难题,既要有决心,还需有实干;既要有力度,还需有精度,谨防“急躁症”,把准“实”字关,做到结果必须真实,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如何防止脱贫攻坚中出现的“急躁症”?首先,要稳得住“心神”。脱贫攻坚战不能急躁,不能冒进,更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要静下心来、沉下身子,准确分析原因、掌握情况、制定路径,稳扎稳打,分阶段分步骤地推进。要拿出慢工出细活的精神,下好“绣花功夫”,做细每一项工作,让扶贫工作做一项完成一项,扶一户脱贫一户,避免出现假脱贫的现象。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将扶贫工作立足于实际,让群众“点菜”,细分脱贫类型、细化脱贫措施、精准到户到人,把扶贫施策做扎实。

其次,要树立正确政绩观。脱贫攻坚工作不是新的政绩工程,不能搞一些短平快的扶贫,要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要完善程序,严把脱贫攻坚考核关,不仅要设置贫困人口的收入指标,更要评价贫困群体致富的可持续指标,多角度、全方位评价地方扶贫成效。要优化对干部扶贫的激励机制,该奖励的奖励,该淘汰的淘汰,对违规操作、弄虚作假的进行问责,对违规摘“穷帽”的干部依法摘“官帽”。

最后,要摆正主攻方向。要改变观念,在倡导社会自愿、自觉、量力而行献爱心的同时,把单纯盯在捐款、送物资的目光,更多地转移到授之以渔、授之于帮扶政策的可持续小康路径上,挤掉脱贫“水分”,让老百姓长长久久地过上好日子。特别是要立足于长远、着眼于未来,加大贫困户思想教育,加强贫困户生产生活技能培训,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帮助其从思想上“脱贫”,让贫困群众拥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在致富道路上能“自己走”。

猜你喜欢

施策小康社会贫困户
海安市“345”精准执法 靶向施策惠民生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河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群众文艺云上展演
汇聚打赢疫情阻击战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巾帼力量
不能让老区一个贫困户掉队
精准施策 尽锐出战 确保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立足市情支实招 精准施策促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