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粤北山区高中教师科研现状与提升对策
2018-01-21郑传龙
郑传龙
[摘 要]当今教育理念日新月异,传统教师角色很难在教育工作中适应新时代的要求。高中教师通过科研,有助于提升自身业务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科研能力,使高中教师转变成学术型或研究型教师,是我们粤北山区高中研究的重点课题。
[关键词]高中教师; 科研现状; 提升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33-0095-02
一、 粤北山区教师科研之现状
粤北山区教育水平与珠三角对比有较大差距。笔者作为粤北山区一所国家级示范性高中的教师,出于课题研究的需要,对本校在职教师的科研现状做了一次调查,调查对象100人,年龄在30至50岁之间,大多是中级职称,部分为高级职称。他们目前大多是教学骨干,他们的教育科研现状可以代表当地高中教师的科研状况。具体情况如下:
从两个调查表可以看出:首先,在职教师科研水平不高。虽然有71%的被调查对象从事过科研,但在100人中仅有21人在各级刊物上发表过学术论文。其次,被调查教师大多是本校教学的中坚力量,教学水平也非常优秀,虽然有71%的教师做过课题研究,但继续从事科研的仅占被调查对象的35%。这说明很大比例的高级职称教师一旦职称评定后,基本不再从事课题研究,退化为“教书匠”,甚至完全丧失科研能力。最后,88%的教师从事课题研究只是为了晋职称的需要,说明在职教师从事科研带有强烈的功利性。
二、粤北山区教师科研迟滞之因
在职高中教师科研水平低,科研积极性不高,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笔者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和教学环境分析,总结出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评价体制的问题。对教师的评价应该坚持“客观性原则”和“全面性原则”,但是,现实中对教师的评价标准依旧以升学率和课堂教学能力为主。升学率和课堂教学能力确实是评价教师的标准,但不应该是全部的评价标准。一名优秀的高中教师,只有具备高水平的科研力,才能教出高素质的学生。但现实中,一些用人单位仅仅抓住这两项作为评价高中教师的标尺,却把教师的科研能力排除在外。因此,78%的教师认为课题研究无用也就不足为怪了。
第二,教育机制的问题。目前高中的教育机制,让教师忙于一线的教育教学,很少有时间顾及教育课题的研究工作。以笔者为例,笔者长期从事高三的教学兼班主任工作,上正课加晚修辅导,一周算下来有14节课,再加上批改作业、周测和月考等,身心疲惫。在这次科研状况的座谈中,教师普遍反映高中教师工作量及压力过大,从事科研的精力不足。
第三,学校科研管理的问题。笔者所在的学校,虽设立教研处,但仅有教研主任一名,事务员一名,且都是科任教师兼职。他们所做工作大多只是上传下达,或者统计每年科研成果的数据。此外,笔者所处地区大多数学校的科研经费严重不足。教师在课题研究中需要查阅资料、购买书籍,甚至还需要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如果学校缺乏资金保障,很多教师就会知难而退。
第四,教师科研素养的问题。据调查发现,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自己演变成了单纯的“教书匠”,科研知识储备严重缺乏。教育科研是指用教育理论研究教育现象,探索教育规律,以解决教育问题。但教师本身如果缺乏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方法论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不会运用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数据分析法等科学方法,就无法很好地完成教学科研。许多教师因为自身科研储备知识不达标,主动放弃课题研究。
三、粤北山区教师科研提升之路
面对21世纪教育新挑战,高中教师的角色必须从传统的“传道、受业、解惑”的“教书匠”转变成“科研型”教育者。但粤北山区高中教师目前的科研水平较低,需要我们寻找新的策略。笔者所在高中是一所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其科研水平尚且如此,其他普通中学的科研情况就更不尽如人意了。笔者根据学校科研现状和原因,提出以下建议,期望能够提升粤北地区高中教师的科研水平。
1.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扶持
政策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权威性的分配。”教育局在本质上是代表政府对学校实行管理职能的机构。教育主管部门对高中教师科研的政策扶持度很大程度会影响教师从事科研的热度。教育主管部门应强化在职教师的科研服务意识,要在思想上认识到教师科研的发展与教育的发展密不可分,要认识到科研是教育发展的重要推動力。教育主管部门应利用自己的权限,对当地高中的科研资源进行整合,充分发挥每个学校的科研优势,组成“强强联合”或者“强弱搭配”的科研团队。此外,教育主管部门应多给教师提供一些科研培训的机会,让教师掌握一些基本的科研立项程序和常用科研方法,对教师在科研立项中或者在科研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多给予帮助。具体对策如下:
首先,做好教师的课题立项与研究规划。教育主管部门应根据具体情况,宏观上做好科研计划,引导教师根据本校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校本研究。在课题立项方面,应以本校的校本课题为中心,做好课题立项与研究的统筹规划,让课题立项与本校的教学实践紧密结合。
其次,邀请教育专家进行科研立项和课题研究培训。教育专家大多来自高校或教育科研机构,他们长期从事科研立项与研究工作,对如何进行课题研究有着丰富的经验。高中教师面临高考升学率的教学压力,对科研接触面比较狭窄。教育主管部门应多聘请专家对高中教师进行培训,强化高中教师与高校专家之间的联系,使高中教师能够及时和多角度了解最新科研动态,提升科研水平和能力。
再次,教育主管部门和地方财政的财力支持。高中在职教师的科研立项与研究,不仅需要内在的专业素养,同时还需要外在的重要条件作为保障,即财力支持。“公共教育支出是政府众多支出的一项”,地方政府部门应该利用上级财政拨款对从事科研的教师进行科研奖励,加大对教育科研的投入比例。最好能把面向学校的拨款转变成直接的科研奖励,以激发在职高中教师的科研热情。
2.学校办学理念的转变——创建科研型学校
21世纪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片面强调升学率,把高中办成高考培训基地的应试教育思想越来越不符合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学校要加大科研的投入力度,让教师的科研工作成为学校日常工作中的重点,达到科研兴校的目标。
首先,制定科研奖励制度。高中一线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对第一手的教育材料非常熟悉,这是从事科研的优势。如果学校加大对本校教师的科研奖励,制定规范的科研奖励制度,从上级部门的财政拨款中拿出一部分来专门奖励科研教师,就能激发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和科研热情。
其次,制定科研管理制度。美国管理学家西蒙(Herbert A.Simon)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学校要制定规范的科研管理制度,把科研管理提升到学校决策的层面,鼓励教师投身科研、提升科研兴校的目标。
3.教师的华丽转身——成为学术型教师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教育的进步离不开教师。新时代教师的身份应该有一个华丽的转身,即由“教书匠”转变成学术型教师。
首先,提升科研素养,强化科研意识。一名优秀教师既是教育教学工作者,也是一名科研人员。教师最基本的科研素养是:熟练掌握本学科专业知识,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有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即将潜心研究得出的结论诉诸文字,通过科研论文、科研著作等表达出来的能力),还要对教育科研有一定的敏感度和兴趣。有了科研素养和科研意识,再进行科研立项和研究,自然会水到渠成。
其次,掌握正确的科研方法。教师进行科研时掌握正确的科研方法,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般來说,常用的科研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经验总结法、调查分析法、观察法等。此外,高中教师应该在一线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归纳和总结、学习前辈的经验,去伪存真、探索真知,从而完成课题研究。
[ 参 考 文 献 ]
[1] 陈孝彬,高洪源主编.教育管理学[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2008.
[2] 万建明. 教育科学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
[3] David Easton.The Political System:An Inquiry into the State of Political Science[M].New York:Knopf,1953.
[4] 清水羲弘、天城熏. [日]教育计划[M].行政出版社,1968.
[5] 赫伯特.A.西蒙.[美]管理决策新科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6] 潘海燕主编. 教师的教育科研与专业发展[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 罗 艳)