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医药产业化进程现状分析与展望
2018-01-22
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药学院,内蒙古 通辽 028000
蒙医药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民族医药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蒙古族在漫长的历史环境中,在与疾病、外伤等的斗争中积累传承下来的经验医学,有着独立的理论体系和有一定的医药联合供应链。蒙医药的产业化进程与我国发展民族文化、支持中华民族医药文化等方针息息相关。其涉及种养殖业、草业、加工业、营销策划、科学研究、医疗服务、教育培训、广告与媒体等多个部门,是一个产业关联度较高的产业,它的发展不仅可以带动这些部门的发展,还可解决相关人员的就业和工作[1]。当前医药产业尚处于飞速发展阶段,除了精准医疗、分子医疗、神经生物学等高新科技医学之外,囊括了中医针灸、推拿、中草药等多种医药体系的保健医疗也随着我国与世界交流的增加而逐渐成为全世界的宝贵医疗财富。在这样一个世界背景下,蒙医药事业的产业化进程有着时代的召唤和历史的契机。与此同时,蒙医药产业化的推进不仅能够提高各类型疾病患者的康复率、提升疾病预后水平,也能够加快内蒙古地区经济建设,推动医药服务行业的完备。目前,内蒙古自治区把蒙医药作为卫生工作的重点,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对蒙医药事业的扶持政策,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2],着力加强蒙医药工作,并提出了以《内蒙古自治区蒙医药中医药条例》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扶持蒙医中医事业发展的决定》为政策依据,2015年出台《关于在卫生计生工作中加快蒙中医药事业发展意见》,坚持蒙中西医并重,坚持蒙医、中医与西医相互优势互补,强化扶持,促进蒙医药中医药医疗、预防、保健、科研、标准、养老、医疗外交等方面全面发展[3],以加大投入为关键,以挖掘、整理、提高、创新蒙医药理论为奠基石,以蒙医药标准化建设为突破口,进一步推动蒙医事业的继承和创新的发展思路,不断扩大蒙医药的服务范围,提高蒙医药的服务能力,使我区蒙医药工作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如以“冠心舒通胶囊”为代表的新型蒙药正在造福数以万计的心脑血管病患者,这也代表蒙医药的产业化进程前景明朗,而市场和患者对于蒙医药产业化体系的建立也抱有很大的期待。
1 蒙医药产业化现状
在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以及地方政府的双重领导和重视下,我国蒙医药产业的发展目前处于稳步前进阶段。医药标准化体系的建立为蒙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完备的政策背景,1987年颁布的《内蒙古蒙药材标准》中收录的药材达到322种,1984年颁布的《内蒙古蒙成药标准》及1988年颁布的《内蒙古蒙成药标准(补充本)》共中收录蒙成药103种,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药品标准(蒙药分册)》中收录了蒙药材57个品种,蒙成药145 个品种[4],成药以传统的汤散水丸为主,兼顾了片剂、胶囊剂、颗粒剂、软膏、橡皮膏等多个剂型。同时,现行版《中国药典》也收录了蒙古族习用4种蒙药材以及12种蒙成药[5]。2016年内蒙古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5个部门联合组织专家编写《中国蒙药名词规范》,规范确定2016条蒙药名词,对蒙药现代化、国际化、蒙医药科研成果推广使用和蒙药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从2005年启动内蒙古自治区政府蒙医药现代化研究重大专项,2015年颁布《内蒙古蒙药炮制规范》(2015年)等多种蒙药材炮制规范规定之后,蒙医药产业的发展得到了极大的推动。这些数据代表蒙药材以及蒙成药已经跨出产业化进程的第一步,从单一的民族地区医药产业过渡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医药资源。此外,医院是医药产业最重要的载体,同时也是推进医药服务产业化的最终成果。在这一方面,蒙医药也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体系。目前,内蒙古自治区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相关法规和政策,公立蒙医和蒙医中医医院达到97 所( 自治区级2 所、盟市级12 所、旗县级81 所) ,对蒙医药的投入也逐年加大,对蒙医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医疗设备配置、制剂室建设、专科专病建设、蒙医药标准化建设、蒙医药研发和蒙医药老专家学术经验继承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在加强内涵建设的同时,完成等级医院评审65 所,其中:三级甲等6 所、三级乙等12 所、二级甲等34 所、二级乙等13 所。蒙医中医医院床位数20 064 张,每千人口床位数0. 88 张,含8省区蒙医从业人员近2 万人[6]。内蒙古目前已经建立了由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以及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为领头羊,各盟市蒙医院为基础的医药发展体系。2016年12月通辽市被名为“中国蒙医药之都”,为蒙药生产基地、蒙药材种植基地等方面开辟的新的发展模式。同时,在蒙药制剂方面以内蒙古蒙药股份、库伦蒙药厂为代表的蒙成药制剂企业也不断在医院和产业发展的背景下得到规模扩大。以库伦蒙药厂为例,公司生产区占地约50多亩、建筑面积13800平方米,以生产蒙药为主、中成药为辅,产品包涵8大系列104个品种,是全国生产蒙药品种最多的一家。产品销售网络遍及全国各地,现有员工220人,专业技术人员90人,具有中高级职称人员30多名。主要品种“珍宝丸”、“扎冲十三味丸”、“阿拉坦五味丸”、“巴特七味丸”、“暖宫七味丸”、“肉蔻五味丸”、“吉祥安坤丸”、“回生第一丹胶囊”、“明目二十五味丸”等,现已畅销全国各地,公司拥有14个蒙成药独家产品。28个国家医保品种(其中蒙药12个),24个非处方药品(其中蒙药14个)。截止到2017年,该药厂年产量达到400吨,产值超过8 000万元。
在人才教育方面,以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药学院、内蒙古医科大学蒙医药学院为代表带动本科与硕士教育,赤峰学院2015年开招收蒙医学专业本科生,同时在乌兰察布、锡林郭勒等地开展专科教育的双向教育模式不光为临床输送蒙医药专业人才,也为学术研究提供源源不断的高水平人才。此外,2012年获批内蒙古民族大学国家特殊需求蒙药学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和2017年内蒙古医科大学蒙医学专业博士学位授权,也使蒙医药事业能够正式开展高层次的人才培养计划。
2 蒙医药产业化进程中存在问题
我国蒙医药产业化的进程不仅仅在医药制剂方面,同时在人才培养、机构建设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发展前景。但是由于蒙医药事业的黄金发展期时间较短,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等也使蒙医药产业化的进程没有得到有效发展。
2.1 人才培育体系尚不完善 人才培育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只有完备的人才培养机制才能够带动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但目前在内蒙古自治区进行蒙医药专业本科培养的高校只有内蒙古民族大学以及内蒙古医科大学两所,在校本科生人数不到5000人,每年输送在岗就业医药人才不到1500人。承担临床任务的人才体系更新速度较慢,无法形成有效的创新格局。此外,仅有一所博士学位授权点,无法担任庞大的学术研究工作也成为较大的问题。笔者通过调查了解到,为培育创新成果,促进蒙药事业发展,内蒙古共组建了2个自治区级蒙药研发创新团队,并利用蒙医药教学优势,在学校内组建了8个蒙药创新团队。但这些团队几乎是一套人马。几年下来,由于人员重复,团队创新活力不足,创新成果稀缺。以突破蒙药发展中的重大关键性技术为目标的内蒙古蒙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来说,研究院中仅有3名专职研究员,其余均为兼职研究员,人员非常紧缺。此外,由于采用聘任制,无编制,人员流动性较大,长期、稳定的蒙医药研究很难保证。
2.2 学术研究层次较低 笔者在中国知网对关键词“蒙药”、“蒙医”进行检索后发现,目前蒙医药专业人才研究课题中多见毒理学研究、制剂方式调校、有效成分提取等方面的研究。但是鲜有新型成药研发、蒙成药作用机制以及基因分子、神经生物层面的研究,反映了目前我国蒙医药学术研究中缺少顶尖层次的研究课题。对于医药产业来说,顶尖层次的研究是带动产业进行高新科技改革的重点,只有通过高新科技的研究才能带动全球层面的研究热潮,从而推动蒙医药事业的发展。
2.3 蒙医药需求供给受限 目前蒙医药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内蒙古、青海省、新疆、辽宁省阜新、吉林省前郭县等蒙古族聚集区。这也代表了蒙医药的发展最大掣肘仍旧是需求受限。一方面,患者对于未知药品的信赖程度仍旧不够。另一方面,由于医药公司的供给量有限,地道药材基地建设及市场开发不足,以中药饮片代替蒙药材,采集、加工、炮制工艺等方面无法遵守蒙医药理论,发挥蒙医药特色受限制。此外,由于新药研发速度慢,药物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等方面的问题也使各地患者对蒙成药的使用持有保留态度。
3 蒙医药产业化对策
3.1 建立更加完备的人才输送体系 人才输送体系的建设一方面需要国家教育部门加大在蒙医药专业人才方面的支持力度,推进专科院校大力发展自身教育和科研水平。对本科院校的资金投入和任岗就业的推动,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才投入蒙医药事业当中。此外,需要使蒙医药不再成为单纯的民族医药专业,而是开放学习门槛,推进更多元化的人才吸纳机制。与此同时,鼓励本科人才继续深造,跨专业学习更先进的专业知识为蒙医药的科研作出贡献,才能逐步完善人才输送机制。
3.2 提高研究水平,钻研先进技术 蒙医药方面的科学研究需要分层次进行,目前多数学者单纯为了发表学术论文、担任国家课题而选择较容易的课题进行研究。导致难度较大的课题缺乏研究,无法与国家前沿技术进行接轨。这也就导致了研究水平无法形成先进格局,从而制约了科研水平的发展。因此,需要各地研究中心分层次进行科学技术研究,对较低水平的研究课题较少政策扶持,对较高层次的科研进行扶持倾斜,从而促进蒙医药科学研究与国际接轨。
3.3 推进蒙医药的全国市场化进程 首先,需要对电视虚假广告、负面影响进行消除,坚决抵制某些不良厂商借助蒙医药产业的外衣进行虚假广告,欺骗患者抹黑蒙医药。此外,需要结合当地市场需求试点投放蒙成药,对患者进行说服工作,解释和说明药物功能。以市场化的方式推进医药的推广,单纯进行桌面和谈,不与患者进行沟通是不可取的,不利于蒙医药发展。
3.4 完善蒙医医疗服务网络化建设 随着信息系统在蒙医药领域的深入应用,建立全面覆盖、安全稳定的信息网络是蒙医药信息网络系统建设的目标。目前,已建立以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内蒙古中医医院、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为龙头医院的涵盖全区122 家蒙医中医医院的内蒙古自治区蒙医中医医疗联合体,涵盖呼和浩特市地区10 家蒙医中医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呼和浩特市蒙医中医医疗联合体,逐步建立医联体内远程会诊系统。实现对口帮扶工作,为进一步开展网络化服务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蒙医医院HIS、LIS、PACS 系统的使用与推广以及健全网络销售体系的推广,逐步实现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
4 小结
蒙医药文化和事业是蒙古族在艰苦卓绝的历史车轮中总结出来的,蒙古族千百年来赖以生存,繁衍生息。作为有着自己独立理论体系的医药产业,其发展是符合历史需求的。笔者认为蒙医药的发展离不开学术研究和产业化。其中不仅仅包含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同时也包括市场环境、成本控制等多方面的问题,以上工作应该跨越部门和行业界线, 组织有关学科的科技人员协作, 有计划、有组织的合理分工,各有侧重, 突出重点, 合力攻关, 注意互相衔接, 互通信息, 避免课题重复和抵消力量, 缩短成果转化周期, 推进产业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