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穴主治脏腑病探析
2018-01-22通信作者袁宜勤
曾 云,通信作者:袁宜勤
(1.湖南医药学院,湖南 怀化 410208;2.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 410007)
金元针灸大家窦汉卿撰写的《标幽赋》以歌赋的形式将针灸学深奥的理论标而明之,其全面阐述了针灸理论与应用,是历代学者针灸学习的入门之作。《标幽赋》曰:“岂不闻脏腑病,而求门、海、俞、募之微。”窦汉卿认为门、海、俞、募是治疗脏腑病的要穴。俞穴与募穴为脏腑之气输注与汇聚之处,治疗脏腑病不言而喻;海为气血所归,亦可治疗脏腑病。从主治病证方面探讨经穴理论研究思路对揭示和阐明针灸作用机制和创新经络理论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门穴治疗脏腑病的机制尚不清楚,前代文献也鲜有论述,笔者试就此初步探讨如下。
1 门穴的分布
门穴在头部、四肢、胸腹背腰均有分布。位于头部的门穴有耳门、哑门2穴,四肢分布郄门、神门、箕门、冲门、殷门、金门6穴,分布于胸腹部的门穴有云门、章门、期门、京门、梁门、关门、滑肉门、幽门、石门、冲门10穴,分布于背腰部的门穴有风门、魂门、肓门、命门4穴。在22个门穴中分布于胸腹背腰部的多达14个,而胸腹背腰部是脏腑气血出入之门户,与五脏六腑之气直接相通。
2 门穴与脏腑的关系
诸门穴与脏腑有密切的关系,其中15穴与脏腑直接相关[1]。 章门、期门、京门、石门为脾、肝、肾、三焦之募穴,募穴即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之处,部位多接近脏腑所在,故为脾、肝、肾、三焦气血汇聚之处,是上述脏腑之气出入之门户。神门即心之原穴,心气输注、留止之处;郄门为心包经郄穴,心包代心受邪,二门穴为心之气血出入之门户。云门为肺经腧穴,位置靠近肺尖,为肺气转输之门户。梁门、关门、滑肉门、幽门位于腹部,接近胃腑,前3穴同属胃经,幽门虽不属胃经,但其位居胃旁,4穴皆为胃腑气血出入之门户。肝藏魂,魂门位居肝俞之旁,乃肝之神气出入之门户。命门藏精系胞,与肾气相通,为肾中精气出入之门户。箕门、冲门2穴属脾经腧穴,主脾气的出入转输。
其余7个门穴亦与脏腑有某种联系。耳门居耳旁,宣通耳窍以助肾气。哑门为督脉腧穴,位近脑腑,连通脑络,可益脑聪神以助心脑之气。三焦经之液门穴为津液出入之门户。太阳主表,为抵御外邪之藩篱,足太阳膀胱经之风门、肓门、殷门、金门4穴分别位于人体背腰部、大腿、足踝,功善祛风散寒、除湿蠲痹,为治疗头痛、背腰股踝痛要穴。由此可见,22个门穴都直接或间接与五脏六腑相关,是门穴治疗脏腑病的理论基础。
3 门穴的临床应用
3.1 主治脏腑病 诸门穴为脏腑经脉气血出入之门户,具有调节脏腑经脉气血的功能,主治脏腑功能失调、气血紊乱诸病证。心为神之所舍,血脉之主,心之功能失调、气血紊乱所致心悸、心烦、失眠、多梦或心脉瘀阻之心痛、胸闷等症,临床上多选取神门、郄门为主调理心经气血,宁心安神,通络止痛。据《针灸大成》记载,治疗心烦失眠的穴位有35个,诸穴中神门出现的频率最高[2]。刘毅等[3]应用一种电刺激装置刺激神门治疗失眠焦虑者,结果显示电刺激神门可以有效地减轻焦虑程度,改善睡眠障碍。现代临床文献报道,郄门是治疗心绞痛、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的主穴之一[4-5]。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肝之疏泄失职,气机不畅所致肝气上逆、两胁胀痛、胁下积聚等症,可选用期门、章门配太冲治疗。刘强[6]采用强刺激针刺期门治疗顽固性呃逆,有效率达90%。肝藏魂功能失调,魂不守舍之梦多不寐,则可取魂门、期门、神门配肝俞治疗。脾胃居中焦,是气机运行之枢纽,湿热内聚,易困脾胃,致脾失健运、胃失受纳,引起腹胀、纳差、恶心、呕吐等症,常用章门、梁门、关门、滑肉门、幽门等穴健脾和胃、清热利湿。罗廷威等[7]通过艾灸章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结果显示艾灸章门能有效改善 UC 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理状态。肺为娇脏,不耐寒热,风寒之邪最易束肺而见伤风、感冒、咳嗽等症,可选用云门、风门配合谷、尺泽祛风散寒,宣肺止咳。肾主水,藏命门之真火,肾阳不足之五更泻、阳痿、腰膝酸软或肾不化水之尿少、水肿等症,多取命门配合肾俞温补肾阳,化气利水。
3.2 主治与脏腑相关的疾病 耳为肾之外窍,耳门居其旁,对于肾气不足,耳窍失养或外邪侵袭,耳窍不通之耳鸣、耳聋等症,耳门为治疗要穴。哑门入系舌本而通心气,连通脑络,是治疗舌强失语、舌缓、舌急、重舌、中风、头痛项强之要穴。封丽华等[8]针刺风府、哑门为主治疗脑卒中失语,结果提示针刺哑门等穴治疗失语症疗效显著。风门可疏风散寒,宣肺利窍,詹泰来[9]研究发现针挑风门对治疗慢性鼻炎有较好的疗效。液门可通利三焦,滋养津液,育阴降火,主治三焦水液枯竭之面红目赤、咽喉肿痛、牙龈肿痛、手臂红肿诸症。艾瑛煊等[10]观察针刺健康青年左侧液门对脑血流变化的影响, 结果提示针刺左侧液门对脑部血流速度、搏动指数与阻抗指数等均有明显影响。
4 小结
孙思邈《千金翼方》曰:“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即言穴名并非随意而定,而是经过深思熟虑而命名。根据穴名,不仅可以了解其定位,更重要的是可以知晓其主治作用。“门”为脏腑经脉气血出入之门户,以“门”命名的穴位,具有调节脏腑经脉气血的功能,主治脏腑功能失调、气血紊乱诸病证。可见通晓门穴理论,对于指导临床用穴,提高针灸疗效,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