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只留清气满乾坤
——记廖俊波式好干部苏启芬

2018-01-22林忠成张耀清

红土地 2018年3期
关键词:老区医院工作

林忠成 游 萍 张耀清

最近一段时间,龙岩市永定区民政局监察室主任、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股股长苏启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先进事迹传遍革命老区,令人动容。

苏启芬的办公室里有一个台历,台历永远定格在3月17日那一页。台历上写着近期工作记录,他的办公桌案头上还放着二张民政系统干部职工考勤汇总表,记录着干部职工上班、迟到、请假等数据。由于长期操劳过度,苏启芬的健康每况愈下。2月17日,苏启芬不顾身体感冒,冒着细雨、顶着寒风下乡检查老区村自来水入户和乡村公路建设。出发前,同事看到他脸色苍白、咳嗽厉害,劝他留在乡政府休息,被他坚决拒绝。气喘吁吁爬到山巅后,寒风呛人,苏启芬咳得更严重了,同事建议在群众家里召开座谈会,可避细雨寒风,苏启芬还是坚持挨家挨户了解自来水入户工程情况,前往满地泥泞的乡村公路施工现场,没有皮尺,他亲自用脚步一步一步测量公路面积。他对同事说,不实地调查不放心。事后,他的咳嗽变得更加严重起来。

由于工作繁忙,夜晚加班和周末、节假日坚持工作成了家常便饭,严重缺少休息时间,苏启芬的脸庞越来越失去血色,变得蜡黄,疲劳程度越来越深,人越来越瘦。妻子胡竹兰和家里人多次提醒他,要抽个时间去医院检查检查。苏启芬总是毫不在意:“没事,我身体好得很,查什么查!”他觉得上一趟医院要浪费大半天时间,半天他可以做很多工作,所以一直能拖就拖。胡竹兰拗不过丈夫,只好自己去医院为他开了数帖中药。即使这样,苏启芬也常常忘记吃药,药汤熬好了从上午搁到下午,从下午搁到晚上,从晚上搁到第二天。3月初,情况愈发严重了,胡竹兰看到丈夫每天晚上回来神情极度疲劳,整个人好像要散架了,话也懒得说,斜躺在椅子上半天不动,有时躺着躺着就睡着了。要是胡竹兰多说两句“注意休息”之类的,苏启芬会很烦躁地批评她。3月中旬,苏启芬的身体透支到了崩溃的临界点,眼球黄得可怕,已辨不清眼黑和眼白,连腿都几乎迈不开了。同事提醒他:“老苏,你的眼珠很不正常了,抓紧去医院看一看,开不得玩笑。”苏启芬的心里早被工作塞得满满当当,容不下别的,还是不愿意去医院。

苏启芬有一个习惯,不管工作多忙多累,他每周六要回陈东老家看望年近九旬、患老年痴呆症的老母亲。自古忠孝难以两全,妻子胡竹兰想,既然工作这么繁忙,身体又不好,探望老母可以下次再去。3月18日那天,星期六。苏启芬睁开眼睛一看时钟,快十点了。他朝妻子大声吼:“竹兰,你为什么不早点叫我起床?”“你都累成这样了,叫你起来干嘛?”“难道你不知道今天要回去看望妈妈吗?”胡竹兰也朝他大吼一声:“难道你要累死才甘愿吗?”苏启芬怔住了,没料到一向温顺的妻子竟然也大发雷霆。夫妻俩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为回老家的事吵了起来。胡竹兰没料到,那天她没让丈夫回老家看望老母亲竟成为他的终生遗憾,他再也没有机会回去孝顺母亲了。

苏启芬是在实在支撑不住、连走路都踩不稳脚步的情况下勉强到医院接受检查的。他3月21日正式住院,前一天,他还去敬老院检查工作。为了节省时间,他径直来到区疾病防控中心,想找老乡开点药吃就回去工作。医生一看他蜡黄脸色,建议他马上去区医院住院治疗。区医院医生告诉他,必须马上住院。苏启芬一听就急了,说:“这哪行?我手头还有大量的工作等处理呢。先给我开半个月的药带回去吃,等忙完了手头的事再回来。”医生严肃警告他,他的病情到了岌岌可危的程度。苏启芬一再坚持,医生只好同意他第二天再来办理入院手续。当晚,苏启芬赶到办公室继续加班。第二天,他的体检报告出来了:总胆红素高达590,超出正常值的34.5倍,为严重肝衰竭。医生对他连连摇头:“苏主任,你这种情况我们没办法了,赶紧转院吧。”苏启芬一听急坏了,带着哀求的口吻请求:“让我在永定治疗吧,在永定我可以边治疗边工作呀。”民政局领导、家属、医生足足劝了一个上午,苏启芬才同意转到龙岩,在龙岩治疗了8天后转到福州南京战区总医院。

4月19日,苏启芬带着无限遗恨,带着对工作的无尽眷恋,像一截提早熄灭的蜡烛,燃烧完了他劳碌、奉献的一生,终年52岁。永定区医院传染科主任李品山说,苏启芬的病况在医学理论上可控可防可治。如果他能够提前五到七天来医院,至少还有救治的可能。

苏启芬生前对工作相当严格,民政局有许多老区的民生工程,他作为驻局监察室主任要参与监督。监督执纪是“得罪人”的活儿,他从来都是铁面执纪,不怕得罪人。在区福利中心二期建设中,每一阶段的施工验收他都全程参与:捆扎钢筋过程中,有一处主梁钢筋与模板稍有偏离,他督促现场施工员全部校正;老年公寓房瓷砖贴不平整,他坚决要求重贴;消防管布设中,施工方想走捷径,他坚决要求按程序规范来。为斩断伸向“五保户”补助的黑手,守护最困难群众的生活“救命钱”,2015年春节前夕,苏启芬对全区“五保户”开展一次全面核查。在下洋镇核查时,他发现该镇大瑞村村支书违规将妻子列为五保户,套取上万元资金。在苏启芬铁面执纪下,全额追缴了套取的资金。2016年,湖雷镇的小陈考上了天津工业大学,学费让全家人犯难。苏启芬主动帮助小陈联系教育局以及当地相关部门,提供政策帮扶,为小陈争取到了助学贷款,圆了小陈的大学梦。

民政工作事多、事杂、事烦,经常要和残疾人、老年人等弱势群体打交道,沟通上存在困难,在午休或者深夜时经常会接到民政对象的电话。因此,有些干部难免抱怨。对此,苏启芬总是淡然一笑:“民政对象都是弱势群体,能为他们做一点好事,是在积德行善,做这样的‘好事’,应该高兴才对呀!”

“爱心化雨浇弱枝”是苏启芬助残助弱的真实写照。他在下洋镇民政办工作时,每年只要上级有下拨救济款或扶贫款,他首先想到的是那些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对于需要补助的困难户,他要亲自走访,根据各自情况制定救济方案。有一次,一位残疾人已领取过困难补助,第二次又来申请,坐在办公室不离开。到了中午,苏启芬带这位残疾人到一家饭店,请他吃面。临走还自己掏了50元给他。苏启芬对他说,按规定你是不能重复救助的,我工资不高,这50元是我的一点心意。对方感动不已,心满意足走了。

苏启芬熟悉老区的民情村情,是村级换届工作的“专家”,每次村级换届选举,不论工作难度有多大,任务有多艰难,只要到了苏启芬手上都不在话下。苏启芬的手机常常打到爆,在选举现场嗓门喊到哑。2015年他还在高头乡工作,高南村的换届选举发生了意外,连续选了四次。群众涌进乡政府上访,气氛非常紧张。苏启芬站出来与群众对话,平息了群众情绪。苏启芬精熟业务,能说会道,群众对选举有不了解的,他都能对答如流。古竹乡古竹村某次换届选举也发生意外,苏启芬给该村出谋划策,使选举工作顺利进行。

苏启芬生活简朴,家里客厅依然摆放着二十多年前结婚时的旧沙发和小彩电。给家人买的常常是从地摊上来的20多元一件的衣服。

苏启芬病危期间,把儿子、妻子叫到床前,吩咐把家中抽屉里的那叠“借条”找出来。一些亲戚、朋友向他借过钱。儿子对他保证,他一定会向借债人要回欠款。苏启芬连连摇头,神情庄重地吩咐:恰恰相反,千万不能去要债!借条全部作废。面对亲属的一脸疑惑,苏启芬说:“债主不还钱,肯定有他们的难处。我们的生活还过得去,就当着帮助他们吧。”

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高尔基有句名言:世界上只有两种生活方式:腐烂和燃烧;贪得无厌之徒选择前者,慷慨无私之士选择后者。苏启芬的一生就是熊熊燃烧的一生,为工作燃烧至生命最后一刻。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了革命老区干部的拼命精神和一心为民的优良作风。

一个周末过去了,又一个周末过去了,唯一让苏启芬牵挂的人——九旬老母亲至今还不知道他已离去。每到周末,母亲依然坐着轮椅,依然会让人把她推到大门口,望着远方,自言自语:儿啊,你去哪了,怎么还不回来看我呀……

猜你喜欢

老区医院工作
延安,老区的希望
革命老区迈上幸福路
老区在努力奔跑
不工作,爽飞了?
萌萌兔医院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