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发达地区产业绿色转型及创新启示
——评《产业转型的地方实践——苏南工业园区的生态文明建设》

2018-01-22李志强

中国名城 2018年3期
关键词:苏南工业园区文明

李志强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建立在“以高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和低效率产出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基础上。这种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使中国经济的单位GDP能耗居高不下,甚至出现了能源与资源消耗超过经济增长速度的局面。这不仅影响了中国的经济质量,而且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更紧迫的是“我国的资源环境开始呈现出严重问题,生态破坏、环境污染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危害了公众的健康,也影响到了社会稳定”。因此,在取得经济上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的同时,当前我国经济的发展也遇到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曾经遭遇过的生态难题。总的来说,“目前我国的发展面临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作为仍处在工业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找到平衡,从而实现双赢,是亟须破解的难题”。在经济社会发展面向生态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党和国家为了“从根本上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要求“必须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的低碳化,大幅提高经济的绿色化程度,有效地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为此,各级地方政府部门纷纷出台了促进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政策,社会各行各业不断地加大了节能减排与科技创新的力度,学者们也积极投入到了产业结构转型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研究中。生态文明在克服工业文明的弊端与缺陷的同时,还应该保证“资源的循环利用与社会的持续发展,这就决定了生态文明具有独特的区别于其他文明形态的特征”。南京市社科院副研究员任克强等所著《产业转型的地方实践》(2017年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一书正是阐释地方政府为应对生态转型的经济发展诉求,立足产业转型与生态文明的视角,推动苏南工业园区产业转型升级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地方实践创新与模式探索的一本专著,是有关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研究的最新成果。

苏南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园区经济是苏南地区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苏南为全国国家级高新区最密集地区,是具典型代表性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区域。苏南区域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良好,地方政府为应对传统产业模式转型升级的新要求,推动苏南现代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提出了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建立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地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新模式,形成绿色、低碳、循环的生产生活方式,为全国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示范的发展思路。《产业转型的地方实践》主要研究旨趣就是在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从产业转型与生态文明的视角,以苏南工业园区为考察对象,探究产业转型升级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地方实践展开的特征、路径和模式。在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兴起、生态文明与产业转型的学术脉络以及路径对策等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作者得出的基本判断是,江苏省是我国的经济大省,也是在产业转型与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前列的省份。从产业结构方面来看,江苏省的产业结构近年来不断得到优化,在促进服务业提速发展的同时,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并促进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与此同时,江苏出台的有关产业转型的规划等为地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也深刻影响苏南工业园区的产业转型实践。

众所周知,生态文明与产业转型是一个有机整体,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是建设生态文明的路径手段,而建设生态文明则是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方向指针。坚持绿色发展,就必须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从人类经济发展模式演进和传统工业园区实现低碳转型的动力和路径来看,生态型经济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工业是创造人类物质世界的基础,传统工业园区要继续发展,必须在发展中实现生态转型。生态化转型成为苏南地区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新苏南模式焕发生机的根本所在[1]。《产业转型的地方实践》认为,苏南工业园区需要全面推进“大办工业”向“办好工业”转型、全面推进“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型。同时,仍然需要持续推动产能淘汰,但需要有新的起点和水平,要实现由“腾笼换鸟”向“腾笼换凤”转型。所谓“产业生态化”,是指由于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忽视了经济结构内部各产业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共生关系,忽视了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间的物质、能源和信息的传递、迁移、循环等规律致使资源枯竭和生态恶化,从而使人类意识到生态恢复、环境净化和资源保护才能保证人类可持续发展,使人类从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导向向追求社会、经济和环境综合效益为导向的模式转变,人工产业系统从反生态特征向生态特征回归的过程。反思今天我们解决生态问题要靠什么呢?还是产权、技术和制度。这是保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工具。资源环境的约束,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的不断扩张,对苏南地区人口规模及质量、环境、社会建设等方面带来了很大压力,原来的第二产业发展路径面临严峻的形势和挑战,需要推动第二产业转型升级[2]。只有充分尊重产权和保护知识产权,才能激发市场活力、鼓励技术创新;只有强化规制,特别是强化法治,才能有效弥补市场失灵,遏制资本为逐利铤而走险破坏环境的行为。从而有效解决生态环境领域面临的种种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分析思路上,《产业转型的地方实践》通过考察国内外工业园区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经验,与苏南工业园区生态文明建设现状进行了具体比较,从清洁生产、低碳排放和循环经济等维度阐述产业转型的具体机制;从经济优势、政策倾斜和人文生态等维度阐述产业转型的社会逻辑。生态经济维度上,强调形成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模式,要促进产业结构的生态转型与升级,推进循环经济和技术创新,为发展生态经济提供技术支撑。主要有两方面:其一,从整个经济系统看,人类的产业活动应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达到最大化,同时对生态环境的损害达到最小化;其二,从产业的价值流程看,人类的产业活动应把产品的生产、消费、报废等整个链条对自然资源的使用和生态环境的损害达到最小。这种新要求需要合适的产业结构,从而必然推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如何促进已建成生态工业园生态产业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经济高度发达地区工业生态化进程中所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3]。江苏省虽然在产业转型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已经走在了前列,但依然暴露出许多问题。究其原因,有学者将中国环境政策的制定系统概括为“党控制下的有限多元主义模式”,这种模式下,中央的政策更多的被地方政府解读为“象征性政策”,它具有抽象性与模糊性的特征,因此在执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偏差。针对以上问题,《产业转型的地方实践》认为,导致产业绿色化以及发展环保产业的核心要旨——转变现有的高耗能、高污染、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方式被忽视的原因,除了缺乏系统化的制度设计之外,在实践框架中各个主体缺乏稳定的、机制性的参与渠道也不容忽视。指出了推进生态转型发展制度设计的重要性。《产业转型的地方实践》首先提出了苏南工业园区转型的历史背景,分析了园区生态转型发展的时代机遇和发展动力,认为在经济“新常态”的倒逼机制下,以“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根本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利于稳步推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包容性发展并取得新的成效。这种战略布局,要求工业园区必须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工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苏南地区开始逐步加强产业的优化升级,并通过工业园区建设形成产业集聚。同时,社会文化层面,到了上世纪末期特别是进入21世纪之后,民众的环境意识和权利意识开始提升,环境信访以及环境群体性事件明显增加。近年来,为了更好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苏南不断加强制度创新和制度建设。在国家自上而下的环保要求和苏南地区民众自下而上的利益诉求双轮驱动机制下,园区的转型升级逐渐深入。

在中国走向国家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征程中,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治理的政治话语建构及制度建设无疑是重要一环。从全球视野看,这一方面源于全球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推进的社会转型所带来的人类生存境遇的严峻挑战而提出的转换经济发展模式的理性诉求;另一方面,更是工业革命以后对发展主义哲学促动下的“经济帝国主义”导致的生态恶化结果的矫正,为了论证这种预设逻辑的可能性,《产业转型的地方实践》将眼光对准西方,从中西比较的视角探讨中国经济发展转型的基础逻辑和动力机制。作者态度鲜明的指出,正是中国改革以来物质主义哲学理念支配下构建的制度框架、政治生态及伦理状态,引致了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某些领域的生态缺位和环境破坏局面,造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阻力和严峻挑战。可以看做是生态文明视野下产业转型动力的一种改革逻辑。这种逻辑框架也初步设定了产业绿色转型的生态动力学基础,为产业转型和生态发展的关系探讨注入了现实意义。同在现代化进程中“先行一步”的西方国家更早面临环境与生态危机一样,产业结构转型也是西方工业化国家更早遭遇到的问题。西方发达国家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始终遵循“保护性开发”的原则,在经济、环保理念的指导下,对原工业时代遗留下来的厂区、设备等资源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开发,从而实现了产业转型、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协调与平衡。生态现代化理论作为伴随西方现代化理论的衍生产物,虽然受西方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和体制的制约,具有局限性,但作为一种分析现代工业社会发展的基本维度,具有规范性的理论特质。当下中国经济已经迈开了经济结构转型的步伐,第三产业的发展受到积极鼓励,对传统工业的改造与新兴产业的扶持也在同步进行,中国正在努力扭转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所形成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开始注重将经济发展的利益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在发展理念上,绿色GDP理念受到鼓励,绿色、低碳、循环的经济发展理念正在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中被努力转化为现实。在生态文化方面,广大民众的环境意识开始觉醒,民众对环境问题的持续关注也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群众与民意基础。

当前中国社会对于“经济发展”的渴望属于“刚性需求”,而这个需求与脆弱的生态环境之间极不平衡,经济发展的需求有可能会继续恶化生态环境。由于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制约,我国的生态现代化依然是以生态保护为辅,经济发展为主的现代化,西方的生态现代化理论虽有一定解释力,但是无法解释当前中国环境污染久治不愈的现实。环境污染为什么久治不愈?这是因为地方政府需要应对政绩考核、应对财税压力和防范产业空心化等问题。《产业转型的地方实践》通过梳理当前中国的工业园区建设与产业转型,以及各地生态文明实践经验发现,中国在认识到“先污染、后治理”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对整个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之后,开始逐渐走向了寻求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相平衡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就我国的发展属性而言,生态问题是现代工业和城镇化发展进程中难以回避的内生性重要问题[4]。中国作为后工业化国家的主要经济实体,经济发展模式很大程度沿袭了前工业国家的做法,走的是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然而过分偏重经济发展的政绩导向和评价体系的后果,在地方政府的眼中,也终归演绎成为“经济发展主导一切”的信仰,生态问题被严重忽视。《产业转型的地方实践》认为,这样一种知识状况,并不只是观念形态的问题,还直接地成为现实制度自我合法化的叙事逻辑。由于长期受地方发展主义和经济导向性体制模式的影响,导致以资本利益和增长效率最大化为核心的现代化与政府的经济主义具有高度吻合性,这种状况使地方环境治理的行政效率和制度进程不尽如人意。对于中国的地方政府而言,现实的选择是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兼顾,正确处理发展主义和生态主义的关系。《产业转型的地方实践》明确指出,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环境保护,政府的行为往往以追求政绩为最终目标。无论是基于锦标赛机制向上升迁的冲动,还是基于财税压力正常运转的生存需求,只要最终诉求是追求政绩,那么这架“政绩跑步机”就如同“生产跑步机”一样,永远不会停歇。“政绩跑步机”概念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NGO和普通民众等多个行动主体纳入到当前环境治理的机制中。权力的运行离不开一定的经济环境与产业结构,同时环境问题的发生根源不能脱离“中央—地方”的权力结构语境。可以说,“政绩跑步机”机制揭示了当前中国社会的环境问题是“经济惯性”与“权力惯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总之,《产业转型的地方实践》一书对于我国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生动实践做出了积极的回应,是近年来地方生态建设研究领域的一本比较典型的专著,该书的理论价值在于,本书不仅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生态产业转型的文献脉络,而且与现实样本紧密结合,以深度挖掘苏南生态产业发展的现实经验为基础,详细阐释了地方生态产业转型的现状,问题和逻辑,并从理论层面给出了环境污染的“政绩跑步机”机理解释,进一步推进了地方治理创新和生态文明发展的研究深入,对于生态文明研究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可以说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1]孙秋芬,任克强.生态化转型:苏南模式的新发展[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5):117-124.

[2]杜偲偲.苏南地区产业结构与转型升级路径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5(04):140-141.

[3]花月.经济发达区域生态化发展研究——以张家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6(04):148-151.

[4]李志强,张娜.社区生态治理:新政治叙事与公共议题转换[J].探索,2016(05):118-126.

猜你喜欢

苏南工业园区文明
苏南年俗亦动人
磐安工业园区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该不该在小镇附近建立工业园区
对不文明说“不”
邮亭工业园区管委会
文明歌
苏南发展
苏南傩面具略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