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兽医临床五脏六腑用药规律浅析

2018-01-22王本琢王玉燕孟维彬高秀妹戴永海

中兽医学杂志 2018年2期
关键词:干姜半夏规律

王本琢 ,王玉燕 ,孟维彬 ,高秀妹 ,戴永海 ,丁 壮

(1.吉林大学动物医学学院,吉林 长春 130062;2.山东无棣县畜牧兽医局,山东 无棣 251900;3.山东阳信畜牧局,山东 阳信 251800;4.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山东 潍坊261061)

中兽医现存可用中药12000多种。根据中兽药的四气五味和归经与畜禽五脏六腑的属性及对应关系,了解药物的归经,掌握五脏六腑的用药规律,对于提高中兽医临床用药的准确性、提高中兽药的临床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五脏用药规律

我国古代先贤在长期的兽医医临床实践中,总结出药物的寒、热、温、平,升、沉、浮、降,归经等药物的作用形式,利用药物的这些属性达到正偏救弊、补虚泻实、治疗疾病的目的。在五脏六腑中,根据“腑为阳、脏为阴”的学说,五脏(心、肝、脾、肺、肾)属阴,而阴又具有藏精气而不泻的属性,因此五脏以藏为主,用药也要遵循五脏的属性。按照子午流注的观点,五脏分属24小时的各个时段,五脏为病,用药在各自的时段上使用其治疗效果最佳。

1.1 心脏的用药规律

最佳服药时间 11.00—13.00

1.1.1 养心阴安心神 阿胶、柏子仁、夜交藤、白芍、百合、地黄、当归、龟甲、丹参、浮小麦、合欢皮、花生秧、向日葵、龙眼肉、紫河车。

1.1.2 助心阳 附子、干姜、肉桂(油桂)、桂枝、硫黄。

1.1.3 益心气 人参、党参、黄芪、五味子、炙甘草、远志、茯苓、茯神。

1.1.4 泻心火 黄连、黄芩、莲子心、大黄、连翘、牡丹皮、生地黄、牛黄、木通、竹叶、栀子、天竺黄、犀牛角、水牛角、猪蹄壳。

1.1.5 镇心神 朱砂、琥珀、珍珠母、朱茯苓、磁石、牡蛎、龙骨。

1.1.6 开心窍 麝香、苏合香、冰片、樟脑、蟾酥、牛黄、石菖蒲、远志、郁金。

1.2 肝脏用药规律

最佳服药时间 1.00---3.00

1.2.1 养肝血 当归、枸杞子、桑葚、大枣、白芍、何首乌、牛膝、鸡血藤、木瓜。

1.2.2 滋肝阴 阿胶、生地、熟地、白芍、首乌、山萸肉、女贞子、旱莲、枸杞子、龟板、黑芝麻、山萸肉、乌梅、沙苑子。

1.2.3 温肝寒 肉桂、小茴香、巴戟天、淫羊藿、川椒、肉苁蓉、荔枝核、吴茱萸、白附子、白丁香、百草霜。

1.2.4 清肝热 金银花、菊花、桑叶、决明子、竹叶、青葙子、连翘。

1.2.5 泻肝火 茵陈、栀子、龙胆草、金钱草、荷叶、菊花、夏枯草、白芍、牡丹皮、黄芩、黄连、青蒿、青黛。

1.2.6 潜肝阳、平肝 钩藤、天麻、蒺藜、川楝子、菊花、石决明、珍珠母。

1.2.7 潜阳 生龙骨、生牡蛎、灵磁石、石决明、珍珠母。

1.2.8 镇肝 铁落、代赭石、灵磁石。

1.2.9 疏肝郁 柴胡、青皮、木香、香附、郁金、旋复花、枳实、苏梗、延胡索、薄荷、蒺藜、沉香、橘叶、橘络。

1.2.10 熄肝风 天麻、全蝎、蜈蚣、地龙、蝉蜕、蒺藜、钩藤、僵蚕、羚羊角、山羊角、赭石。

1.2.11 逐肝瘀 三棱、莪术、乳香、没药、桃仁、红花、川芎、泽兰、五灵脂。

1.3 脾脏的用药规律

最佳服药时间 9∶00—11∶00

1.3.1 补脾气 党参、人参、白术、黄芪、炙甘草、薏苡仁、扁豆、升麻、葛根、莲子、山药、大枣。

1.3.2 温脾阳 干姜、肉豆蔻、白豆蔻、草豆蔻、红豆蔻、半夏、苍术、砂仁、益智仁、吴茱萸。

1.3.3 养脾阴 黄精、山药、芡实、白芍、蜂蜜、大枣。

1.3.4 清脾热 黄连、黄芩、大黄、石膏、芒硝、绿豆、连翘、山栀子。

1.3.5 燥脾湿 白术、苍术、薏苡仁、厚朴、半夏、茯苓。

1.3.6 理脾气 木香、陈皮、大腹皮、藿香、厚朴、枳壳、砂仁、豆蔻仁、佩兰。

1.3.7 消脾积 麦芽、山楂、陈曲、枳实、大黄。

1.4 肺脏用药规律

最佳用药时间 3∶00—5∶00

1.4.1 滋肺阴 阿胶、石斛、川贝母、麦冬、沙参、天冬、天花粉、百合、黄精、玉竹、山药。

1.4.2 补肺气 人参、党参、黄芪、炙甘草。

1.4.3 敛肺气 乌梅、五味子、白果、白芍。

1.4.5 通鼻窍 辛夷花、苍耳子、白芷、芥末油。

1.4.6 温肺寒 干姜、生姜、细辛、麻黄、紫苏、款冬花。

1.4.7 清肺热 生石膏、桑叶、桑白皮、地骨皮、知母、栀子、白茅根、瓜蒌皮。

1.4.8 宣肺气 蝉蜕、射干、牛蒡子、桔梗、杏仁、百部。

1.4.9 降肺气 款冬花、苏子、旋覆花、白前、莱菔子、前胡、批把叶。

1.4.10 温寒痰 半夏、细辛、陈皮、白芥子。

1.4.11 清热痰 黄芩、天竺黄、竹沥、贝母、胆南星、瓜蒌、射干、白前、芦根。

1.4.12 化痰咳 贝母、夏枯草、瓦楞子。

1.4.13 泄肺水 冬瓜皮、葶苈子、桑白皮、牵牛子。

因此,建议在进行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质量一致性评价时,需要对原研制剂的原辅料、处方、制备工艺作深入研究,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评价方法,以本次一致性评价为契机,全面提高仿制药的品质。

1.5 肾脏用药规律

最佳用药时间 17∶00—19∶00

1.5.1 滋肾阴 熟地黄、山萸肉、玄参、黄精、女贞子、阿胶、旱莲草、龟甲、何首乌。

1.5.2 温肾阳 附子、补骨纸、巴戟天、鹿茸、肉桂、阳起石、淫羊藿、锁阳、肉苁蓉、仙茅、续断。

1.5.3 固肾精 龙骨、牡蛎、五味子、菟丝子、金樱子、桑螵蛸、芡实。

1.5.4 填肾精 鹿茸、鹿角胶、紫河车、阿胶、龟甲胶。

1.5.5 壮筋骨 怀牛膝、狗脊、骨碎补、续断、杜仲、赤石脂、石斛、鹿茸。

1.5.6 泻相火 泽泻、牡丹皮、地骨皮、黄柏、知母、玄参。

2 六腑用药规律

六腑是指胃、胆、大肠、小肠、膀胱和三焦,其功能是收容、聚集、传送的作用,以通为补,故兽医临床六腑所用之药都具有转化草料之功、推陈出新之效。

2.1 三焦腑用药规律

三焦最佳用药时间为 21∶00—23∶00

2.1.1 调气机 柴胡、黄芪、桂枝、半夏。

2.1.2 调血 当归、川芎 、赤芍。

2.1.3 调精津液 白术、茯苓、泽泻。

2.2 小肠腑用药规律

最佳用药时间为 13∶00—15:00

2.2.1 补(温)小肠 肉豆蔻、白豆蔻、草豆蔻、红豆蔻、半夏、干姜、砂仁、苍术、吴茱萸、益智仁。

2.2.2 泻(清)小肠 赤茯苓、泽泻、木通、车前子、滑石、瞿麦、灯芯草、白茅根、赤小豆、小蓟、苦参 、栀子、淡竹叶。

2.3 胃腑用药规律

最佳用药时间为 7∶00—9∶00

2.3.1 温胃阳 白豆蔻、干姜、半夏、苍术、草豆蔻、肉豆蔻、红豆蔻、砂仁、益智仁、吴茱萸。

2.3.2 益胃阴 麦冬、沙参、生地还、天花粉、芦根、石斛、玉竹、乌梅。

2.3.3 清胃热 生石膏、芦根 、知母、大黄、黄连、大青叶、滑石、

2.3.4 降胃气 旋覆花、代赭石、生姜、半夏、沉香、丁香、批把叶、乌药、竹茹、柿蒂。

2.3.5 散胃寒 生姜、桂心、高良姜、干姜、丁香、砂仁、草豆蔻、荜澄茄、吴茱萸。

2.3.6 泻胃实 大黄、芒硝、枳实、厚朴、槟郎、牵牛子。

2.3.7 消食积 山楂、麦芽、神曲、鸡内金、莱菔子、谷芽。

2.4 胆腑用药规律

胆腑最佳用药时间 23∶00—1∶00

2.4.1 补(温)胆 陈皮、半夏、干姜 、地黄、当归、山萸肉、五味子、生姜、酸枣仁 。

2.4.2 清胆 柴胡、郁金、金钱草、茵陈、青蒿、苦参、青皮、香附、竹茹。

2.4.3 泻胆 龙胆草 、黄连 、黄芩、栀子、川楝子、青蒿、茵陈。

2.5 大肠用药规律

最佳用药时间 5∶00-7∶00

2.5.1 温大肠 干姜、半夏、苍术、砂仁、红豆蔻、白豆蔻、草豆蔻、肉豆蔻、益智仁、吴茱萸。

2.5.2 涩大肠 赤石脂、乌梅、石榴皮、白矾、秦皮、五味子、煅龙骨、煅牡蛎、灶心土、芡实、莲子。

2.5.3 清肠热 黄连、黄芩、黄柏、大黄、白头翁、败酱草、秦皮、苦参、连翘、马齿苋、地榆、侧柏叶。

2.5.4 涤肠实 大黄、芒硝、厚朴、枳壳、大腹皮、槟榔。

2.5.5 润肠燥 火麻仁、郁李仁、杏仁、桃仁、瓜蒌仁、当归、麦冬、生地黄。

2.5.6 杀肠虫 槟榔、南瓜子、常山、使君子、雷丸、鹤虱、百部、天南星、矾半夏。

2.6 膀胱用药规律

最佳用药时间15∶00——17∶00

2.6.1 利水 猪苓、茯苓、泽泻、木通、车前子、冬瓜皮、蟋蟀、防己、通草、滑石、地肤子。

2.6.2 缩小便 桑螵蛸、乌药、益智仁、山药。

2.6.3 通淋 萹蓄、瞿麦、海金沙、蟋蟀、土茯苓、甘草梢、金钱草、木通、泽泻、石苇。

2.6.4 固膀胱 龙骨、益智仁、白果、鹿角胶。

2.6.5 温膀胱 茴香、肉桂、山萸肉、乌药、荜澄茄。

2.6.6 利湿热 茵陈、栀子、地肤子、黄柏、龙胆草、金钱草、知母、凤尾草。

猜你喜欢

干姜半夏规律
不同温度对半夏倒苗的影响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新方八阵·热阵》中干姜应用特色探析
半夏入药多炮制
干姜粉能散寒止咳
干姜热性作用的大鼠血清代谢组学研究
干姜粉能散寒止咳
花开半夏 Let the flower blooming anyw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